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2010-08-15黄红军

种业导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菌袋平菇多菌灵

黄红军

(平舆县职业教育中心 ,河南 平舆 463400)

1 建造菇棚

栽培棚东西方向,背风向阳,棚宽5 m、长30 m、深0.5 m(距地面),四周用砖垒或用土堆成南低北高的墙,南墙高1 m,北墙高1.5 m(离地面)。每3 m留一个40 cm×40 cm的通气孔(南北墙对应各留一个),棚顶用竹竿架牢,覆盖塑料薄膜,顶部加草帘。投料前3~5 d,棚内灌足水,待水渗后撒一层石灰,用量为1 kg/m2。

2 选择良种

平菇一年四季均能栽培。平舆县一般在每年9月至次年3月栽培,多用中低温型品种。低温型品种,最适宜温度在13~17 ℃之间,如冻菌、P2-2等;中温型品种,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24 ℃,如凤尾菇、紫孢平菇等。

3 原料成分与配比

原料成分和配比有两种:

一种是:新鲜的小麦或玉米秸秆或玉米芯100 kg、麸皮10 kg、尿素0.5 kg、过磷酸钙2 kg、石膏粉2 kg、熟石灰1 kg、多菌灵0.1 kg、水适量,使料的含水量达65%左右为宜。

另一种是:新鲜的豆秸100 kg、麸皮10 kg、复合肥1 kg、石膏粉2 kg、熟石灰1 kg、多菌灵0.1 kg、水适量,使料的含水量达65%左右。

4 制备原料

将曝晒2~3 d后的主料粉碎成糠,再把尿素、复合肥、石灰、多菌灵分别用水化开,泼在料上拌匀。堆成高1 m、宽1 m的垛,轻轻拍实,覆盖薄膜,让料温升至60~70 ℃,2 d后每天翻堆一次,堆制5 d。最后一次翻堆时,调节料内含水量达65%,喷800倍的多菌灵+800倍敌敌畏混合液,用过磷酸钙水和石灰调节培养料的pH值保持6.2~7.0之间。

5 精细装袋

把宽25~30 cm、长55~60 cm的筒形聚乙烯塑料袋,用缝纫机打上微孔,每袋装3层料、4层菌种,接种量以15%~20%为宜,两头的菌种各抓一把料盖住,最后扎好袋口,放入清洁干燥、地面撒一层石灰的发菌室内。接种场所要清洁干净,并用浓石灰水喷洒消毒,避免使用老化菌种,手和盛放菌种的盆用0.1%高锰酸钾水洗干净,菌种掰成蚕豆大小的菌块,集中接在料的边缘,避免料把菌种包起来,菌种随用随处理。

6 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管理关键是掌握好温度。原则是按低温—高温—低温的顺序控制,前5 d内控制温度在17~20 ℃,第5~12 d内控制温度在23~27 ℃,以后若空气湿度过大,应降到15~18 ℃,否则高温高湿容易发生绿霉。在适宜条件下播种后25 d左右菌丝即可发透。

7 菌袋摆放

打开发好的菌袋一端,把塑料袋卷退到10 cm处,不要全部退光,避免出菇时带泥。将菌袋摆放两排,袋距2 cm,排距10 cm,间隙用土填充并灌足水,层间覆土3 cm,依次摆6~8层。顶层盖土5 cm,排间制成凹形给水槽。拉动一下料袋,让其间有一定空隙,以便原基分化。覆土应选用病虫菌较少的耕层30 cm以下的深层土,再掺入0.5%的石灰和适量的草木灰。

8 温湿度管理

菌墙做好后,注意保持湿润,以满足生长对水分的要求。每天通风一次,温度保持在10 ℃为好,但品种间差异较大,在4~22 ℃范围内菌丝都能生长发育。当少数菌袋形成菇蕾时,解开袋口,立即向地面、菌棚的四周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到80%以上。当大量幼蕾出现时,将温度调到14~18 ℃,空气湿度调到85%~95%范围内,适当给散射光、加大昼夜温差、加强通风。

9 及时采收

从现蕾到菌盖平展6~8 d后即可采收。每潮菇采收后,及时清洁料面,收拢袋口,停水3~4 d促使菌丝生长,积累养分。然后补水,并且补充营养液,常用的配方是2%的豆饼水,或0.2%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白糖水结合补水交替使用,可出8~9潮菇,一般每千克培养料可产2 kg鲜平菇。

[1]赵艳,侯笛鸣,等.夏玉米套种平菇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71.

[2]郑琼珊.稻草栽培平菇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2.

[3]王海波,王菁,等.苹果树枝条栽培平菇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5):99.

[4]孙德胜,李爱科,等.林内间作黑木耳—灵芝—平菇周年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02.

[5]王雪梅,李金红,等.平菇袋料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3):42.

猜你喜欢

菌袋平菇多菌灵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平菇种植记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加工过程对柑橘罐头多菌灵残留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