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钢琴即兴伴奏与歌唱的“契合”

2010-08-15谢友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间奏前奏契合

谢友超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论钢琴即兴伴奏与歌唱的“契合”

谢友超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有人弹的即兴伴奏,无论是在声音进入还是在高潮时,都能让歌唱者非常舒服地演唱,能与歌唱者达到默契的配合;但是也有人弹的即兴伴奏却似在独奏,只管自己发挥,让歌唱者与之根本无法配合,情绪也调动不起来,自然作品也就无法得到完美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使声乐作品得到完美的表现呢?这不仅需要歌唱者拥有高超的演唱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还要伴奏与之“契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得到更完美的表现。

即兴伴奏;歌唱;“契合”

歌唱是通过最富有表现力和魅力的人声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刻画出鲜明的音乐形象,而作为论文讨论的重点——即兴伴奏,对歌唱起着支撑陪衬的作用,进一步讲,即兴伴奏不单单是一种音乐背景,而是整个音乐结构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二者只有掌握了默契的方法,共同协作、相互依托、相互交融,才能正确体现音乐的风格,完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魅力,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一、即兴伴奏在歌唱中的作用

人们还爱用“红花还待绿叶扶”来比喻伴奏对作品主要部分所起的烘托陪衬作用。在对作品的风格、情绪、演唱者的风格,以及曲式结构进行一定把握的基础上,应对构成完整作品的另一重要部分——伴奏,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使之与歌唱者达到默契。大部分声乐作品虽然都附有钢琴伴奏谱,但是还有不少中外民歌、独唱歌曲及群众歌曲常常无现成的伴奏谱可寻,或者由于钢琴伴奏谱陌生而又复杂,这时即兴伴奏就成为十分宝贵的专门技巧。有此技巧者,就可以从容地为演唱者“排忧解难”了。即兴伴奏与歌唱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它们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即兴伴奏与歌唱在音乐表演中的关系,犹如鱼水,相依共存;好似日月,互映生辉。只有当二者之间实现最完美的结合,才能使音乐作品显示出应有的生命力,迸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二、即兴伴奏与歌唱的“契合”

在拿到一个新的歌曲之前,还是要通过必要的分析,才能达到二者的“契合”。要现实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一)即兴伴奏与歌唱的气口

1.结合歌词的语言断句,结合音乐旋律乐句,共同找出呼吸的气口

A.歌唱与即兴伴奏句法有一致性。如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就有歌唱与伴奏句法一致性的特点。在这类音乐作品中,歌唱与钢琴一定要准确同步地呼吸,感觉一致,这样,歌唱就能自如,而后半拍的起拍的节奏、力度及速度就能够统一、准确。

B.歌唱与即兴伴奏句法非一致性或半一致性。

这种类型作品的特点是:即兴伴奏部分与歌唱部分常用模仿及复调性写法的对答来创造立体生动的音乐形象,表达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施光南歌剧《伤逝》的选段《一抹夕阳》中的高潮部分,伴奏与歌唱者可以通过模仿,表达主人翁恳切的心情与渴望的感觉,把真挚的情感表现淋漓尽致。这时的伴奏一定要清楚并与歌声呼应协调,交替述说与换气,共同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

2.从即兴伴奏织体与歌声的关系去分析,找出呼吸的气口

一般地说,即兴伴奏的织体是根据歌唱与气口来安排的,它有三种类型:A.和声性织体;B.复调性织体;C.综合性织体。

A.和声性织体。和声性伴奏织体,是以突出和声表现为特征,依赖和声的功能、作用、力度、色彩及和弦的各种变化来为主旋律服务,使音乐形象因此更为鲜明与清晰。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这首作品用的是柱式和弦织体,气口可以作一致性处理,表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信念,还有如《歌唱祖国》、《三大纪律八大注意》等;而《妈妈教我一支歌》的最后部分就可以选用分解琶音,但分解琶音型的什奏织体所表现,却是与歌唱气口不一致。

B.复调性织体。复调性伴奏织体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备独立的旋律共同结合为特征,表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思,其内涵丰富而深长。如《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开头就可以在低音处选用复调性织体的副旋律,与歌唱的气口作一致性处理,把作品的情绪烘托的非常理想。

C.综合性织体。综合性伴奏织体是一种常见的伴奏形式,它综合了和声性织体和复调性织体的伴奏特点,艺术效果丰富而明显。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就可根据作品的气口来选用和声织体的柱式和弦加上复调织体做的副旋律来使伴奏更加丰满与生动。在这类作品中,歌声与即兴伴奏的气口容易确定,但是要做到协调与衔接完美,是很不易的。所以,歌声与伴奏的断句、衔接与融合,是作品整体表现的核心。

(二)前奏、间奏、尾声和高潮的处理

l.前奏、间奏和尾声的处理

绝大部分声乐作品都有前奏、间奏,它们是歌声进入的铺垫,同样属于作品中重要的表现部分。前奏是作品基本情绪和速度的确立,是歌声进入的铺垫,起着引导情绪描绘作品氛围的作用。间奏在作品中起过渡作用,是连接作品各部分的“桥梁”,同时也是为另一种情绪的速度、节拍转换作准备。无论是前奏还是间奏,它们的作用都是明显的,因此,伴奏在承担前奏、间奏的任务时,与歌唱的自如衔接,是即兴伴奏与歌唱“契合”的关键,同时也是一种合作技巧的体现。尾声是作品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作品不可分割的部分,尤其在中外艺术歌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性格的尾声,一般来讲,在高潮处结束的尾声,伴奏要把情绪给烘托出来;如歌声渐弱下来,作品旋律将让给伴奏,表现出一种意境犹存的境界。另外,还应注意尾声处歌曲的速度,是原速、加速还是渐慢等,这些都是正确处理好尾声的技巧。

