APP下载

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2010-08-15韩斌如王欣然

护理研究 2010年36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护理学

韩斌如,王欣然,张 琰,王 思

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韩斌如,王欣然,张 琰,王 思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保证精品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师资力量,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2]。现将我院师资培养建设方面的一些内容和经验介绍如下。

1 构建“双师型”教师结构的意义

构建一支职称、学历与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3]。外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操作技能。“双师型”教师梯队是保证精品课程质量的关键[4]。只有完善的教师梯队,才能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2 全面建设“双师型”教师结构

现在,我外科护理学教研室教师有14人,均有在医院临床工作经验,且有教师资格、执业护士或执业医师证书。主讲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工作经验,做到既能授课又能带见习,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与练习结合的高职教学特点。其中,副教授/副主任护师4人,讲师/主管护师/主治医师10人,专职与兼职教师之比为2︰5,年龄:30岁~40岁7人,41岁~50岁5人,50岁以上2人,平均年龄42岁,是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整个教师队伍具备梯队结构和持续发展的特点,能保障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外科护理学教研室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对外科护理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等进行不懈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采取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通过集体备课、课间实习带教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努力为首都各大医院输送“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

3 加强建设教师梯队,注重青年授课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储备力量,是梯队中的主力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在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加快提高青年教师执教水平,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

3.1 严格遴选青年教师 按照标准严格遴选,选拔优秀青年授课教师。要求老师拥有扎实的专业课程知识,熟练掌握基础和外科常见护理操作;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3.2 坚持进行岗前培训 遴选教师在给学生授课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包括授课内容安排和技巧、多媒体教案制作等内容,并组织在授课前期进行教师范围内试讲,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3.3 严格执行备课制度 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是成为合格教师的标准。青年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参加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教学查房等活动。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逐步提高理论授课水平。

3.4 强化继续教育,注重职业素养 鼓励青年教师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参加多形式、多层次、不同内容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如新知识、新技术讲座、教学技能培训等,拓宽思路,创新思维,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教研室也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和提供外出学习、出国进修的机会,开阔视野,更新原有知识结构,为教学工作服务。此外,还不断加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理念,以多种形式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政治及医德医风的学习。

3.5 提高科研水平,辅助理论教学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和学院组织的科研讲座、科研培训等活动,培养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的科研意识,强化其科研基本技能及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方法。并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年度发表科研论文1篇。

3.6 增加相互交流,促进良性竞争 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授课比赛,为其提供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授课水平。近5年来,我教研室教师共在《护理研究》《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等期刊上以第1作者的身份发表文章近百篇;承担或参与局级、校级、院级课题数10项、为学校科研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主编、参编各类护理学教材数10本;在每年的教学质量考评中的评分均为优秀;多名教师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课程主讲中1人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3人分别主持的3项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课题获得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

4 根据教学特点,加强临床带教教师培养

护理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根据高职高专护理教学的特点,提倡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我们将实践课程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现在实践教学的时数已达到410学时。在第3年临床实习阶段更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采取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巩固外科理论授课内容,实施专科护理操作。因此对于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养,我们有严格的要求与标准:

4.1 严格选拔,择优选取 根据临床带教教师聘任条件,严格遴选带教老师。要求临床理论授课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学历、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两年以上带教经验;临床带教老师从大专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优秀护士中选拔。

4.2 持证上岗,定期培训 按照教师资格认证程序选拔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室按照聘任条件选拔、推荐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织理论和技术考核,临床护士考核合格获得带教资格。成为临床带教老师后,仍需参加每年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5 小结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有强大的教师队伍作为引领者,在多年的课程建设中,外科护理学教研室逐渐建立了1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日趋合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水平整体上得到很大提高。针对外科护理学课程特点,全体教师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形成了外科护理学特色鲜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S].2003-04-08.

[2] 严华,李国才,陈红菊,等.病原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12):957.

[3] 王长远,秦俭,孙长怡,等.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重庆医学,2009,38(19):2517-2518.

[4] 陶丽云,李晓芳,刘平娥,等.《护理基本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举措[J].护理研究,2005,19(8A):1497-1498.

Prob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for“Surgical Nursing”as exquisite curriculum in high vocational schools

Han Binru,Wang Xinran,Zhang Yan,et al(Xuanw u Hospital of Capital M 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53 China)

G404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36.062

1009-6493(2010)12C-3378-02

韩斌如(1965—),女,北京人,副主任护师,本科,工作单位: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欣然、张琰、王思工作单位: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10-04-07;

2010-11-30)

(本文编辑 寇丽红)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五个对接”导向下的中职《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外科护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改革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