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网络文化,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2010-08-15郭莉萍

文教资料 2010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教育

郭莉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38)

发展网络文化,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郭莉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3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化日益繁荣。由于网络的自身特点,网络文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年大学生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充分利用好网络文化这个传播平台,是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值得探索的问题。

网络文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一、网络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文化。学术界对网络文化含义的表述和理解有多种。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1]狭义的网络文化则是指“人在网络空间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以‘比特’的形式存在或曾经存在于网络空间的文字作品、图片、画面等”。[2]换言之,“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电脑互联网上进行的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作用于社会文化,进而影响社会成员的文化观念选择和价值取向。主流意识形态通常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它表现为一定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认识、思想、信仰、价值等。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网络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虽具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首先,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主流意识形态亦是,而后者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内在于网络文化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中,即网络文化中必然蕴涵着主流意识形态因素。其次,从网络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受众群体来看,它们都体现出大众性、自主性特征。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渗透性,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理念,因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新构建起新的道德规范和准绳。同时网络文化又具有强大的舆论导向性,不同网络舆论往往又代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导向。最后,从网络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来看,两者又都具有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功能。网络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有着超强的传播功能,主流意识形态则对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它是网络文化产生和更新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网络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在内容上也有很强的关联性,这一点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上得到了充分的说明。我国目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也是网络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理应成为网络文化宣传的主流。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文化,也日渐成为大学生文化的主流,但由于网络的自身特点,它如同一把双刃剑,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对大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造成思想意识混乱。

网络为学生的社会化创造了更为开阔的空间和更为有利的条件,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环境,促使他们关心世界,关注社会,了解和认识自我,从而在社会化过程中趋于成熟和完善。但是网络也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矛盾,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开放性、快捷性等特征,使许多大学生丧失了是非判断力和从善弃恶的选择能力,与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对于他们的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和谐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网络文化的丰富性也极大地导致了网络文化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网络文化基本上是无法控制和过滤的,因为没有检查者,有的只是信息的快捷交流,这种情况极容易诱发大学生的无政府主义、极端民主化和个性化,从而冲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面临很多新的困惑,更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2.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受到网络文化的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为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教育模式,他们希望能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最好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事件发生时的情形,融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因此,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逐渐受到网络文化教育模式的挑战。而且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因为其渊博的知识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尊敬教师,也就自然会信其道。但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学生可以轻易地从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教师如果不注重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就会跟不上学生需求的变化。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的课题,迎接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1.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意识,防范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

当今世界,某些掌握先进互联网技术的西方国家在强行推销其主流意识形态上动用了一切可能的途径和物质力量,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国的头上,凭借其掌控信息传播的技术优势,以各种看似公平的、正当的虚假面目,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幌子,大肆美化和兜售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抢占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活动。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的“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的整个世界”的话言犹在耳。因此,在培育有利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建设的网络文化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网络传播。同时,对于网络文化领域的一切,要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对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鉴定和批判”,及时防范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

2.积极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改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传播方式和手段。

网络给我们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创造了新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和手段。网络传播的迅捷性、大容量性、跨空间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是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和手段的一个创新,众多大学早已利用校园网进行思想教育,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些还创建了专门的思想教育网站,占领了网络阵地。要有效地进行网上思想教育,首先要大力开发信息资源,让主流意识形态的最新理论成果抢占网络阵地,在此基础上,抵制一切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反动信息,遏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入侵。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工作方法,彻底抛弃“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在网上开展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教育活动。同时,要注重双向交流,改变过去“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单向被动教育方式,建立一个速度较快的“反应系统”,使大学生随时能在网站上开展思想交流、讨论,让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做到由内而外的心理认同,真正实现网络文化和现实文化的和谐互进,从而也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真正形成多途径、多形式的立体化新格局。

3.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必须要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网络文化队伍是培育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文化的重要条件。没有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职网络文化队伍,是不可能培育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各高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网络文化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运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并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努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生动形象又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适应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总之,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给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便利、信息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用主流意识形态占领高校文化阵地的意识,提高对网络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主动出击,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服务作出具体规划和统一部署,不断地增加和创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扩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使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中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实现“网内网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格局,以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影响力。因此,可以预料,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拓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局面也必将不断得到拓展。

[1]匡文波.论网络文化[J].图书馆,1999,(2).

[2]李梁.试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J].现代传播,1999,(3).

[3]潘丽华.浅谈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J].时代教育,2007,(6).

[4]房咏梅.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J].文化纵横,2009,(4).

猜你喜欢

大学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