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望江县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0-08-15安徽省望江县农机管理局陈俊文

湖北农机化 2010年3期
关键词:望江县农机手农机化

安徽省望江县农机管理局 陈俊文

安徽省望江县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安徽省望江县农机管理局 陈俊文

安徽省望江县位于皖西南边陲,长江中下游北岸,皖、赣、鄂3省交界处。辖2乡8镇、12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54.2万。近年来,望江县农机发展较快,农机化生产实现机耕面积3.47万hm2,机收面积2万hm2,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探讨我县农机发展方向与措施,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望江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做一有益探析。

1 农机发展现状

望江县始终把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作为工作重点,突出技术创新,对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科技含量高、功能齐全、适应性强的农业机械进行大力的引进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县积极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大农机实用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着力加强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项目争取,规范运作农机补贴发放工作,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全县农机化事业得到了健康有序发展。2007年,我县农机总动力已达到20.8万kW,机耕面积3.41万hm2,机收面积1.87万hm2,水稻机插面积466.67hm2,机植面积1.67万hm2。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发放规模在安徽省安庆市位居第二,农业机械新增幅度在全省位居前列。2008年,我县将以“支农富民”为核心,切实执行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富民惠农政策,以“兴机富民”为中心,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以“阳光工程”为重点,多渠道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我县继2008~2009年度被确定为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县后,2010年又是全省20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之一。望江县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配套,通过行政推动、重点扶持、技术培训、示范引导等措施,突破制约我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瓶颈”,加快现代农机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的步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010年全县新增机插面积将达到0.33万 hm2以上,建立机插示范点10个;经过3年的示范带动,全县拥有插秧机300台以上,水稻机插面积达1万hm2,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总体上,望江县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是农机总量快速增长,农机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作业面积大幅攀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农民购机需求高涨,农机化良性发展机制逐步形成;四是大力实施部级水稻育插秧和油菜机械化技术项目,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五是关键季节机械化作用进一步发挥,跨区作业成效显著;六是农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机新技术应用步伐加快。

2 存在问题及原因

2.1 农机装备结构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小型农机多、大中型农机少,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适用于家庭小规模经营的耕田、排灌、农产品初加工等小型机械已渐趋饱和,而作业效益高的大中型机械较少,特别是大中型拖拉机,大、中型机电排灌等机械相对不足。插秧机具价格较高,投资回报率偏低。如,望江县引进的东洋PF455S和久保田SPW-48C插秧机均为小型步进式手扶插秧机,价格1.7~1.8万元/台。按安徽省农机购置补贴规定,国家、省两级累计补贴50%,农户还需投入9000元/台左右。与投资联合收割机和大、中型拖拉机相比,水稻插秧机投资相对较高,回报率偏低。

2.2 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市场能力较弱

农机基层服务组织在带领农机手共同利用农业机械发家致富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较为普遍的存在,主动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的意识差,有小富即安的思维,缺乏捕捉机遇、加快发展的眼光和能力,农机手缺乏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对强强联合、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认识不足;农机专业维修技师、熟练掌握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农机手人才匮乏,不能满足农机化的需求;农机配件市场鱼目混珠,良莠难分,农机维修质量难以保证;新型农机化作业技术培训需求旺盛,主动创新、适应变化的农机培训内容、方式、方法远离农机手的需求。

2.3 农机推广经费不足,培训、服务跟不上

长期以来,农机系统开展工作都处于经费严重不足的状态,除了基本工资外几乎没有专项新技术推广经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涉及农机、农艺诸多方面的知识,技术性很强,必须通过示范、宣传、培训,建立基地和召开各种现场演示会,开展跟踪服务等手段来进行推广,而这些活动离开经费均难以开展。另外,农机维修服务、技术培训与农机推广发展没同步。现在农机推广发展较快,但维修和售后服务及机手培训严重不足。生产厂家提供的维修网点和技术人员太少,不能及时快速提供维修服务,特别是新推广的插秧机、大中拖拉机等大型机械,懂维修技术人员缺乏;农机管理部门虽对农机推广发展很重视,但培训技术人员和维修服务相对滞后。

2.4 农机部门待遇差、地位低,农机队伍人才缺乏

全县农机系统干部职工文化偏低,特别是农机专业学校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很少。

3 农机化发展对策建议

3.1 加大引导扶持宣传的力度

政府农机主管部门通过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实现了农机化管理工作与农机手的对接,应在农机化政策法规宣传中,突出发挥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农机化综合补贴项目、农机行业协会济助困难农机手等重大扶持活动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彰显包括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在内的农机部门形象,增强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加强与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农机主管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扶持资金,改善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加快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步伐;在空白乡镇、农机具保有分散的地域,加强与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合理布局,选准切入点,尽快建立组织,启动初始化管理服务功能,让农机户和广大的农机手及早受益。

3.2 突出抓好农机服务组织建设

认真组织开展“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年”活动,把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作为新形势下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引导具备一定基础、符合一定条件的各类农机服务队、农机协会、农机专业大户向合作社方面发展,培育发展一批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树立起标杆和样板,让它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3.3 健全开展社会化服务机制

以农机行业协会为基础,加快乡镇农机化中心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基层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的农机行业协会体系的综合服务功能。在农机市场整顿、农机零配件供应质量、保证农机作业油料供应、农机维修人才培训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油料补贴、农机基层服务组织建设扶持等农机化项目时,更多地向基层乡镇农机服务组织倾斜,向最需要、最基层的普通农机户倾斜,让更多的农民、农机户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以树立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威信,增强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建立农机化作业、农业机械及驾驶人监理业务中介服务代理机制,用有偿服务的合理方式使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合法增加收入,以增强基层乡镇农机服务组织的实力和发展的后劲。

3.4 完善乡镇农机管理体系,优化农机人才队伍

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建立完善乡、村、户三级农机服务网络,乡镇农机站以农机作业示范队为重点,村级农机大院为基础,带动农机专业示范户,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应用工作,以统一组织、跨区作业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大优秀人才储备力度,深化培养工程。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注重把乡村政治素质高,农民机手威信高,农机大户、农机手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人,作为人才培养重点,逐步培养到乡、村基层农机组织中来,使每个村都逐步配齐配强1~3名农机安全员,以便为农机基层网络队伍建设提供后备力量。

2010-05-30)

猜你喜欢

望江县农机手农机化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零距离聆听 面对面办理——安徽省望江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
搭建“直通车” 架起“连心桥”——安徽省望江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联代表访选民建心桥”活动综述
越雷池闯出致富路——安徽省望江县人大常委会督促特种养殖助推乡村振兴侧记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宝贝星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江南春·农机手
塑造农机监理新形象从“窗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