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2010-08-15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肿瘤科置管营养液

黄 艳

(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安徽 巢湖)

胃癌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黄 艳

(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安徽 巢湖)

胃癌;肠内营养;护理

胃癌患者后期的营养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延缓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是至关重要。肠内营养是最科学、最廉价的方法,这给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对39例胃癌晚期进行护理,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2009年1月,我科对39例胃癌患者给予肠内营养。男 29例,女1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59岁,平均50.9岁.

2 护理体会

2.1 肠内营养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行肠内营养前,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及对治疗原发病的益处。向患者讲述拟采用的置管途径,应用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灌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2.1.2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通畅、清洁。

2.1.3 辅助检查 如肝、肾功能,小生化,血糖,血脂等.

2.1.4 术前准备 术前将营养管一端插入胃管顶端侧孔内并将二管结扎后经鼻置入胃内。

2.2 置管中护理

2.2.1 心理护理术中护士始终在患者身边,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给予舒适体位。

2.2.2 术中置管 术中在行后壁完全吻合及前壁2/3周吻合后,将胃管营养管经吻合口拉出,剪断结扎线,分别将胃管置入吻合口下10cm或残胃幽门附近,营养管置入空肠近端20cm,完成吻合.

2.2.3 妥善固定 妥善固定鼻肠管,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固定时要留有余地,避免活动时不慎脱出。

2.3 置管后护理

2.3.1 做好口腔护理 每日2次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防止口腔真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长期留置胃管者每日应在鼻腔内滴入少量石蜡油,防止鼻黏膜干燥损伤,每2周~1个月更换一次胃管。

2.3.2 皮肤护理 引流管处皮肤的护理。每周造口周围换药2~3次。

2.3.3 防止堵管 每日输注前后,均以20ml注射器抽取10~20ml温开水冲洗管腔,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若通管时管腔内压力过高或阻力过大时,可将注射器改用1ml的,加大压力利于管腔通畅[1]。

2.3.4 熟练掌握输入方法 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速度,加强巡视,及时识别并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肠内营养计划按时完成。正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黏膜弹性以及尿量的变化[2]。

2.3.5 营养液要求 每次输入的营养液均应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配好的营养液可在4℃冰箱内存放24h,过期应废弃。从冰箱取出的液体不可直接给患者输入,应先复温。通常液体温度调至37~38℃。

2.3.6 输入营养液时间及速度 在术后6~12h行静脉采血后开始进行营养液的输入。在输入营养液前要认真按输入量计算输入速度,输入过快可引起患者腹胀、腹泻、恶心、呕吐[3],输入过慢又达不到治疗效果。开始以20ml/h输入,第一天总量为500ml,以后逐渐加量。我科采用空肠营养泵调节输液速度,使营养液匀速按计划输入体内。

2.3.7 辅助检查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白蛋白的变化。准确留24h尿测定氮平衡以评价肠内营养效果,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变化。

[1]李国立,李宁,黎介寿.胃癌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6(11):486-488.

[2]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3]周立生,刘俊,江韬.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J].上海医学,2006,8(29):544-546.

R735.2;473.73

A

1008-4118(2010)02-0069-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0.02.39

2010-03-14

猜你喜欢

肿瘤科置管营养液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