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初步探讨

2010-08-15何权敏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根管病历

高 丽,葛 颂,何权敏

(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口腔临床医学毕业生必须全面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一定时间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并且练就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内科医师。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体制的变革等原因,造成医学生实习中操作机会减少,动手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他们所学的知识及掌握的技能不够熟练,尤其是口腔内科临床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医学毕业生可塑性大,是否在毕业后进行培养,培养是否规范化,其结果大不一样。因此,对口腔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口腔临床医学生完成在校教育,进入口腔专科医师前的一个特有的继续教育阶段,它以培训住院医师的临床操作技能为主,是提高口腔内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途径[1]。我院作为口腔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育基地,通过总结近几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并结合本科室临床特点,现就口腔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如下探讨。

1 制定培训计划,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目前,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过分强调高学历,从而使大部分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将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考研准备中,而忽略了临床思维、临床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训练。然而能考上医学硕士继续深造的毕竟是极少一部分人,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仍将面临就业问题,而临床思维能力差,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不扎实,病历书写不规范;与患者沟通能力欠缺等问题则是他们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师来说,进行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对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及临床经验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他们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口腔内科医生的必经阶段。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以能治病为首要培训任务,即能独立进行口腔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根据我科实际情况,将在我科受训的住院医师分为两组,在牙体牙髓科和牙周黏膜科各轮训五个月,全面系统地进行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及口腔黏膜病学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要求受训医生掌握口腔内科各专业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处理原则及操作规范,在受训后期接触并能较熟练地应用本科室的新设备、新材料如机用镍钛器械、佛罗里达探针牙周诊断系统、根管显微镜等。其次应培训住院医师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现在的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培养住院医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处理好医患关系十分重要。对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医师来说,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往往在接诊病人时感觉手忙脚乱,过分紧张,患者对其往往也缺乏信任,不愿选择年轻医师为其诊治,口腔内科疾病诊治具有其特殊性,患者往往因对其不够重视或对疾病不了解而放弃治疗,所以在治疗前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介绍病情、采取的治疗措施、容易出现的并发症、预期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拉近医患双方的距离,缓解紧张气氛并取得患者信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从而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2 加强病历书写的培训

在当今社会,病历不但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详实的资料,更是发生医疗纠纷时法律可以直接采用的证据。因此加强培训受训医师口腔内科病历书写能力,对提高他们的病历书写水平和医疗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住院医师刚参加工作,对病历书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认识不足;对口腔内科病历书写的特点认识不足;采集病史缺乏技巧,临床经验不丰富;法律意识欠缺,医疗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致使病历书写不规范,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病历书写的训练,一是强调病历书写的重要作用,病历不但医疗、教学、科研的宝贵资料,而且也是医院卫生统计信息的来源;在涉及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时,病历是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2],二是加强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和质量监控,我科根据常见病、多发病制定了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及口腔黏膜病临床标准规范病历各一份作为参考,由病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由科室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及副高以上职称组成)针对病历书写中的问题定期举行病历书写规范的专题讲座。并不定期抽查住院医师病历,及时发现问题并与本人沟通、反馈。三是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风险意识,我科定期组织住院医师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并采用本院因病历书写不当而出现的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作为反面教材进行警示,从而提高年轻医师的法律意识。

3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

由于受训医师均为应届毕业生,他们既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知识面局限。而临床工作对知识容纳量及综合分析能力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受训医师的理论培训,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受训医师理论知识培训上,由于他们已经进行了本专业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任务是将他们脑海中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所以我们采用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由带教老师根据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相关临床病例资料的描述,提出问题,要求受训医师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让受训医师带着问题通过图书馆及网络查阅资料,得出患者的正确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需要进一步做的辅助检查及选择的治疗方案,从而导出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并进行讨论汇报,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引导受训医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实际中,激发受训医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受训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明显地提高了学习效果,使其掌握的理论知识更为牢固。在受训医师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方面,我科采用了导师制教育模式,培训导师由我科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导师在接到教学任务后要指导受训医师规范、熟练地掌握口腔内科各亚专业临床操作技能及技巧,对受训人员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全面负责受训医师的临床实践培训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实行导师制可以使住院医师培训能够有序进行,规范住院医师诊疗行为,培养临床逻辑思维能力。

4 建立考核体系 检验培训结果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我科制定了阶段考核和出科考核两种考核方式。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试、临床实践操作及病历书写。①理论考试主要是要求受训医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医师考试,未取得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者,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培训。②进行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时,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我们针对口腔内科各亚专业特点,对一些常规的临床操作进行了规范化,并要求所有医师均按照此规范进行操作,从而使受训医师能尽快熟练掌握常规的临床操作技能,尽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如在根管治疗过程中,进行根管预备前必须首先拍摄X线片以了解髓腔、根管的解剖及钙化程度等,其次需要利用根管长度测量仪确定工作长度,我科为避免根管超填还要求受训医师及实习同学在进行根管充填前必须插入牙胶尖进行示踪。在我科经过1年左右住院医师的培训,规范和统一了病历书写的训练、口腔内科常见技能的培训(如开髓术、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及牙周基础治疗技术)及操作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了受训医师的临床操作技能。

5 加强医德医风的培训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加强医德医风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仅要授之以业,更重要的是授之以德,增强受训医师的职业道德。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教育他们关心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保护病人的隐私,将解除病人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职责所在;最后教育他们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让他们清醒地认识行医的行为准则,知道自己的职责和权力。

[1]林岚,余杨,黄震,等.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1030-1031.

[2]刘力平,牛义军.病历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中国病案,2008,9(8):24-25.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根管病历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