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①

2010-08-15江苏省淮阴工学院时钰

中国商论 2010年4期
关键词:工业化产业结构民营企业

江苏省淮阴工学院 时钰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我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后劲不足的情况,民营企业的投资结构存在诸多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调整不合理的投资结构,使之逐渐合理,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作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一个企业群体,民营企业投资结构问题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也对此进行了探讨。

1 我国民营企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总量中所含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间的比例关系,包括不同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之间、新建项目与原有企业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之间的投资分配比例,以及地区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的投资分配比例关系等。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投资机构方面还存在着以下诸多的问题。

1.1 企业以粗放型投资增长方式运行

党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把工业化和转变增长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然而,目前我国企业投资结构正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如钢铁、水泥等产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增长过猛,增长了80%到一倍以上,而那些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投资却增长缓慢。

1.2 企业的部分行业投资有盲目和过热现象

企业的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现象并没有得到完全遏制。受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上涨的影响,近年来,部分原材料工业和汽车工业投资存在着一哄而上和过热的现象,各类投资主体一哄而上,过度投资,必然在未来几年形成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也会下降,这些项目的投资预期效益也难以得到保证。

1.3 产业结构变动反作用于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对投资结构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协调发展,投资品供应充分、构成合理,能够满足各种投资需求,则会形成合理的投资结构,否则,会影响投资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另外,优化的产业结构是动态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下:

(1)民营企业存在技术结构低级化现象。一直长期存在的传统体制筑成了技术转移壁垒,使国产设备技术消化不了引进的设备技术,以至于大批的中小民营企业投资的技术结构低级化。

(2)企业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下降,与工业化进程相反。就一般规律来说,在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后,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而目前我国的情况却相反。

(3)生产能力存在着短缺与过剩的矛盾。从行业之间看,机械行业生产能力长期过剩,一大批新兴行业也过度扩张。

2 我国民营企业投资结构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民营企业的宏观政策体制不完善

导致企业部分行业投资有盲目过热现象、投资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宏观政策体制不完善。

(1)领域受限,政策缺乏。民营企业投资结构的选择应不违背宏观产业政策的要求,这是因为产业政策通常具有较强烈的倾斜色彩,这不仅表现在政策目标上,也表现在政策手段上。一方面,要确定不同产业的发展与限制目标,另一方面,又要大力运用各种经济、行政、法律、法规等手段,用来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以保证倾斜目标的实现。就产业政策中规定禁止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业和产品来说,民营企业进行投资是根本没有机会的;而限制发展的一些行业和产品,企业即使获得立项机会,往往也会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化进而出现难以为继的状况。

(2)融资渠道狭窄,缺乏市场竞争力。从内部融资渠道看,由于民营企业的股东们比较重视短期利益,因而留在企业的留存收益往往较少,常常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资金需要。从外部融资渠道来看,民营企业要想通过股权融资相当困难,更无法进入发行债券的市场。所以向银行贷款成为其向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而民营企业通常具有规模小、风险大、缺少一定的资产担保的特点,因此想要得到银行等机构的支持很困难。银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业贷款,也会因其高风险而相应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

(3)决策时忽视市场需求导向原则。民营企业经营者不太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导致企业投资决策近视。进行投资决策时通常只以一时的市场销售状况为依据,而忽视长期的需求变化,缺乏战略发展的眼光,而这往往导致民营企业生命周期较短,不易得到长期发展。

2.2 企业投资环境不完善

第一,投资权益保障性低下。大部分民营投资企业在很多方面经常会受到不公平待遇,受到歧视的现象依然客观存在着。 第二,投资领域准入存在问题,造成投资结构不平衡。目前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行业、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业以及国有产权交易领域,民营经济的投资进入很少。第三,为民营企业投资服务的环境还不够完善。具体说来,主要是存在多种限制竞争的条件,缺乏资金支持和企业间的横向联合等相关的政策环境。

2.3 需求结构对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影响

造成产业结构对投资结构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的根本原因是需求结构对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必须保持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比例关系,而社会需求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要保持产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就要求企业投资结构随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2.4 企业投资决策不合理

一是企业分散的投资决策使投资行为短期化。二是发展格局的不断变化,使投资信号产生了不确定性。经济发展格局的不断变化,产生了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消费需求特点,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了,对投资方向的诱导,产生严重失真。三是投资需求的结构呈振荡型变化趋势,使投资此时紧张,彼时很快过剩。

3 解决民营企业投资结构问题的对策

3.1 加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转变

企业由原有的粗放型增长转化为集约型增长的改革必须加快进行。今后应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调整投资结构,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今后调整投资结构的方向应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民营企业要加快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和运输装备制造业,要依托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加快设备自主制造进程。

3.2 制定适合民营企业的投资优惠政策

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应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扶持。如,对利用留存利润进行再投资的民营企业可以实行减免税款等政策,以提高民营企业的对于投资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民营企业要想长期发展首先要靠投资,因此必须刺激中小企业投资。我们还可以借鉴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经验,从政府层面提供财政资金去扶持那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因此,增强对民营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制定适合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资优惠政策,对刺激民营企业投资和发展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3 分析投资环境,引导投资方向

建议政府可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适当开放投资准入领域,让民营投资主体能够在基础设施领域发挥其应有的补充作用,在高科技产业、一般制造业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二,改善投资服务环境。解除那些面向民营企业的不合理的限制竞争条件,给予民营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并促进企业间的横向联合。第三,加大民营企业的投资权益保护力度。应允许民营企业享有与其他市场主体相同的国民待遇,消除不合理的歧视性政策法规和制度,重新确立一套不分所有制的权益保护制度等等。

3.4 加强民营企业的自身建设

要改变目前民营企业的用人制度,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因此,企业应该给财务部门“下放权限”,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发挥财务的重要决策作用。

[1]刘难.民营企业的投资问题探究[J].消费导刊与经济研究,2008.

[2]王平.浅谈企业投资结构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商业经济,2009.

[3]马宁.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中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猜你喜欢

工业化产业结构民营企业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