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技术性语言的误译

2010-08-15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机油车子车轮

赵 辉

(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杭州310023)

海明威从小跟随父亲捕鱼、狩猎,因此经历非常丰富。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去了意大利前线,为世界红十字会开救护车。他先后创作了多部作品。童年时期和战场上的经历不仅对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提供素材,而且使他的作品中的语言极具特色,有些语言极具专业性,令很多作家所不及。在《永别了,武器》中,技术性语言主要涉及机械、医疗、枪械,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如果译者没有这方面的经历或不熟悉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与原作共享语境,很难传达海明威的思想。Nida认为:译者应该仰慕原文作者,具有和原文作者同样的文化背景,具有同样或接近原文作者的天赋,把原文描述的欢乐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1],这就意味着译者必须和原作共享语境。下面,笔者就《永别了,武器》4个译本中涉及技术语言的译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参考译文。

1 译文错误分析

由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一书涉及技术性语言范围较宽,故主要就汽车部分从4个译本来讨论译文错误:

例 1 He wiped his hands on his jumpers and grinned.“You have a good time?” The others all grinned too.

“Fine,” I said.“What's the matter with this machine?”

“It's no good.One thing after another.”

“What's the matter now?”

“New rings.”(Hemingway[2]16)

译文1 他在罩衫上揩揩手,露齿而笑。“玩得好吗?”其余的机师都露齿而笑。

“好,”我说。“这车子怎么啦?”

“坏了。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出毛病。”

“现在是什么毛病呢?”

“得换钢环。”(林疑今[3]19)

译文2 他拉起做工穿的宽外衣揩揩手,露齿而笑。“玩得好吗?”其余的机师都露齿而笑。

“好,”我说。“这车子怎么回事?”

“车子质量不好。时常有毛病。”

“现在是什么毛病呢?”

“新的环。”(林疑今[4]11)

译文3 他的笑容有些诡秘,“玩得好吗?”其余的机师都露齿而笑。

“好,”我说。“这车子怎么啦?”

“坏了。总是出毛病。”

“如今是什么毛病呢?”

“新的钢环。”(邹清声[5]10)

译文4 他在工作服上擦了擦手,咧嘴笑了起来,“您假期过得快活吗?”别的机械工也都咧开嘴大笑起来。

“挺好,”我说。“这车子出了什么毛病?”

“没用了。一会儿这儿坏,一会儿那儿坏。”

“这会儿出的是什么毛病?”

“要换新的环。”(汤永宽等[6]14)

例1是男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与机师之间的对话。机械师回答语中的rings指的是汽车发动机的“活塞环”,是套在活塞上的一个零部件,一般由细颗粒铸铁制成。有2个译文译成“钢环”,2个译文译成“环”,都没有正确译出原作的意义。“New rings”这个简短回答,可包含2个含义:1)需要换新的活塞环;2)刚刚换的新活塞环,可能过紧或过松,不太合适。似乎1)和2)都是对的,但是1)比较合理,因为活塞环磨损了以后,会漏气、漏机油。正确的译文应该是“要换活塞环。”

例2 I gave them each a package of cigarettes,Macedonias,loosely packed cigarettes that spilled tobacco and needed to have the ends twisted before you smoked them.Manera lit his lighter and passed it around.The lighter was shaped like a Fiat radiator.(Hemingway[2]38)

译文1 我递给他们每人一包马其顿香烟。烟草装得很松,抽的时候得把烟卷的两头扭紧一下。马内拉打着了他的打火机,挨次递给大家。打火机的形状像是菲亚特牌汽车的引擎冷却器。(林疑今[3]54)

译文2 我每人给他一包马其顿尼亚香烟。烟支装得极松,抽的时候得把烟支的两头绞一下。曼纳拉打亮了他的打火机递给大家,打火机的形状像是飞霞牌的辐射器。(林疑今[4]42)

译文3 我递给他们每人一包马其顿香烟。烟丝很松散,抽的时候得把把烟支的两头先扭紧一下。曼纳拉打着了他的打火机,挨次递给大家。打火机的形状就像是飞霞牌汽车的减热器。(邹清声[5]37)

译文4 我给他们每人一包马其顿尼亚香烟,这种烟卷得很松,烟丝要散落下来,你必须把纸烟两端卷起来才能吸。马内拉用他的打火机点燃了烟,把火机传给大家,打火机的形状像菲亚特汽车上的散热器。(汤永宽等[6]41)

