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主义演变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2010-08-15辜庆志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民族主义成员国欧洲

辜庆志

(滁州学院教育与法政系,安徽滁州 239000)

民族主义演变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辜庆志

(滁州学院教育与法政系,安徽滁州 239000)

冷战的爆发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新型民族主义演变。民族主义追求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又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民族主义;国家利益;欧洲一体化

冷战的爆发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新型民族主义演变,民族主义追求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体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国家是建立在民族认同基础之上的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主权单位。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是,国家需要民族认同为自己提供合法性基础,民族则由国家赋予其意义。黑格尔指出只有形成了国家的民族才具有更高的品格,民族不是为了产生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制造的。

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本民族至高无上的忠诚和热爱,是关于民族的理论政策,以及在这种理论政策指导和影响下的追求、维护本民族生存和发展权益的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民族主义有三重含义:首先,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或者心理状态,其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共同心理观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特质,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祖国、语言文字、文化艺术传统、历史记载所表现出来的亲近感等。其次,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或意识形态,是有关世界和社会的系统思想和理论、民族感情、心理、传统、习惯等,是民族的凝聚力所在,对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具有稳定、系统、理性化的因素。再次,民族主义是一种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具有一定的目的和组织,以具体行动来实现其理想或追求,可以转化为一种现实的民族主义力量,以建立民族独立国家为政治目标。民族主义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对内同一性,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感,认同、维护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坚信民族固有文化的优越性,抵制外来不良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二是对外独立性,自主裁决民族内部事务,不受外来任何势力的干涉,自主决定本民族的命运,反对外来压迫,争取自主独立和发展。民族主义最基本的主张是建立单一的民族国家,追求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

民族主义从萌芽到发展,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不断丰富。一般认为,民族主义发端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发展于19世纪亚非拉殖民地民族觉醒运动时期,历经20世纪一战后、二战后、冷战后的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最终形成了当代世界多样化的民族主义格局。以西欧为例,民族主义的这一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演变阶段,即传统民族主义构建国家形态阶段、现代民族主义消灭其他民族阶段、新型民族主义的民族弱化阶段。二战后的西欧民族主义大体上处于第三阶段。

欧洲一体化的开端源于美国对欧洲联合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从欧洲转到美国。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军事实力膨胀的刺激下,利用重组战后世界的机会,从国家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追求最大限度的国家和民族利益,通过发起和组织一系列国际性政治、经济机构的方式,当仁不让地夺取世界霸权。但是,美国的世界霸权遭到了前苏联的阻碍,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必须要控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欧洲地区。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以及苏联在欧洲影响的发展,迫使美国将注意力集中到西欧。1947年6月,美国抛出了援助西欧经济的“马歇尔计划”,并要求欧洲主动提出请求美国援助。满目疮痍的西欧各国政府热烈欢迎“马歇尔计划”,立即成立了由英国、法国等16国组成的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二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美国援助西欧,是为了控制西欧,正如美国人强调的,欧洲人民必须摒弃过去的民族主义,确立共同利益观念,创建欧洲共同体,否则将出现美国的援助付诸东流或不再继续拨款的危险。《纽约时报》发表评论,称马歇尔计划是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欧洲合众国可能由此产生萌芽。在西欧经济联合的基础上,美国进一步加强西欧的军事和政治联合,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对欧洲联合的支持,对欧洲一体化的起步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欧洲一体化的产生是各国维护民族利益的客观要求。二战后,不论是西欧还是东欧,都有联合的趋势。虚弱不堪的战后欧洲各国,既承受了重建战后经济的严重任务,又面临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在欧洲全面对峙的严峻形势。尽管各国有不同的构想和不同的目的,但是,为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联合自保是他们的共同点。西欧国家为了抵制共产主义西进,只能倒向美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欧洲一体化是在美苏冷战的压力下产生的,同时也是欧洲各国民族主义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

