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壁切口疝26例临床治疗分析及体会

2010-08-15段洪伟丁明玉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疝的腹壁筋膜

段洪伟,丁明玉

(1.山西省平顺县中医院外科,山西平顺 047400;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医务室,北京 100012)

腹壁切口疝是开腹手术常见的病症之一,占腹壁疝的第3位。切口疝易复发,且易引发梗阻,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欧洲疝学会将腹壁切口疝定义为:在临床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或不伴腹壁包块[1]。依据此定义诊断,本院2005~2009年收治2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现将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6例患者,其中,男性 24例,女性 2例;年龄34~68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5年;合并肺结核的3例,糖尿病2例,贫血2例。下腹部切口疝23例,均为纵行切口;上腹部切口疝3例,1例为右肋缘下斜切口,2例为正中切口。根据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稿)”对26例分类,其中<3 cm的小切口疝23例,>5 cm的巨大切口疝3例;

1.2 治疗方法

均采取手术治疗。在积极消除全身因素的基础上,对<3 cm的23例小型切口疝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即经原切口切除瘢痕,沿疝环游离疝囊,切开疝囊进腹游离腹内粘连,修剪疝囊后直接或重叠加强缝合。3例>5 cm的巨大切口疝因腹壁萎缩范围较大,难以无张力缝合,而采用人工合成补片下置技术进行修补,即将网片放置固定在腹膜外腹直肌后鞘的后方,前层减张缝合。

2 结果

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仅1例因补片置入出现局部异物感。术后随访,除2例因心脑血管病死亡外,其余24例患者均未复发。

3 讨论

3.1 腹壁切口疝的病因探讨

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切口感染、切口方式、手术技术及年龄、营养、慢性病等全身因素均与切口疝的发生有关。

3.1.1 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切口疝发生的首要因素[2]。本组26例患者中11例有原手术切口感染史,其中2例曾发生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势必影响切口的牢固愈合,尤其波及到筋膜层,使其感染坏死,难免切口裂开。如果处置不当,以后则多发展为切口疝。为防止其发生,术中必须妥善保护切口,严格无菌操作,切口止血要彻底,以防形成局部血肿。且操作切忌粗暴或大块结扎过多组织。另外还应正确使用电刀,防止过多组织因电灼变性坏死、液化而继发感染。对已污染的切口彻底清洗处理外,术后还要正确使用抗生素。

3.1.2 切口类型 腹部纵行切口可能损伤支配腹壁肌的神经,造成神经营养作用丧失而致腹壁肌废用性萎缩[1]。而且腹壁纵行切口可切断除腹直肌外,腹壁各层肌及筋膜、鞘膜组织的横行纤维。另外下腹部因腹直肌后鞘不完整,切口疝发生概率更高。本组26例患者中,23例发生于下腹部纵行切口。所以术中切口的合理选择(如取横切口),并避免切口过长是预防切口疝发生的重要举措。

3.1.3 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肥胖、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全身创伤(休克)、贫血、维生素C缺乏、黄疸等均能阻碍切口的愈合过程。本组26例患者中,合并肺结核3例,肺心病2例,贫血2例,另外追述病史,有2例患者手术原因为严重创伤。所以,作为外科医生一定要注重围术期的处理,即针对在手术前后存在的影响切口愈合的所有不利因素进行综合的治疗和纠正,而不仅仅是满足于电解质和葡萄糖补充[3]。以期达到患者早日康复目的,从而预防切口疝的发生。

3.1.4 手术操作与缝合材料 粗暴的手术操作,过多的组织游离和结扎,无疑会增加组织损伤、感染的概率,影响切口的愈合。尤其对合并有其他疾病或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所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有牢固树立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理念[5],严格规范操作和无菌(瘤)操作。缝合技术和缝合材料的选择是预防切口疝的重要因素。资料显示,使用可吸收缝线关闭筋膜发生切口疝的相对危险度为0.68,连续缝合发生切口疝的相对危险度为0.73[4]。其次要注意缝针边距、针距的掌握,使切口对合既严密又不过紧张。

3.1.5 其他因素 腹胀、咳嗽、便秘、腹水、呕吐等因素均可由于增加腹内压而影响切口的愈合,必须妥善处理。术后腹带包扎时间应视切口疝的大小而定。要警惕麻醉 (尤其是全麻)、大量输血、冷盐水冲洗腹腔等所致低温对机体各系统代谢、氧供及凝血的不利影响,注意术后保温。另外,术前过早禁饮食易导致低血糖,并增加术中术后补液量,加重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1]。

3.2 腹壁切口疝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治疗最佳方案。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原手术切口瘢痕,修补腹壁缺损,聚拢向两侧撕裂的腹壁肌肉筋膜层,重建腹壁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单纯修补、自体组织筋膜或人工合成网片材料修补以及腹腔镜人工材料修补。对于小型切口疝选择单纯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本组23例行单纯修补,至今无一例复发;对于较大的疝则需要用自体组织筋膜或人工合成材料修补,但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以避免感染、疼痛、异物感等并发症的发生;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住院周期短、并发症相对少等特点。可切除原切口瘢痕、多余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这是腹腔镜手术所不具备的。

总之,只要手术时能够针对切口疝发生原因,努力消除全身和局部的不利因素,合理选择切口,预防切口感染,便可极大地防止腹壁切口疝的发生。根据切口疝的大小,合理的个体化的选择手术方式,并加强术后管理,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1]王新波,朱维铭.腹壁切口疝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1):877-879.

[2]张义才,潘铨.腹壁切口裂开的防止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3):163-164.

[3]李宁.外科新理念:损伤性控制手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28-31.

[4]朱维铭,李宁,黎介寿,等.加速康复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24-26.

猜你喜欢

疝的腹壁筋膜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