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情境性”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2010-08-1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情境

赵 宇

(大连教育学院学前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大连 116021)

“主题情境性”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赵 宇*

(大连教育学院学前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大连 116021)

“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是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实施培训的有效方式。实施过程中要把握问题、课程、培训和评价四个阶段、十二个环节。

农村幼儿教师;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

“十一五”期间,大连教育学院学前教师教育中心以“倾斜农村”为宗旨,面向农村幼儿教师开展了专项培训活动。培训过程中应用教师教育理论,结合农村幼儿教师实际状况,将“课程为本”的传统培训向“需求为本”的现代培训转变,探索了农村幼儿教师“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的基本内涵

“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是将培训活动建立在农村幼儿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中,通过培训教师现场或仿真的专业实践活动,满足培训学员重建需求的一种培训模式。“主题”是指以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中心,培训目标直接指向农村幼儿教师需求和特点;“情境”是指突出实践性,即培训通过提供现场或创设模拟的教学场景进行,如培训教师的现场活动案例,教育实践能力的应用,教育经验的再现,培训对象的现场操作、模仿练习、互动交流等。

“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是在新的教师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一种实践性培训模式,体现了新形势下教师培训的实践性、情境性和操作性,为培训对象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经验到能力同步学习和发展的有效载体。

二、“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的实施策略

1.基于问题,满足需求,形成有效培训方案

方案制定是项目实施的起始阶段,重点完成需求调研、问题聚焦和形成文案工作。

需求调研。调研的目的是收集问题,一般采用座谈会、问卷、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法。在农村幼儿园骨干园长培训前,通过发放问卷、座谈讨论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农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现状进行调研;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能力培训前,通过问卷、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美术课程设置、美术教育资源进行调研;在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培训前,通过问卷、座谈会、典型调研等方式,对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设备和活动器械配备情况进行调研。

问题聚焦。将调研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归纳,选择和确定最急需解决、最具典型性、最普遍化的问题作为培训主题。调研活动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农村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的需求。目前95%的农村幼儿园只配备一名教师,既没有内培保障,也没有外培条件,她们最渴望的培训方式是“送下来”而不是“走出去”,最需要接触多元化的优质资源。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部分教师美术技能差,不会上;缺少美术教育资源和条件,不能上;部分园长和教师不重视美术教育,不想上。农村幼儿园体育器械配备存在着经费不投入、材料不丰富、制作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培训内容的选择和培训课程的制定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制定方案。依据培训目标,结合调研问题,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目标要突出教师岗位实践能力,培训课程要体现现行教材的掌握与应用,培训场所要依托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职场,培训师资要由专业人员和一线优秀教师共同组成,培训资源要利用农村现有条件和常见资源,培训时间要尽可能安排在假期和休息日。采用短期内能够提高能力的培训方式。这些构成了方案的基本内容。

2.组建团队,固化资源,研发培训课程

课程阶段主要任务是依据培训主题组建团队、研发课程、物化资源。这是培训活动的核心阶段。

组建团队。实践性培训的培训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培训团队一般由市区研训教师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团队成员各有研究、各具特色,能够为培训对象提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培训资源。

研发课程。课程是培训活动的载体。课程内容既可来源于优质园所的实践经验,也可来自于培训者自身的教育教学案例,这些优秀成果经过精细化整理和提升就成为很好的培训课程。如依据教材中舞蹈类型编制的儿童舞、民族民间舞、韵律活动等可作为舞蹈教学实践培训课程;油画棒画、线描画、橡皮泥、手工制作等案例可作为美术创造素养培训课程;幼儿园利用罐、瓶、纸、箱、布等自制的体育活动器械作品可作为自制体育活动器械培训课程。

固化资源。培训课程的呈现方式除文本之外,还应结合培训内容的特点采用视频、幻灯片、图片等呈现方式支撑培训课程,延伸和扩大培训效果。

3.合理组织,规范管理,有效开展培训

实施阶段是将培训准备转化为培训行为的过程,是体现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的重要阶段,是培训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实施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合理组织、规范管理和及时调整。

合理组织。实施阶段培训活动要依据模式要求进行创造和变式,如送教活动可采用“观—培—研—践”的培训方式,从而使培训活动达到合理组织。在美术素养培训中可采用“演—练—创—观—评—学”;在户外体育活动培训中可采用“观—比—培—研—践”。多元化培训方式能够丰富实践性培训的实施策略。

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是提高培训效率的保障。培训过程中与培训效果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如培训场地、学员数量、学员分组方式、作品展示环境、设施设备、材料资源、时间分配、培训流程的设置等,这些因素都要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给予考虑。

灵活调整。培训过程中对培训预案要随时进行调整。实施中的突发事件和临时性的变化很多,必须随着培训人员、物质条件、设备材料、学员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变化对方案和课程进行及时调整,以满足培训学员的要求。

4.即时考核,多元反馈,建立评价机制

评价阶段是培训活动的最后阶段,主要是对培训效果的检测、反思和整理,完成即时考核、反馈总结和资料归档的任务。

即时考核。培训结束后要对效果进行即时考核,了解培训目标达成情况。如通过学员绘画作品展示,了解美术实践能力培训效果;通过学员舞蹈作品展示,了解舞蹈教学能力培训效果;通过组织学员玩教具现场活动,了解自制体育活动器械培训效果。

反馈总结。反馈是通过问卷和谈话等方式收集培训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对整个培训项目进行评估。反馈的形式是多样的,如网上跟帖、填写反馈表、组织学员座谈、撰写培训感言等。反馈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课程、培训组织的意见和建议等。

资料归档。资料归案是对培训活动的全面梳理。每次培训活动的方案、通知、培训日程、教师讲稿、学员反馈表、学员感言、学员名单、媒体宣传等资料都应及时收集、整理和汇编,形成培训档案。

三、“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的实践成果

1.激发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开放的互动的培训平台,城乡教师直接对话,给农村教师带去了体现新纲要要求的新理念、结合新理念的新行为和新行为基础上的新创造。这些鲜活思想和有效的实践为农村幼儿教育注入了活力,为农村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了示范,激发了农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丰富了教师实践性培训的有效策略

“主题情境性”培训模式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形成了方案、课程、培训、评估等标准范式,学员和培训教师一起操作、实践、讨论、交流、分享。这些方式方法的应用为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3.促进了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通过开展“主题情境性”培训活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经验和培训团队走进了农村,优秀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得以快速传递和普及,促进了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阅力]

Exploration of“Theme-oriented and Situational”Training Mode of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

ZHAO Yu
(Center ofPre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theme-oriented and situational”training mode is effective for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 training.We should master four phases of problem,curriculum,training and evaluation and the other twelve key jobs.

rural preschool teacher;theme-oriented and situational;training mode

G451.2

B

1008-388X(2010)04-0042-02

2010-10-20

赵宇(1963-),女(回族),辽宁凤城人,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