欧洲联合的焦点是法国与德国的和解与合作。长期以来,法德矛盾与对抗是欧洲战争的重要根源,而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这就迫使他们进行痛苦的反思:是控制民族情绪、淡化民族仇恨,还是培养民族主义、增强民族仇恨?答案当然是前者,因为二战后他们的最大利益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复兴。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欧洲国家的煤钢资源共同规划,并确立一个欧洲联邦的目标。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舒曼计划对西欧联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由国家的管辖转而置于新的超国家机构的监督下,这本身就促进了法德和解,也是法国和欧洲人寻求鲁尔的资源不再被用于军国主义的办法,同时使西欧一些国家摆脱了无序竞争的局面,实现了各自最大的经济利益。舒曼计划结束了欧洲统一运动的舆论准备阶段,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入一个新时期。

欧洲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欧洲各国的文明皆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有共同的宗教(基督教)信仰、共同的语言,在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经过查理帝国分裂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之后,欧洲进入分裂状态。欧洲人认为,欧洲原本就是一个整体。欧洲一体化的深刻根源在于欧洲文明的同一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如果彼此间文化存在同质性,他们就容易沟通、理解和认同,这种文化的同质性为民族国家走向一体化提供思想基础。欧洲一体化的基础是欧洲认同,欧洲认同实际上就是对自由、民主、人权、和平与繁荣等基本价值的认同。

自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以来,欧洲各国的联合越来越紧密,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族主义的积极推动作用。

加快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由于欧洲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引爆了两次世界大战。大战的残酷性和灭绝性,引起了欧洲人民和社会精英的反思,他们认为传统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绝对的民族国家主权是战争的根源,主张在超越国家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实现欧洲一体化,直到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或欧洲联邦,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战争,实现欧洲的和平与繁荣。自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后,1957年3月,六国首脑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虽然各有机构,但都是按同一联合原则成立的,因此到1967年7月完全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共同市场的建立,大大促进了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和相互贸易,促进了商品自由流通,加强了成员国的企业竞争力,提高了工农业劳动生产率。

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为欧洲国家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成为加强欧洲各民族国家联合的一面旗帜。欧洲各民族国家基于国家民族的共同利益,谋求欧洲未来的发展,借助民族主义旗帜,并在其指引下,锐意创新,妥善处理各方面问题,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走联合自强的发展道路,以增强欧共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实现欧洲一体化,客观上要求各成员国以平等、自愿、互利的方式积极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超国家性的机构,消除阻碍一体化发展的主权壁垒,加强成员国之间各方面交流与合作,进一步维护和扩大各成员国的利益。经济一体化的成就促进了政治一体化的发展。70年代,政治一体化取得了一些成绩,发展了一套“欧洲政治合作的机制”,尽管这一机制独立于欧共体共同机构之外,并且具有明显的政府间性质,但毕竟还是启动了欧洲的政治合作。1979年6月欧洲议会举行了首次直接选举。1986年2月,欧共体各国签署《单一欧洲法令》,为欧洲联盟的建立做了法律上的准备。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首次提出欧盟要建立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2004年的《欧盟宪法条约》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宪法,但它在欧盟内部运行机制方面所进行的大胆改革,对扩张后的欧盟有效运转、改善欧盟的“民主赤字”、加强欧洲人的意识有很重要的影响,对欧盟后续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2009年12月1日开始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在强化欧盟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条约的出台使欧盟政治一体化的进程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扩大和深化。欧洲的经济、政治一体化,为各成员国带来了分享和拥有更广阔的欧盟权利的机会,弱化了传统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强化了欧共体各成员国的集团民族主义意识,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奠定了条件。一体化之初,欧盟是在法德两国的主导之下形成的,其后历经了多次扩大。从最初的6国,到70年代的9国,即英国、丹麦、爱尔兰的加入,这是向西部的扩大;80年代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分两次加入进去,这是南扩;1995年欧盟扩大到15国,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进去,瑞典、芬兰是两个北欧国家,这是北扩;21世纪东欧十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格鲁吉亚、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先后加入,这是欧盟的东扩。现在,欧盟成员国一共有27个。随着欧盟的扩大,一体化的程度也不断深化。经济一体化从关税同盟到统一大市场,再到经济货币联盟。政治一体化努力寻求成员国的利益,成员国之间达成了各国必须遵守并指导其行动的共同原则、规范、章程和秩序,与之相应的磋商制度、决策机制、法律制度、协调程序和国际机构等一整套机制也应运而生,为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主权国家联合的欧盟实际上是民族主义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民族主义的目标就是追求和维护国家与民族的最大利益,在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上,各成员国不可能避免地由于不同利益而引起摩擦、矛盾与冲突,势必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消极作用。

