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肉注射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措施

2010-08-15张秋丽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进针药液

张秋丽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

肌肉注射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措施

张秋丽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

肌内注射/并发症;护理学

肌肉注射是临床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人体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后,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作用于全身,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在进行注射时,可选择臀大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由于肌肉注射是有创性的操作,并且有一定并发症,现将常见的并发症和治疗措施分述如下。

1 药液回渗

1.1 判定标准 1)注射部位有肉眼可见的药液或血液。2)注射部位皮肤变色如脱色或着色。3)注射部位组织变形如萎缩或水肿。

1.2 发生原因 1)注射方法不当。2)注射用药物的总量过多和药物的性质。3)注射的速度过快。4)注射针头的粗细。5)注射后拔针的时间。6)进针的深度过浅。7)注射部位情况如肌肉的大小、组织的弹性、有无水肿和硬节等。8)全身情况如有无休克、出血性疾病等;其它如拔针后按摩注射部位等。

1.3 预防措施 药液回渗的危害不仅在于影响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还会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组织变形或变色等注射相关并发症。华慧娟[1]、谢少清[2]等介绍Z-track肌肉注射法和气泡封堵肌肉注射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药液的外渗:Z-track肌肉注射法在注射前以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侧移(皮肤侧移1cm左右),然后以左手食指和拇指朝同一方向绷紧固定该部位皮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左手,此时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位置还原,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Z型;气泡封堵肌肉注射法是在注射前用注射器抽吸药液时使针筒内也抽入少量空气,随药液注入(约0.2~0.5ml),最后注入的少量空气在局部形成单个气泡,对注射后药液回渗可起到一定的封闭阻止作用。张翠清[3]等认为肥胖的患者采取臀大肌注射时选择适当长度的注射针头可减少药液的外渗。

2 局部硬结

局部硬结是最常见的肌肉注射并发症,常发生于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注射局部皮肤发红、凸起。接触时患者有疼痛感。在同一部位再次注射时患者疼痛明显,并且护士推药困难。

2.1 注射后出现硬结的原因 1)患者久病卧床,体弱消瘦。2)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3)注射深度不够,药物注入脂肪层,不易被吸收,形成硬结。4)注射油剂、刺激性强药物或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局部组织反复受到刺激。

2.2 预防 1)对体质较差,局部循环不良者,注射后可进行局部热敷,或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局部外敷,以利药物吸收。2)注射难于溶解的药物前,充分振荡摇匀,药物完全溶解后再行注射。3)注射难于吸收的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给肥胖患者注射时,应作深部肌肉注射。4)长期注射患者应有计划的轮换注射部位。

2.3 治疗措施 孙冠兰[4]芒硝大黄外敷治疗肌肉注射硬结症效果良好;田庆[5]、周秀新[6]等应用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治疗、硫酸镁湿热敷和金黄散调和蜂蜜湿敷都可以治疗肌肉注射所引起的硬结。

3 感染

常见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化脓、血象升高、体温升高。

3.1 发生原因 1)注射器过期或者在抽药过程中污染活塞、乳头、针头。2)皮肤消毒不彻底。

3.2 预防措施 1)注射前注意检查注射器的有效日期,不使用过期产品。2)注射器及针头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3)注射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3 治疗措施 给予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

4 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是臀大肌肌肉注射时最易损伤的神经,临床表现患侧肢体肌肉萎缩,走路跛行。

4.1 发生原因 1)注射部位定位不准。2)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4.2 预防措施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2)根据药物的剂量和性质决定进针的深度

4.3 治疗措施 1)损伤后及时处理,给解痉药物,尽快恢复患肢血液循环。2)局部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3)同时给于神经营养药物,增加神经的营养。4)采用内服西药、外敷中药,并辅以针灸、按摩等治疗坐骨神经损伤,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5 晕厥

晕厥也称为晕针,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短促、面色苍白、出冷汗。

5.1 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和疼痛反应:精神紧张过度或药物刺激性强、推药速度过快而引起剧烈疼痛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头部供血不足。2)患者体质虚弱或过度疲劳而使应激能力下降。

5.2 预防措施 1)注射前作好准备工作:让患者充分休息防止疲劳;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2)注射时用交谈或听音乐的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3)提高注射水平,两快一慢,达到无痛注射。刘红梅[7]等认为肌肉注射前拇指按压局部可以减轻注射时疼痛;采用改良注射法即用持针的手掌尺侧缘快速叩击注射区外的皮肤(一般为注射区的右侧或下侧)后进针,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紧张心理,可以减轻痛感;黄英英[8]认为采取三指持针注射法能有效的减轻疼痛。三指注射法即正确穿刺后,左手松开绷紧的皮肤,抽动活塞无回血,以食指中指固定针筒,拇指缓慢推药,右手食指和中指在进针周围轻轻敲打,分散患者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5.3 治疗措施 让患者平卧,口服葡萄糖水。

6 断针

6.1 发生原因 1)患者精神紧张,肌肉不松弛。2)操作时手法不对,进针角度掌握不好。3)用力过猛,碰到骨头或疤痕、硬结处。3)针头质量差。

6.2 预防措施 1)注射前仔细检查注射器质量,针头与针栓连接处是否牢固。2)嘱患者取舒适体位,肌肉放松。3)进针时避开疤痕、硬结。

6.3 治疗措施 一旦出现折针,不要慌张,嘱患者不要移动,用血管钳钳住外露于皮肤的针梗迅速拔出;如果针梗完全进入肌肉,马上请外科大夫切开取出断针。

[1]华慧娟,贾文冬,许芳蕾.不同肌内注射方法致药液回渗发生率的比较[J].上海护理,2006;6(4):15.

[2]谢少清.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J].山西护理杂志,1997;11(1):28.

[3]张翠清,李建雄.300例肥胖患者肌内注射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48.

[4]孙冠兰,孙清军.芒硝大黄外敷治疗肌肉注射硬结症[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47.

[5]田庆.肌肉注射非那根致硬结1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194.

[6]周秀新,崔文露,常奎芳.肌内注射硬结的临床防治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2):19-20.

[7]刘红梅,方爱军.肌注前拇指按压局部减轻注射疼痛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1):38.

[8]黄英英,吴惠燕.改进肌肉注射方法减轻局部疼痛的探讨[J].南方护理杂志,1998;5(3):14-15.

R452

A

1008-4118(2010)02-0066-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0.02.37

2010-03-23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进针药液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治斑秃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西红花苷-1经大鼠肌肉注射的体内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