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命题管理“五多”工作模式探究

2010-08-1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审题命题中考

赵 娟

(大连教育学院学习质量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21)

中考命题管理“五多”工作模式探究

赵 娟*

(大连教育学院学习质量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21)

大连市中考管理的“五多”工作模式有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命审题人员队伍,确保中考命题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中考工作的公信度。

中考;命题;管理;工作模式

模式作为一般性的认识手段和行为操作方式已经受到广泛重视,“模式”也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一个词汇。关于“模式”的界定,常被引用的解释有这样两种:一种将模式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如模图、模化。”[1]另一种将模式解释为“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即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和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简洁的描述,能够向人们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2]据此,我们把中考命题管理的工作模式界定为:依据现代教育评价与测量理论,在中考命题过程中所关注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可参照的行为操作结构。

一、构建中考命题管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

中考工作的方向性、高利害性和科学性决定了构建中考命题管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

1.中考工作的方向性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各学科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初中阶段毕业水平的程度。中考是学生学业评价非常重要的形式,大连市中考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大连市的初中教学,甚至引导着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命题是中考工作的核心环节,中考工作的方向性借助试题的考查要点和考查方式得以体现,中考命题管理也就成为中考工作方向性的保障。

2.中考工作的高利害性

中考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可见,中考成绩是学生能否毕业、能否升入高中的重要依据,所以也就成为高利害性的考试。中考工作的高利害性决定了中考命题的敏感性,中考试题的半点瑕疵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

3.中考工作的科学性

中考属于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对试题的科学性有非常高的要求,仅仅借助于实践经验很难保证试题的科学性。因此,必须在现代教育评价与测量理论的指导下,缜密设计中考命题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探索各工作环节的操作模式,保证中考工作的科学性。

二、中考命题管理“五多”工作模式的构建

为了保证中考命题的科学性、公平性和适切性,经过多年探索,大连市逐步建构起中考命题管理“五多”工作模式。“五多”工作模式是指在中考命题管理过程中,从多级培训开始,经由多方调研、多重规范、多项核查等环节,最后借助多层把关圆满完成中考命题工作的管理模式。

多级培训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培训,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大连市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命审题人员队伍。初级班的课程包括学业评价的基本理论、统计与测量理论、学科命题实践。初级班培训目标为学员掌握基本的评价和测量理论知识,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试题命制,能够命制学校级别的考试试题。中级班的课程包括评价理论前沿、测量理论前沿、学科试题鉴赏和学科命题实践。中级班培训目标为学员掌握评价与测量的前沿理论,能够有创意地进行命题,能承担大型考试包括中考的命题工作。高级班的课程包括命题与测量最新理论研究、国内先进命题经验。高级班培训目标为学员成为学科命题的专家,成为大型考试命题工作的骨干人员。

多方调研的对象包括不同区市县的学生、教师、校长、区教研员和中教部主任。调研方式包括深入学校听课、组织模拟考试、召开各层面的中考意见征求会。通过下校听课,了解大连市各区市县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命审题教师把握试题难度提供依据。同时命审题教师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可以使试题对教学有更好的引导。组织模拟考试的主要目的是精确了解本届初中毕业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状况,为试题难度的把握提供数据信息。模拟考试之后,召开教师、校长、区教研员和中教部主任意见征求会,了解不同层面的教育者对模拟考试的看法、对中考命题的建议。通过以上形式收集大量信息,为中考命题提供丰富的实证依据。

多重规范是指对中考工作的方方面面制定具体的行为程序和质量标准。命题工作的规范包括制定命题框架、设计双向细目表、试题命制、制定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审题、校对的规范等。例如,试题命制规范中包括“组卷的程序和质量要求”。组卷的质量要求为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要合理;内容比例与课程标准中各内容占用的学时相对应;所考查的学科能力结构合理;能力层级比例应突出对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各难度试题的比例要与选拔目的相对应。命题工作有规范,审题工作也有规范。审题工作的规范包括一审人员的工作规范和二审人员的工作规范。

多项核查是指在试题命制的各个阶段,不仅依据《命题工作规范》反复核查本阶段的工作要求是否达成,还要核查本阶段的工作与其他阶段的衔接情况,保证中考命题工作的整体质量。例如,试题初稿完成后,依据相关环节的要求反复修改,使试题的质量符合多方面的要求。首先,核查双向细目表的要求并进行反思:试题体现的各知识组块内容的比例合理吗?试题体现的各能力要求的比例合理吗?各难度系数试题的比例合理吗?其次,核查“审题意见单”并进行反思:审题人员提出的建议都落实了吗?再次,反思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设计方式有利于网上阅卷吗?等等。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多方核查,才能从多个侧面保证中考试题的质量。

多层把关是指在命题的各个环节,责任分工明确,多种人员、多个时段审核试题质量。首先,实行命题组长责任制,命题组长要对本学科试题的质量负主要责任,保证试题的科学性。其次,实行首命责任制,提出试题创意的命题人员要签字确认,由此限制命题人员命制有个人倾向的试题,保证中考试题的公平性。再次,实行“二审制”,发动各方人员审题和校对。从2008年开始,大连市中考实行“二审制”,除了一审、二审人员,命题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均要参与审题和校对,打字员也承担校对任务,还安排不同命题组成员相互校对对方的试卷。试卷送印刷厂发胶片前,多层人员参与校对,发出胶片后要校对,印出样卷后还要校对。样卷拿回命题点,相关人员再校对,直至考试开始。

三、中考命题管理“五多”工作模式的运作效果

1.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命审题人员队伍

从2006年开始,经过培训,500多人获得初级评核人员证书,400多人获得中级评核人员证书,中级证书获得者有资格参加中考命题。每年中考的命题人员随机派位产生,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命题,在命题工作过程中,反思其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能力。命题人员的选派不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泄题”的风险。

2.中考命题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近几年,借助于“五多”工作模式,保证了命题工作每一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而保证了命题的质量。近几年的试题质量分析表明,2008、2009、2010年中考各学科的信度理想、内部结构效度高、区分度高、各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合理。借助于“五多”工作模式,高中的选拔工作平稳推进,获得社会赞许。

3.中考质量分析报告得到多方重视

借助于“五多”工作模式,命题工作的各个环节能够相互照应,并为撰写中考质量分析报告做好铺垫。中考质量分析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试题质量分析,为下一年的中考命题提供参照;另一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教研指导提供依据。中考质量分析报告得到多方重视,其呈现的数据和得出的推论得到广泛应用。

[1]现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94.

[2]曲伟,韩明安.当代汉语新词词典[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574.

[责任编辑:阅力]

Exploration of“Five More”Work Pattern in Question Design Management of Test for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

ZHAO Juan
(Study Quality Monitoring Center,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Five More”work pattern of Dalian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management helps to organize a team of high-quality question design staff and helps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question design and helps to increase public faith in the examination.

test for entering senior middle school;question design;management;work pattern

G424.79

B

1008-388X(2010)04-0034-02

2010-10-14

赵娟(1966-),女,辽宁抚顺人,教授。

猜你喜欢

审题命题中考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三招”学会审题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七分审题三分做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