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欧盟各成员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以寻求共同点,但绝不会忽视通过几百年斗争取得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民族利己主义势力,片面强调民族国家的狭小自身利益,坚持欧洲一体化的每一步发展必须首先符合、满足并实现本民族国家的利益。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不会轻易放弃其民族独立时获得的自主权力,极力抗拒国家主权的让渡,必将加剧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影响欧洲一体化的顺利进行。事实上,民族主义的不利因素贯穿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始终,如1992年丹麦否决了《马斯特里赫条约》,2001年爱尔兰否决了《尼斯条约》, 2005年法国和荷兰否决了《欧洲宪法条约》。这些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事件,体现了各成员国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对欧洲一体化所起的延缓作用不可忽视。

民族分离主义的影响。20世纪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不断兴起,加剧了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民族分离主义骤然兴起,对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虽然民族分离主义有利于新兴民族国家摆脱殖民主义的控制,获得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但它会破坏和平统一局面。民族主义的同一性、排他性、主权至上性、分离性等负面因素,必然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阻碍效应。

民族差异的影响。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民族差异、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也会随之演变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尽管欧盟各成员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但由于各成员国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民族差异影响,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必然存在,其负面作用也就不可避免,“反一体化”思想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滋生,民族主义成为“反一体化”的思想武器。“反一体化”与推动一体化的力量对比虽然处于劣势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欧洲一体化的前进步伐。随着欧盟的进一步扩大,中东欧国家大量的人员流向西欧寻找生存和发展机会。规模庞大的移民队伍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其语言、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与当地主流社会形成较大差异,即使西欧由于人口下降需要吸收外来移民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他们还是以“国家”、“民族”、“爱国主义”为旗号,反对外来移民,反对欧盟东扩,反对欧洲一体化。近年来,针对移民的种族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了欧洲的稳定,成为实现超国家实体这一宏伟蓝图的障碍。

欧盟主要国家的意见分歧。欧盟三大支柱的法、德、英三国,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束缚下,从争夺欧洲霸权出发,设计了各自的欧洲统一方案,英国主张建立松散的自由贸易区,法国希望建立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德国倾向于建立紧密联合的欧洲联邦。他们都对本国的权力输出和利益输入斤斤计较,常常意见相左,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影响到欧盟在处理经济、防务、安全等事务时不能采取一致的行动,同时也降低了欧洲民众对欧盟机构的信任。可以说,只有三大支柱国走向协调和一致,才能为欧洲一体化提供坚强的后盾,更好地推动欧洲一体化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运动,随着形势的变化,内容也在演变。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各民族国家为实现最大利益往往矛盾重重,致使一体化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但是他们的共同利益毕竟大于利害冲突,联合的愿望超过离心的倾向,推动欧洲一体化不断向前发展。

[1]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2] 徐 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吉尔·德拉诺瓦著郑文彬、洪晖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 惠一鸣.欧洲联盟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 圣地亚哥·加奥纳·弗拉加著朱伦译.欧洲一体化进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 杨 豫.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历史的回顾[J].欧洲, 2002,(5).

[7] 李明明.试析欧洲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J].欧洲研究, 2005,(3).

[8] 张才圣.国家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研究[J].世界民族, 2006,(3).

[9] 翟金秀.一体化视角下的西欧后民族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1).

[10] 王远河.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J].齐鲁学刊,2008,(2).

[11] 张涛华.浅析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J].理论月刊, 2008,(9).

[12] 罗福惠.关于民族主义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1).

[13] 张三南.论民族主义的建构、重构与解构[J].世界民族, 2009,(4).

[14] 沈桂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发展[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5).

The Evolution of Nationalism and the Cours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Gu Qingzh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Law and Politics,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239000,China)

The outbreak of the Cold War led to the evolvemen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ism into a new nationalism.Nationalism p 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because it puts pursuit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nd nation first.A s a"double-edged sword",it p lays both an active and a negative role in the cours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nationalism;national interests;European integration

book=0,ebook=140

K505

A

1673-1794(2010)03-0012-03

辜庆志(1964-),男,副教授,研究兴趣:世界经济与政治。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0sk477)

2010-02-16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成员国欧洲
欧洲“芦笋季”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条件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