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0-08-15郭玉娟田建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郭玉娟,田建宏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 太原 030032)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展望

郭玉娟,田建宏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 太原 030032)

本文推行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发展理念,重点对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做了全面分析,希望能对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循环经济工作有所推进。

经济区;循环经济;现状;展望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它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可以大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对于调整山西省的传统产业结构,减少煤焦产业比例,增加新兴产业比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发展背景简介

近年来,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突出强调“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德、日、美、法、英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均相继颁布和实施了有关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安全处置的法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然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二是在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近期目标是,到2010年,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被看成是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变增长方式的开始。此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也正在研究制订之中,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显然,“发展循环经济”这一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发展理念正在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如同“知识经济”一样,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并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建设情况

在工业集中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是进行生态工业园建设。太原市人民政府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速度,要在全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既要创造物质文明,又要营造碧水蓝天,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经济区坚持“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建设原则,目前已形成新材料加工、装备制造、IT、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六大行业,形成了国际级新材料加工、国家级装备制造、省级信息产业和省内最具规模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基地以及一个省内最具规模的医药专业产业园区,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试点区。

进行循环经济建设,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绿色招商,促进生态工业健康发展

1.国际级新材料加工基地

以国际级电子信息及新材料加工企业、世界500强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的鸿富晋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另有易威镁业、东瑞镁业等企业及省内的20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镁铝合金深加工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就业人数达到8万余人的生产规模。

2.特色鲜明的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建有以太重煤机工业园、煤科总院山西煤机装备、山西煤机有限公司三个骨干企业为主的全国最大的煤矿成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全省唯一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南方重汽、全国唯一的高速铁路轮对生产项目——智奇交通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全球第二家自主研发生产大型无缝钢管连轧成套设备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通泽重工等。

3.省级信息产业基地

以富士康精密电子(太原)有限公司以及其正在安装调试的24条3G手机生产线项目为龙头,另有中电科技、长城微光等骨干企业。

4.省内最大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地

主要有蒙牛乳业(太原)有限公司、康师傅国际集团、宏全食品包装、联合啤酒等公司。形成了省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强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可实现产值30亿元。

5.省内最大的生物制药产业园区

以山西最大的医药上市企业亚宝药业为龙头,另有康源堂药业、华元药业、千汇药业、瑞福莱药业、亚宝新龙物流等一批企业,已成为省内最大的医药专业产业园区,可实现产值30亿元。

(二)科学论证,打造高科技含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1.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循环链

为鼓励区内农村发展绿色农业,通过对养牛专业户进行直补,并帮助其选址建立现代化养牛基地等方式,提高奶牛存栏率,牛奶提供给蒙牛乳业做生产原料。农业生产的大米、小麦等投入到联合啤酒作为原料。生产啤酒的附产品酒糟等提供给养牛基地,实现酒糟的循环利用。养牛基地的牛粪及各类生活污水等通过沼气池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清洁能源,由此形成了“酒糟——奶牛——养殖——食品加工——沼气开发”的循环链条。

2.新型建材循环链

为了保证供暖及供气需求,区内已建成供气热源厂3处,供气能力为415吨/小时,年产生粉煤灰、滤渣1.8万吨。引进福星斯达等新型建材企业后,粉煤灰、滤渣全部由其用作原材料,制成新型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该项目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还能化害为利,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形成了“废渣——建材——建筑”的循环链条。

3.新材料加工制造循环链

以山西东瑞镁业等企业为代表的镁铝合金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山西省丰富的铝、镁、锰、铁等矿产资源,形成了年产近10万吨镁锭、镁合金、镁粉等产品,为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打造了有力基础。富士康集团公司是经济区引入最大的外资项目,投资10亿美元,专注于镁铝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东瑞镁业等公司提供的镁铝合金原材料,经富士康公司生产成手机镁合金机构件、精密模具、热传导产品、镁铝合金压铸件等,并为南方重汽、三一重工、青特汽车等项目提供零部件,形成新材料加工制造循环链,并通过煅烧等新型方式,将富士康年产数千吨的工业固废实现安全利用,达到各方共赢的目的。

(三)经济区建设坚持生态立区

2002年独立运行以来,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经济区管委会将“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居住环境清洁优雅,文化气息浓厚,可持续发展,永存生机与活力的文化生态园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明确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等先进理念,把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作为努力方向。首先,以尊重生态、尊重环境为前提,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规划和发展决策。其次,从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把住招商引资关,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并把甄别项目的能耗、污染状况和技术含量作为选择项目的前提,以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按照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节约资源兼顾的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新审视当前的产业系统,重新认识“废物”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把园区经济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寻找资源和物质流动的链条,开发由线性生产流程向非线性循环利用的生态型生产流程转变的途径,通过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推动产业增长模式的转变。我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数达到20家,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区内废弃物的“零”排放,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V类水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者好于国家二级质量标准的天数超过300天,万元GDP能耗降低20%以上,建成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

四、循环经济建设今后重点工作

1.根据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立足开发区产业现状,第一要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包括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治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设备和服务。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环保设备、技术和服务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正在呈上升趋势。招商引资过程中,可以通过支持建设示范工程等措施,吸引生产环保设备、提供环保技术的企业。第二是支持发展节能产业,支持利用新技术发展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绿色照明、节能建材等。第三是延伸产业链,吸引一批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企业,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应用废渣废料作为原料,实现区内污染物的全部循环利用。

2.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转型。积极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特别是重点控制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从污染总量控制入手,筛选优化污染治理重点控制项目,确定污染源治理、环境综合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措施,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专门安排环保专项资金,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环境资源补偿基金,建立环保贷款基金,拓宽环保资金渠道,加大对环保工作的投入,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鼓励资源集约型生产,遏制资源浪费,减少废物排放。

3.建立可持续固体废物管理体系。为落实生态工业园建设,加强开发区固体废物的管理,促进园区内固体废物的交换和资源化利用,在成功处置富士康公司固废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固体废物管理体系,主要是建立固体废物交换信息中心。中心负责对区内的生产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种类、数量、对其处理、处置情况及与之相关的回收企业的废物回收、处理、处置和废物流向进行调查,促进工业废物交换与资源化利用,完善固废管理网络系统,实现工业废物最小化、零排放。

4.以科技创新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凭借经济区的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投入,推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突出做好以下项目:

镁合金应用技术:金属镁清洁冶炼、镁合金压铸和塑性成型、铝合金与镁合金废料回收等技术。

节能技术:新建材、新材料等行业高炉、矿热炉的余热利用技术,冶金、化工、新材料加工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机械与装备制造业清洁生产技术与工程研究,高效节能技术及相关产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和煤炭综合利用及环保技术等。

环保技术:烟氯脱硫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等。

循环利用技术: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装备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同时,引进一批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和节点项目,如利用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垃圾资源化,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节能产品及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项目,达到循环经济中增环补链的作用。

F29

A

1673-0046(2010)3-0007-02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