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会诊疑难精神分裂症 1例

2010-08-15杨俊伟罗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石菖蒲幻觉胸闷

杨俊伟 罗诚

1 案例报告

苏某:男,22岁,云南呈贡农民。因“自语自笑,耳闻人语,疑人害己 4年”于 2008年 10月第三次住院。患者 2004年 6月气无明显诱因出现生活懒散,不出门,无故会自言自语、发笑、疑心重,怀疑村里人用毒药放到水里害他等。2004年和 2007年住院,均诊断精神分裂症。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其堂弟患精神分裂症。体格检查无特殊发现。精神检查:意识清楚、定向力正常,接触被动,引出明显的言语性听幻觉,关系和被害妄想,被控制妄想,思维结构大致可,情感反应平淡,智能正常,部分自知力,能清楚描述自己病程中的异常现象。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前两次住院曾使用奋乃静、舒必利、利培酮、氟哌丁醇等治疗差,均为疗效欠佳自动出院。入院使用利培酮 1~6mg1次/d联合奋乃静4~12mg2次 /d,治疗 20 d疗效不佳,听幻觉无明显减轻,出现椎外系反应。第 20天开始至第 45天改用氯氮平 50~200 mg2次/d治疗,听幻觉仍无明显减轻,患者出现明显的恶心、腹胀、腹痛和便秘,服用番泻叶、果导片、莫沙比利等不能缓解腹痛和便秘。由于副反应不能耐受,第 45天后,应家人要求分两次停用氯氮平,请中西医结合治疗科会诊。会诊检查:意识清楚、能清楚描述自己病程中的异常现象,表情淡漠,时喃喃自语,不思饮食,自诉脑子里有一种无形之物与自己对话,此无形之物有时在胸,感到胸闷,有时在腹,感腹胀难受。有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中医诊断:“癫病”,辨证为痰气郁结。治疗意见:理气解郁,化痰醒神使用加味导痰汤加减,茯苓 15 g、法半夏 15 g、制南星 10 g、枳实 15 g、黄芩 10 g、白术15 g、陈皮 15 g、甘草 5 g、桔梗 10 g、瓜蒌仁 15g、厚朴 10g、柴胡 10 g、酸枣仁 15 g、远志 10 g、石菖蒲 10 g。每日一付,早晚服用。第 7天,患者胸闷腹胀感明显减轻,听幻觉有所减轻,自诉以能够区分正常和异常的声音来源,睡眠改善,坚持原方加减治疗茯苓 15 g、法半夏 15 g、制南星 10g、枳实 15 g、白术15 g、陈皮 15 g、甘草 5 g、瓜蒌仁 15 g、厚朴 10g、柴胡 10g、酸枣仁 15 g、远志 10 g、石菖蒲 10 g。第 14天,患者胸闷腹胀感基本消除,听幻觉大部分缓解,睡眠如常,不再无故怀疑别人,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解除,在家人要求下转门诊治疗 2月症状完全缓解,能参加农业生产。

2 讨论

中医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在西药氯丙嗪发明以前,中医是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西医的普及,以良好的疗效和依从性逐步成为精神疾病的主流方法,但西医无疑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作为一种病因并不完全清晰的疾病种类,目前仍停留在精神疾病的对症治疗上,依靠长期服药和疾病迁延慢性化,无助于整个疾病的长期控制,并将这种理论有意无意的泛化,认为精神疾病就是一种慢性的、不可治愈的疾病,这可能在目前的科学认识水平上是正确的,但这种观点不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认为无法治愈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方法。应该承认以西医学为主流的现代医学在许多方面明显优于中医,尤其是精神医学对于控制基本症状方面西药具有给药方便和疗效迅速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不能认为中医已经没有临床价值。从临床使用情况看,中医对于急性、亚急性精神病仍然有一定的疗效,而且确实具有副作用少和复发频率低的特点,我们在临床上使用屡屡得手。本例患者由于多种西药疗效不佳而且对西药的副反应不能耐受而使用中医治疗,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从痰湿内阻为辨证出发点,取得良好疗效,其治疗的成功也正可以说明中医的生命力。随着现代精神医学的不断成熟,单独中医作为治疗常规确实意义不大,但中医作为针对有中医治意愿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仍有一种很好的选择,对于西医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我们建议积极的尝试中医治疗,部分患者确实能获得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石菖蒲幻觉胸闷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真实的幻觉
我向往石菖蒲 一样的人生
石菖蒲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析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当代艺术家处于自以为是的幻觉中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远方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