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2010-08-15焦洁庆

文教资料 2010年8期
关键词:入学新生大学

焦洁庆

(江苏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焦洁庆

(江苏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管理和教育的开端,目的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帮助新生尽快了解、适应新环境,顺利过渡,为四年的大学生活及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然而纵观国内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在教育对象、教育力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都存在认识误区,与其重要程度相背离。因此,要上好大学的第一课,必须加强研究,整合教育力量,合理安排教育时间,完善教育内容体系,丰富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误区对策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指高校为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的新型综合素质人才进行的准备性集中教育,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学生具体特点及发展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入学新生进行教育,帮助其尽快了解、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甚至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的阶段性教育。

作为大学教育的第一课,新生入学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弥补大学新生基础教育阶段素质缺陷的重要手段。它顺应教育发展本身规律,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越来越为各大高校所认可。点击国内各种层次、各个类型高校的学生工作网页,我们均可以看到详尽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涵盖了教育目的、组织架构、时间任务等内容,计划周密、安排紧凑,都力图使新生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方式、最好的效果来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完成人生中的这一次重要转变。然而,纵观各种安排及对教育效果的实际体验,我们也看到现行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案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制约着教育作用的发挥。

一、新生入学教育中的误区分析

1.对教育对象认识的误区,教育缺乏针对性。

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在对被教育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进而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差别的家庭境况和个性特征,使教育对象有着鲜明的特性。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目标、侧重什么样的教育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渠道、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均应从教育对象的特性出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也必须充分重视现代大学生的特性。

然而,传统的高校入学教育却往往忽视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各高校、高校的各个学院在做新生入学教育时,几年甚至几十年来都采用固定的模式,千篇一律地采用说教的手段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等都无法与现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的特性相适应,从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实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初衷。

2.对教育力量整合的误区,教育缺乏全员性。

当代社会存在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基本形态,它们分别从不同时间、渠道,以不同形式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是任何教育最基本的三种力量,同样也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三者整合,才能达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大家只看到学校教育,而忽视对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即使是学校教育,大部分学校也未能充分地开发。除了公认的专职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学生工作人员及部分的专业教师外,高校在入学教育中很少再引进其他教职员工,且注重依靠在校高年级学生及大学新生的自我教育力量。

3.对教育内容涉及的误区,教育缺乏系统性。

系统论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以系统形式普遍存在的物质世界。系统是事物的普遍存在形式和相互联系方式,世上没有无系统的事物,也不存在独立于事物之外的系统,系统论强调了系统要素的整体性。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也是个系统教育工程,应该是由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成体系的内容构成。

遍览国内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内容一般仅涉及对学校情况及历史的认识了解、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识了解、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了解,部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还会涉及一些理想信念教育及心理学教育等,内容片面,不成体系,且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将涵盖的内容讲通讲透,仅仅是走马观花,因此新生所掌握的也仅仅是皮毛。

4.对教育时间安排的误区,教育缺乏延续性。

“国内很多高校的入学教育课,就是一堂大规模的思想政治课,只需一两个小时,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针对国内高校入学教育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确实,从新生入学报到至军训一般间隔1—2天,军训结束后即步入正常的教学环节,因此大部分高校就把这1—2天安排为入学教育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段内,从熟悉校园环境到认识新的老师、同学,从规章制度的灌输到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时间之紧迫、任务之繁重、信息量之广,对刚历经三个多月闲散期的大学新生而言,颇难接受。

考察国外高校入学教育,如澳大利亚的阿德来德大学、昆士兰大学,花两周时间教学生“如何上大学”,而美国的哈佛大学等高校更是安排了四周时间。国内的学者也逐步认识到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对入学教育时间的安排提出了新的见解,如有学者提出入学教育从学生接到通知书那一刻就应开始了,有学者也提出入学教育需要一学期甚至一学年。

无论如何,从教育效果出发考虑,两天左右的入学教育,无法很好地实现帮助新生尽快了解、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的目的,可尝试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通过延续性的教育取得更良好的效果。

5.对教育手段运用的误区,教育缺乏多样性。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

在大部分高校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作为教育内容载体的教育媒体形式单一,口头语言和书面印刷物等传统形式仍占据主要地位。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传统的语言说教方法是教育者的主要教法,被动的接受式成为受教育者主要的学法。这不仅与大学教育的本质相违背,而且不利于更好地开展入学教育。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分析

