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巴文和水文的异体字比较研究

2010-08-15何宝芝

文教资料 2010年28期
关键词:东巴文常用字异体字

何宝芝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东巴文是云南纳西族的文字,主要为纳西族宗教巫师东巴使用,尚处于文字发展的早期状态,存在着大量的异体字。水文是贵州水族的文字,主要用于宗教内部,是一种尚不成熟的表意文字,也存在着大量的异体字。本文从数量和造字方式两方面对东巴文和水文的异体字进行比较研究,以凸显两种文字的异体字特征,为文字异体字理论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材料。

周祖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说异体字指汉字通常写法之外的一种写法,也称或体,这种字跟通常写法相比较,或在形体上有所不同,或在声旁上有所不同。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称,异体字为彼此意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认为异体字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相同的字,几个字互为异体;另一个是与正体相对而言的,异体与正体只是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相同,尚未整理的异体字取前一个含义,对已整理过的异体字取后一个含义。王力《古代汉语》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即为异体字。综上所述,各家对异体字都有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大体是一致的,即异体字是音义相同而形体结构不同的一组字。

一、形成原因比较

东巴文异体字的产生离不开文字的自身原因。从语言记录方式看,东巴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记意和意音表词方式的普遍存在,使得其在为记录语言而设计相应的字形时,往往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因而产生大量的异体字。从文字符号体态看,东巴文是一种图画性很强的文字,其符号化水平较低,量的规格化程度也不高,而文字的发展一般是趋向于线条化,因此在其符号性增强的道路上,势必产生大量的异体字。东巴文异体字的产生也离不开文字的外部因素。东巴文的造字者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性,在记录语言中的同一个词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符号,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异体字。造字者观察角度的不同或造字形象(联想)的差异对同一东巴文往往会有不同的取象,从而引起异体字的产生。东巴文并非一时的发明,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用者对语言中同一词的记录选择了多种不同的符号,或者对某一文字作了进一步的改造和修饰,因此在文字发展的历时层面也会产生大量的异体字。东巴经书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每页横向书写、上到下分3行这一较固定的书写格式使得东巴人在书写经书时对其中的个别字作加笔或减笔等处理,从而也产生了异体字。不同的东巴人由于受自身的学识、能力、书写风格与审美标准等方面的制约,引起了一部分东巴文异体现象的产生。[1]

水文是一种尚不成熟的表意文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性质决定了水文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大量的异体现象。水文有大量借源字,汉字是水文的主要借源,任意借用汉字、借用不同形体的汉字、对汉字变形加工(如反写、倒写、侧写)、借汉字与自造字复合并用、采用不同的造字方法造字等情况都使水文产生了大量异体字。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东巴文和水文异体字的产生既有文字自身的原因,又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东巴文异体字的产生与东巴密不可分,而水文异体字的产生深受借源字的影响。

二、常用字异体字量化比较

东巴文异体字繁多,方国瑜的《纳西象形文字谱》、李霖灿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木琛的《纳西象形文字》等字典中收录了大量的异体字,东巴经书中异体字更多。由于东巴文经书浩如烟海,遍布各处,不可能对其中异体字进行穷尽性研究,本文的定量研究主要针对东巴文的常用字。《纳西象形文字谱》是编撰较早、收字较多的一部东巴文字典,是东巴文的常用字典。因此,本文对东巴文异体字的定量研究主要依据方国瑜先生的 《纳西象形文字谱》(以下简称《谱》)。本文对水文异体字定量研究主要针对水文的常用字,采用的主要材料是据华东师范大学刘凌的硕士论文《“水书”文字性质探索》一文整理出来的《水文常用字表》[2](以下简称《字表》)。

