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2010-08-15张清慧

关键词:经营风险筹资负债

张清慧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张清慧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既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也可能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近年来,由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问题日显突出,企业应根据负债经营风险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防范风险。

负债经营;财务风险;资本结构;负债结构

负债经营是企业通过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等形式筹集资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经营方式。负债经营既是一种财务战略和理财技巧,也是现代企业的一种主要经营手段,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运用不当则会产生财务风险,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清算。

一、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负债经营风险是因举债经营所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比例是否适当,与企业的利益和风险密切相关。因资本结构不合理而引发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借入资本成本率时,如果借入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就越高,按照高报酬高风险的原则,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越大。二是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低于借入资本成本率时,企业负债越多,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就越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越大[1]。此时,较低的资产报酬率、过高的借入资金成本率和资产负债率也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

(二)负债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负债由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组合构成,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有不同的来源渠道和筹资方式,以不同的来源渠道和筹资方式所筹集的债务资本,其资本成本、偿债压力和风险水平是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下,长期负债的资本成本较高,短期负债的资本成本较低;长期负债的偿债压力较大,短期负债的偿债压力较小;长期负债的风险较高,短期负债的风险较低。所以,负债结构是否合理与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密切相关。[2]当一个企业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数量比例不合理,期限搭配不科学时,就会导致债务资本成本和综合资本成本上升,也会因偿债时间过于集中、偿债额度较大而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三)预期现金流入量不足、资产变现能力差

按期足额偿还债务是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一个基本要求。企业无论用什么方式筹集到的债务资本都是要偿还的,企业的偿债能力虽然与其盈利状况密切相关,但到期债务的偿还最终取决于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3]当企业现金流入量不足,且资产变现能力又较差时,就会导致企业的资金严重短缺,无法按时足额地清偿到期债务,此时,由于企业的财务状况欠佳,信誉受损,举新债也会发生困难,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资产不能迅速变现或缺乏现金流入,导致不能按时清偿债务而宣告破产。

(四)利率、汇率的变动

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大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利用负债筹资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在负债规模相同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筹集债务资本的成本就越高,负债经营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此外,有外币借款的企业,还可能面临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外币货币性负债在汇率下降时,会产生汇兑收益;在汇率上升时,会产生汇兑损失,此时就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经济环境变化

一是经营环境、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的变化对负债经营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动会对企业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负债经营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二是国家实施经济调控对负债经营的影响,如果国家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的供给量萎缩,此时企业负债筹资会增加成本,使其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负债经营的风险也就大,反之则小。三是经济发展状况对负债经营的影响,当经济不景气,资本供不应求时,企业负债筹资成本将会增加,筹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反之会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许多负债经营的企业遭受到灾难性的打击,纷纷倒闭破产的事例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二、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举债经营应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2]具体包括:一是要做好负债经营的预测、决策分析,从资金运动的起点控制负债经营风险。二是对负债筹资实行计划管理。企业应结合筹资、投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现金流量情况,制定负债筹资计划和相应的还款计划,将债务资金的取得、使用和偿还均纳入预算管理,使还本付息额经常控制在货币收支顺差之内。三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企业应动态地监控反映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根据这些财务指标的异常变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规避财务风险。四是建立偿债基金。企业应本着稳健理财的原则,建立偿债基金,增强企业清偿债务的能力。

(二)优化资本结构,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优化资本结构,合理确定负债规模是企业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关键所在。筹资风险与企业负债比率大小成正比,负债超过一定限度,负债效应就成为风险效应。优化资本结构,就是要合理地确定企业债务资本的规模和比例。[3]企业债务资本的规模应当与权益资本的规模和偿债能力的要求相适应,既要有效地利用负债经营,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又要避免债务资本过多,导致偿债负担过重和财务风险过高。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资本成本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和财务杠杆原理,按照资金利润率必须大于资金成本率的要求,结合投资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和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负债规模,正确地把握负债的量与度,适度举债,实现筹资活动的资源优化配置,以防范负债经营风险。

(三)优化负债结构,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低成本、低风险的负债是理想的负债。企业在进行负债融资时,一是要合理地确定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规模和比例。由于长、短期债务在资金成本、偿债时间、偿债金额、风险程度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都不相同,企业应结合债务资本投放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来合理搭配长期和短期负债,使各种负债的到期时间均匀分布,并尽量做到与现金流入的周期同步,以获取最大的财务杠杆效益。二是选择正确的负债融资方式。不同的负债融资方式的信用条件、资本成本、风险程度等均不相同,企业应在上述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债源尽可能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四)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企业资产结构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体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变现能力,关系到资金的利用效果。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是防范和控制负债经营风险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在资金使用的管理上,一方面,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和任务,合理地配置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使资金占用保持一个良好的结构比例,以增强企业整体资产的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资产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企业清偿债务提供保证。[2]

此外,应预测利率、汇率变动趋势,合理安排负债筹资。

[1]杨依华.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防范分析[J].经济师,2008(6).

[2]尉杨.负债经营的风险及其防范[J].财会月刊,2007(10).

[3]金凤.浅议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控制[J].上海会计,2006(5).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2mail:huhaohuan2@126.com

book=883,ebook=883

F275

A

1673-1395(2010)03-0047-02

20100226

张清慧(1956—),女,湖北荆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研究。

猜你喜欢

经营风险筹资负债
房地产开发中的经营风险管理探讨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你的负债重吗?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公路施工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探析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浅谈如何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分析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国际地面工程项目经营风险之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