如《乡音乡情》开头就可以用强有力的带远距离低音的柱式和弦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然后从第五小节开始渐强再渐弱,为歌声的进入作情绪与力度上的积累和对比。在即兴伴奏与歌唱的衔接合作上,找到共同进入的发声点是至关重要的,即伴奏与歌唱共同寻找并统一呼吸与起句的一致性感觉—“预备意识”。这种“预备意识”如同指挥手势中的“预备”一样,需干净利落、一丝不差。寻找这种“预备意识”,就是要使合作双方达成一种默契,一同踏上起拍。前奏、间奏以及填充旋律部分,在引出歌声的一刹那,即兴伴奏要与歌者同时、准确地屏住气息,找到一致性感觉,共同进出,自如衔接,不需要依赖标准的节奏速度进出。在“预备意识”协调下,即兴伴奏还要协助歌者换气,要准确地给歌者换气的预备气口。

总之,做好即兴伴奏的前奏、间奏与歌唱的衔接默契,统一的预备意识是二者达到音乐作品理想境界的必由途径。

2.作品高潮的演唱处理

每首作品都有它的高潮,部分作品还有小高潮。高潮是作品情绪积累后的迸发。高潮的处理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完美表现的效果,伴奏者应首先分析作品结构层次,然后确定歌曲旋律的小高潮和全曲高潮,再分析高潮处旋律走向和发展的态势,确立声音的布局及情绪的类别。同时,作为烘托高潮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的伴奏,也应在注视歌者旋律发展的同时,分析伴奏在高潮时及高潮进入前的变化。总之,双方应相互了解,充分配合,共同表现作品这一最令人激动的高潮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

A.节奏、速度、音型

观察高潮处音乐的节奏是密集的形态,还是以拉宽形态发展的,速度是否有渐快的趋势,然后选择合适的伴奏,如是分解和弦琶音还是反向音阶进行等,促使双方合理处理、完美配合。如陆在易的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高潮部分,伴奏就可根据旋律上写的三连音半音音阶上行做出一个反向的三连音半音阶下行,歌者应在从容换气后,在钢琴反向半音音阶推动下,唱出“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这句,达到作品的高潮。伴奏在高潮处还要用三连音音型对歌唱作出强有力的烘托。

B.力度与音量

观察作品在高潮处的标记,是“><”有一个弱的过程,还是“<”直接推上,歌者可以根据标记来合理分配声音的音量,即兴伴奏也可以此为依据确定弹奏时的力度。如意大歌曲《负心人》,结尾处高潮歌声与即兴伴奏先做弱的力度铺垫,再推向f音量结束全曲。

C.气口

高潮的气口处理与高潮艺术效果有紧密的关系,根据歌唱旋律的走向,常用两种气口的换气方法,一种是从容地换气,等待高潮点的到来。如《祖国,慈祥的母亲》的高潮部分就通过从容的换气再达到高潮。另一种是在伴奏的协助下急促地吸气,抢上高潮点。如《我爱你,中国》中高潮部分的“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歌唱者在“好”前抢一口气后,伴奏要与歌唱者一起冲上高潮。

三、即兴伴奏与歌唱者合作的步骤

1.初合

若有可能,伴奏者最好能先请合作者单独表演一遍,以了解对方的个性特点、作品的速度及大致的布局等。首次合练时,可以放慢速度从头至尾先过一遍试试看,以了解作品的大致,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初合的目的在于相互了解摸底,从生疏到逐步习惯,并发现合作中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而后可以根据双方合作的情况,依次找出难点及问题,以便进一步提高。

2.细练

双方在初合基础上,应积极进行细微的加工处理。双方可以逐段合熟,难点着重加练,专门听、接前奏与间奏,统一双方的情绪,明确速度、力度、句法等,并合双方的逐步默契相融,合二为一。即要求二者除了音乐进行要协调一致外,从起音到收尾,双方的情感交流(眼神、动作示意等)都必须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方可称为合作较为熟练了。

3.完善

也可称为“投入式表演”。此时双方合作的重点应在音乐的完整性和表现力上,同时必须养成中途不随意打断并演奏完全曲的习惯,以从宏观角度来掌握全曲结构,更为统一且有逻辑性,也更有利于双方把握性、耐力与记忆力的锻炼。争取走走台、练练兵,如有机会约请专家或同行提提意见,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初合”、“细练”—“完善”,这三个相连的步骤,遵循的是从整体—局部—整体的练习程序。当然,作品简易或任务紧急时可以“一次到位”、“迅速成型”,但难度较大的作品,完成合作练习所需的时间则因人而异。

完美的表现是即兴伴奏与歌唱的共同艺术追求,只有二者掌握了“契合”的方法,并在合作中共同协作、相互依托、相互交融,才能正确体现音乐的风格,完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魅力,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1]李斐岚.即兴伴奏艺术纵横[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波]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李素心,译.叶琼芳,校.北京:人民音乐版社,2000.

[3]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4]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J6

A

1673-0046(2010)8-0150-02

猜你喜欢

间奏前奏契合
间奏
关于敦煌琵琶谱的深入探析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钢琴在流行歌曲前奏和间奏中的编配探索
珠江:大河入海的前奏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