以上种种误区,导致大学新生的第一课流于形式,效果弱化,与其重要性形成强烈的反差。依据教育规律,结合我国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高校入学教育的经验,我们应积极探索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对策。

1.深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特性,开展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教育。

“90后”大学新生有着较为鲜明的群体特点:一是认知能力强,个人目标相对明确;二是思维能力已趋向成熟,但理性思考仍然欠缺;三是竞争意识强烈,但心理素质偏低,抵抗挫折能力较差。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现实与理想相差很远,因此容易产生失落感。并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自主性都相对较高,自我管理空间加大,一向被安排和照顾周到而缺乏自主和自理能力的新生就不适应,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抑郁及自我否定情绪。二是相较于高中比较简单的人际关系,大学人际交往复杂化、多元化,交往的类型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自我意识强烈膨胀的现代大学生,因生活习惯、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在学习和生活中分歧摩擦颇多,同学关系处理不好,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三是知行脱节,责任意识淡漠。

深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这些特性和问题,掌握教育对象思想及行为的基本规律,从规律的要求出发确定目标,安排内容,选择方式和手段,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才是增强教育针对性,提升教育效果的根本举措。

2.发挥全员育人功能,整合多方教育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课更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员育人”中的“全员”不仅包括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还应包括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对自我的教育与提升:家长积极参与到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中,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搭建起互动的平台,形成联动机制,在孩子的转型期中关注其思想和行为,配合学校帮助孩子适应转变,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社会各部门,尤其是媒体和公众要配合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着重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对大学新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面的影响;高校首先要加强领导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重视,从政策和经费上予以保障,其次再更进一步发挥专业教师和专职学工人员作用,做好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发动其他教职员工,如图书馆工作人员、宿舍管理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等,全方位做好服务育人,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再次,充分挖掘校友、在校高年级优秀学生资源,用切身的经验和体会做好朋辈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新生本人自我教育的力量,从入学初便让其形成自主意识,引导其朝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发展。

3.完善教育内容体系,全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分为适应性教育和养成教育两大模块:

适应性教育是指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的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环境适应教育、生活适应性教育、学习适应教育、人际关系适应教育、心理适应教育。具体内容可涵盖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编写并学习《新生应知应会》、专业思想教育、学习方法教育、安全法制专题教育、心理健康专题教育等。

养成教育是指人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各个方面的教育与养成,是通过教育者持续的有序管理和教育,以及被教育者切身的体验和反复的实践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和培养过程。具体内容可涵盖行为规范教育、军事训练、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就业职业观念教育等。

4.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合理安排新生入学教育时间。

新生入学教育并不是一个可走可不走的形式,必须高度重视,舍得花时间,必须根据入学教育的具体内容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合理安排,体现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具体的延续性要求,从而对大学生施加持续的稳定的影响。

入学教育不仅仅要安排在入学后的前几天,还应贯穿于整个大一学年。入校后的前几天乃至几周非常重要,一些带有告知性的教育需集中安排在这段时间,以便新生能尽快知道自己该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生活;随后便可以专题教育等形式,将新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思想意识等分散地穿插到整个大学一年级,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同时尽可能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来保障入学教育的延伸。

5.丰富教育手段,以多样化的方法提升教育效果。

在入学教育的手段、方法方面,高校不能拘泥于形式,要勇于革新,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除口头教授外,利用好书面印刷制品,将新生需要知道的的有关生活和学习的内容以各种形式的指南印制成册,便于其自学。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媒体,这不仅符合时代的特征,易受现代大学生欢迎,更能节约教育者的精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具体形式上,可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班会等会议活动,军训、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晚会、学术讲座、专业展示、学风讨论等校园文化活动,入学考试、写体会、谈理想等思想活动,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典型解析相结合,阶段教育与深化教育相结合。

摒弃单一的“灌输式”说教法,注重教育中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可尝试将课程、活动与自我学习等方式相结合,开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菜单”,供新生进行自主选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管理和教育良性循环的开始,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研究,走出误区,与时俱进,行之有效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为实现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陈健平.“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24-125.

[2]庆承松,陈发祥.澳大利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6,(3):34-38.

[3]余爱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9-11.

[4]王红霞,刘小平.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131-133.

[5]唐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探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56-58.

[6]祝伟.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探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5):65-67.

[7]孙军.流动儿童教育力量整合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8]米曙娟.论高校学生管理与大学生养成教育[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入学新生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