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iki与研究性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实现

2010-08-15郑志群

中小学电教 2010年2期
关键词:研究性页面评价

☆ 郑志群 黄 成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一、前言

众所周知,教育评价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实现。当前,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正在大力实施研究性学习,并开展了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重在体验,重在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否科学、准确、完整,对研究性学习的成功开展、学生能否真正得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无论是传统的研究性学习还是基于现有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基础上开展的大量研究性学习实践,虽然也都强调学习的过程评价,但都没有有效的措施、手段来提供支持过程性评价的途径和保障,导致表现过程的资料匮乏,真正能支持过程评价的东西不多,因此并没有真正实现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要真正实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评价,关键在于做好学生在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所有活动记录,甚至学生的思维过程,借助这些详实的过程性记录/数据,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笔者认为在研究性学习平台上引入Wiki这一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研究性学习无法将过程性评价落到实处的问题。

二、什么是Wiki

(一)Wiki定义和概念

Wiki是由Ward Cunningham在1995年开发出来的,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quick)的意思。

Wiki——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为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二)Wiki用途和意义

wiki可以说是一种建站的工具,wiki考虑让更多人参与建设,因此它的语法与HTML相比要容易得多,几乎与普通写字板编辑文字差不多,很容易上手。Wiki最适合做百科全书、知识库、整理某一个领域的知识等知识型站点,几个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人利用Wiki协同工作可以共同写一本书。

另外,还会想到的当然是共笔系统(例如FreeBSD共笔)、读书会、项目开发、写书、翻译、资料整理(例如网站设计资源)、常见问题整理等等,这些本来就非常适合一群人来做。

再次你可以想想怎么样来利用版本控制的功能,例如拿来整理想法(可以时常比对旧版本)、写作业、记上课笔记等等。甚至有人用Wiki写百科全书。

(三)Wiki技术和规范

Wiki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网页。在每个正常显示的页面下面都有一个编辑按钮,点击这个按钮你就可以编辑页面了。有些人要问:任何人都可以编辑?那不是乱套了么?那么为了维持网站的正确性,Wiki在技术上和运行规则上做了一些规范,做到既坚持面向大众公开参与的原则又尽量降低众多参与者带来的风险。这些技术和规范包括:

(1)保留网页每一次更动的版本。即使参与者将整个页面删掉,管理者也会很方便地从纪录中恢复最正确的页面版本。

(2)页面锁定。一些主要页面可以用锁定技术将内容锁定,外人就不可再编辑了(虽然Wiki都有这个功能,但我看到使用它的甚少,这可能跟Wiki倡导的精神相违背吧)。

(3)版本对比。Wiki站点的每个页面都有更新纪录,任意两个版本之间都可以进行对比,Wiki会自动找出他们的差别。

(4)更新描述。你在更新一个页面的时候可以在描述栏中写上几句话,如你更新内容的依据或是跟管理员的对话等。这样,管理员就知道你更新页面的情况。

(5)IP禁止。尽管Wiki倡导“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可参与,但破坏者、恶作剧者总是存在的,wiki有纪录和封存IP的功能,将破坏者的IP纪录下来他就不能在胡作非为了。

(6)Sand Box(沙箱)测试。一般的Wiki都建有一个Sand Box的页面,这个页面就是让初次参与的人先到Sand Box页面做测试,Sand Box与普通页面是一样的,这里你可以任意涂鸦、随意测试。

(7)编辑规则。任何一个开放的Wiki都有一个编辑规则,上面写明大家建设维护Wiki站点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四)Wiki的特点

(1)Wiki使用了简化的语法替代复杂的HTML,加上Web界面的编辑工具,降低内容维护的门槛。

(2)Wiki通过文本数据库或者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版本控制,可以随时找回以前的版本,也可以和以前的版本进行对比,版本控制使多人协作成为可能,又保护了内容不会丢失。

(3)任何信息都可以被任何人修改和删除,页面内容保持了一致性,因为清除垃圾文字、广告是那么的容易,最终剩下的是最有意义的内容;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但是最后剩下的是最好的参与者。

(4)Wiki通过协作精神,实现了快速的信息整合;“Wiki”这个单词本身来自于夏威夷语,就是快速的意思,“WikiWiki”自然就是极快的意思了。

三、研究性学习及其评价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学科、各类学习活动中。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去选择问题,并通过实践去收取资料、信息,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教育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的社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因为在获取信息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计算机互联网使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知识的丰富性、准确性、趣味性,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研究性学习是一个要求综合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为了研究某一问题,学生们可能要上网查询,去图书馆翻阅,还要与人交谈,做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信息时代特色。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其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

其二,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六是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2.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可以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上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研究性学习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一般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要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

四、Wiki如何帮助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

Wiki具有使用方便、有组织、可增长、开放性等特点,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是Wiki的精髓。它具有:

开放——任何一个读者觉得网页信息不完整或不足够,他都能够自行修改。

累进——每一个网页都能连到(引用)任何一页,甚至包含还不存在的网页。

有机——网页的内容跟结构是开放的,随着越多人的编辑而越趋近于完整。

另外,Wiki提供了版本控制、项目锁定、全文检索等强大的功能,使用Wiki的网站往往能够发展成惊人复杂的、拥有大量组织整理过的文件信息,可供特定社群共同来交流分享。Wiki的这些功能,若将其引入研究性学习平台有以下特点。

(1)可以完整地记录下学习者研究过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研究性学习的各项活动,例如:研究主题的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整理、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等。

(2)可以完整地记录学习者的思考过程。基于Wiki的研究性学习平台能真正提供大量的过程性资料、数据、记录,能很清晰地反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其版本控制、项目锁定、全文检索等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师可以轻松获得完整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映思维变化轨迹的详实材料,使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得以真正实现,而不仅仅是结果评价和过去的没有落到实处的沦为空话的过程评价。

五、结束语

Wiki为知识的共创分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协同作业平台,为研究性学习中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天地。当知识进行分享互换时,是分享双方知识的叠加、递增关系,甚至是集思广益碰撞产生火花的突破、创新关系,学生在Wiki提供的跨越时空的得天独厚的分享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的能力得到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在Wiki提供的大量资料中,不仅可以就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可以从学生反复修改资料的学习记录中(Wiki的版本控制功能可提供多达200个前后版本)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和思维的变化发展,这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它使多年来强调的过程性评价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运用和推广Wiki技术,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1]李芫.技术思想对E-Learning应用模式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04,(5).

[2]程锐,黄涛,李汪丽.学校教育的新思路-Wiki初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2).

[3]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余胜泉,林均芬,刘宝艳,张京彬.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J].教育技术通讯,2005,(2).http://www.cnki.com.cn/Journal/A-A1-KJRC-2005-02.htm.

猜你喜欢

研究性页面评价
刷新生活的页面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答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