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穿新课标精神,提升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水平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9期
关键词:美术作业评价

田 华

(淮北煤炭师范大学 附属实验中学,安徽 淮北 235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赋予美术鉴赏教学新的任务和要求,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鉴赏教学课堂上的冷漠现象,就更加大了美术鉴赏教学的难度。面对种种困境,怎样“突围”是摆在一线美术教师面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冷漠现象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美术课程不重要”这一看法,是造成课堂冷漠现象重要的思想根源。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把语文、数学、英语等参加高考的学科学好就可以上好大学,美术课又不算高考成绩,上不上无所谓,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任务很重,还不如用不参加高考的美术学科的学习时间来学其他学科。很显然,学生和家长首先是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其次是不了解美术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以致形成对美术课程认识上的偏差;二是美术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及理论水平的局限制约了美术鉴赏课的发展。美术鉴赏教学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而教师的这些专业技能主要来自于师范院校的培养,即使是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缺乏对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知识结构不合理,我们的美术院校在培养杰出的技术人才的同时,忽视了艺术人才的培养;三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鉴赏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这也是形成鉴赏课冷漠现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高中美术既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又区别于高等美术教育,介于两者之间,既不能把普通的高中生当成专业学生来培养,又不能是像带小学生一样走马观花地进行教学。通常,老师会把鉴赏课上成专业课,例如在鉴赏绘画作品时,教师会在作品的表现技法上大讲特讲什么明暗关系、透视关系、比例关系,分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特征。这种“专业课”也许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懂;而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是学科本位的教学,却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鉴赏的目的——教育功能。高中的美术课程,从它的学科本体角度来看,是既专业又不专业;从教育功能来看,它更注重通过美术对学生的成长与身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专注于对绘画技法技能的讲解,不利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作品内容和意蕴的体验与感受。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怎样让鉴赏课更加有声有色?怎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怎样在教学活动中贯穿新课标精神?这些都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谈一谈对新课程理论的一些探索和运用。

一、充分备课精选素材,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美术鉴赏课需要大量的图片信息,仅仅依靠课本提供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收集恰当的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典故等资料,充实课堂内容,增强鉴赏内容的趣味性。同时,教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鉴赏作品事先选好题材内容,要选取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不同作品,通过对该类作品的共性特征的适当讲解,让学生在宏观上掌握该类作品的特征,同时要注意每幅作品所特有的个性。这些不同的个性,或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或富有形象的构图,或深邃悠远的意境,或富于表现的造型,或空间整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等,都可以在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教学应当是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地方,并能对其作深刻分析,让学生在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围绕美术鉴赏的教学目标收集、整理材料。

二、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和方式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向学生提出一定的任务与问题,学生课前要查找相关材料,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鉴赏活动,之后,提出自己见解。这样,使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直接去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最后,教师作鼓励性评价,对学生发表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或改正。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地表达。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善于思考,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对于同一作品很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评价,又由于学生经验能力所限,看法也许是幼稚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教师作为鉴赏课的参与者,是对学生在鉴赏作品无所适从时进行点拨与提醒。也就是说,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能并重,真正把新课改落到实处。

三、美术作业设计及评价要多样化,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

美术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必要途径;是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也是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美术作业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个性,是老师检查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能够很好地让老师们从各个方面去挖掘每个学生不同的潜力。

美术鉴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应让学生进行作品的临摹,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鉴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美术作业除了动手画画外,还可以变幻出不同的形式,例如:想象型作业、思考型作业、绘画型作业、讨论型作业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对这些形式进行巧妙的运用,使学生对作业兴趣盎然。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学生作业是主要的质性评价材料,通过对学生作业成绩的评价,可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达到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促进其学习。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作业表现不太理想,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评价方式可多样化,如自评、学生互评,可以是评语,也可以是评语和等级相结合的方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善于捕捉、挖掘和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体现出发展性评价的人文关怀精神。

总之,想要上好美术鉴赏课,美术教师应该在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与教师一起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使美术鉴赏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4.

[2]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3]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猜你喜欢

美术作业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