根据喻邃生先生统计,《谱》收字头1340个,附收字头262个,加起来总字头1602个,其中假借、借形字17个,藏文字、哥巴字5个,字组236个[3],再有字头互为异体的19组,另有5组重出字,减去它们,则《谱》收有效字头为1320个。《谱》标示出“又作”和“或作”异体字种466个,异体字形数652个。异体字种所占整个文字系统的比率是35.3%。异体字数所占整个文字符号系统的比率约33.06%。[4]其中异体最多的为4个,最少的为0个,平均每字有异体0.49个。

根据翟宜疆先生对水文异体字的相关数据统计,《字表》共收录水文883字,总共记录265个词,在理论上水文中每个水语词汇平均有3.33个形体。实际情况中,265个词中独立无异体者有62个,约占23.3%;有异体者203个,约占76.6%。从其883个字来看,有异体字的字的总数为821个,约占字表总字数的92.98%[5]。水文中异体最多的为16个,最少的为0个。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一)在常用字中,水文的异体字数量远远超过东巴文。东巴文异体字数所占整个文字符号系统的比率约33.06%,而水文异体字数约占字表总字数的92.98%,二者相差将近60个百分点。东巴文是具有大量异体字的原始性较强的文字,可见,水文异体字的存在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二)在常用字中,东巴文异体字形体相对水文较少。东巴文异体最多的为4个,最少的为0个,平均每字有异体0.49个。水文异体最多的达16个,最少的为0个,每个水语词汇平均有3.33个形体。东巴文和水文都有无异体的单字,但东巴文的异体形体相对水文要少得多,可见水文异体比东巴文更繁复。

三、造字方式比较

文字结构又称造字法。汉字造字法,自古以来以六书说为正统。民族古文字的研究大多也借用六书说。六书说众说纷纭,本文主要依从喻遂生师根据东巴文结构的自身特点改造的“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借形。

(一)东巴文异体字造字方式

(二)水文异体字造字方式

从造字方式来看,东巴文异体字造字类型主要是“六书”的前四书,而水文异体字的造字类型主要是“六书”的前三书。两种文字的异体字都有“画成其物,随体诘詘”的象形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符构成,共同会和而表示动作、性状等意义的会意字;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而用一种抽象符号来表示的指事字。它们的表意特征说明了两种文字的异体字都具有原始性。东巴文异体字有大量形声字,形声由形符和声符构成,包含有标音成分是形声字最基本的特征。东巴文异体字形声造字法克服了纯粹表意的局限,可见东巴文在文字发展阶段比水文先进。

东巴文和水文异体字的产生既有文字自身的原因,又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东巴文异体字的产生与东巴密不可分,水文异体字的产生深受借源字的影响。东巴文和水文异体字频率皆高,异体字形体皆繁多,东巴文和水文异体字都有象形、指事、会意三种以表意为主的造字方式,这说明东巴文和水文都是一种尚不成熟的原始文字,二者皆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它们的异体都具有很强的原始性。从同组异体字的数量等级来看,东巴文异体最多的有4个,水文异体最多的达16个,可见东巴文和水文同组异体字的数量等级都相当高。这说明东巴文和水文的使用范围是比较小的,这应该是东巴文和水文主要作为宗教内部文字的必然结果。相对东巴文,水文的异体字频率更高、异体字形体更多,可见,水文的异体字存在更大的普遍性,其异体形体更繁复。在造字方式上,东巴文异体字中大量形声字的存在,说明东巴文在文字发展阶段比水文先进。

[1]周斌.东巴文异体字形成原因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刘凌.“水书”文字性质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3]喻遂生.纳西东巴字字和字组的划分及字数的统计[A].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C].巴蜀书社,2003.

[4]邓章应.《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异体字及相关问题[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

[5]翟宜疆.从异体字角度看有关水文的一些问题[J].兰州学刊,2007.

猜你喜欢

东巴文常用字异体字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攘多鬼仪式,人类起源和迁徙的来历经》(东巴文)
论东巴文对称型字组的结构特征及音义功能
关于常用字覆盖率统计算法的研究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
洛克、方国瑜、李霖灿纳西东巴文研究比较
东巴文从音补到注音式形声字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