在例2里,多义词radiator指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也称作“水箱”。在这里不能译作“冷却器”“减热器”“辐射器”。Fiat是意大利著名汽车生产厂家,应译作“菲亚特”。译文4正确。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spilled tobacco在译文里都没有体现出来,应该是“烟卷两头还掉烟丝”。

例3 I felt the engine start,felt him climb up into the front seat,felt thebrake come of f and the clutch go in,then we started.(Hemingway[2]49)

译文1 我感觉到引擎启动了,感觉到他爬上了车子的前座,感觉到他拉开了刹车,扳上离合器杆,于是我们走动了。(林疑今[3]69)

译文2 我听到车子在发动,司机爬上了驾驶座位,塞机拉开,接合机塞进去,于是车动了。(林疑今[4]56)

译文3 我感觉到引擎的开动,感觉到他坐上驾驶座位上,感觉到他拉开了煞车,把扳手往前扳,于是我们走动了。(邹清声[5]49)

译文4 我感觉到引擎启动,感觉到他爬上车子坐进前座,感觉到制动器拉开了,离合器踩上了,接着我们就动身了。(汤永宽等[6]54)

例3中,海明威的描写非常专业化,不懂得汽车知识的译者很难和他共享语境。thebrake come of f是指“松开了刹车”,再专业一些,可译作“放开了汽车的制动”;theclutch go in是指松开了离合器踏板,离合器片与发动机接合,动力传递到了车轮。离合器是用脚踏的,译文1的“扳上离合器杆”不合适;译文2、3离原意相去甚远。译文4“踩上了”恰好译反(松开离合器踏板时发动机动力才能传递到车轮)。译成“我感觉到车子的刹车松开了,车子渐渐起步了”比较合适。

例 4 “Take the car out and have the mechanics go over it,” I said.“Change theoil and check the differential.Fill it up and then go some sleep.”(Hemingway[2]136)

译文1 “把车子开出去,叫机工检查一下”,我说。“换一下润滑油,检查一下分速器。装满汽油,然后睡一会儿。”(林疑今[3]207)

译文2 “把车子开出去,叫机师检查一下。”我说。“看看油路,检查一下分速轮。添好了油,你就去睡觉 。”(林疑今[4]177)

译文3 “把车子开出去,让机师检查检查,”我说,“加加油,检查一下差动器。装满了油,然后睡一睡。”(邹清声[5]155)

译文4 “把汽车开走,叫机修工检查一下,”我说。“把油换一换,校正一下分速器,装足汽油,然后睡一会儿觉。”(汤永宽等[6]162)

在例4里,oil指机油(也就是润滑油),汽车行驶数千公里后需要更换机油。Fill it up指加燃油(如汽油、柴油)。differential正确的译法是“差速器”。译成“分速器”“差动器”“分速轮”不够准确。译文2、3显然没有分清是什么油。应该译作:“把机油换一下,检查检查差速器,然后加满汽油”。

例5 “We'll change theoil,grease them,f ill them up,then take them around in front and load up the junk they've left.”(Hemingway[2]137)

译文1 “我们换换油,涂些机油,装满汽油,然后把车子开到前边,把他们留下的破烂装上。”(林疑今[3]208)

译文2 “换油,涂油,添油,把车子开到屋前,把他们留下的东西装进去。”(林疑今[4]117)

译文3 “加加油,涂些机油,装满汽油,然后把车子开到前边,把那些烂东西装到车上去。”(邹清声[5]155)

译文4 “我们要换油,给轮轴上润滑油,加足汽油,然后把车子开到前边去,把他们留下的破烂儿装上车。”(汤永宽[6]162)

在例5里,译文1、2混淆了机油和燃油。原作oil指机油,不是燃油。Grease一词虽有“给……涂油”的意思,但是在这里是指“加黄油”。黄油一种膏状的润滑油脂,不是机油。低速运转部位的轴承是需要加这类油脂的。应该译作“给车换机油、加黄油、加满汽油”。

例 6 “Get me a monkey suit and I'll help you with theoil.”(Hemingway[2]137)

译文1 “给我一套工作服,我帮你加油。”(林疑今[3]208)

译文2 “给我一件工作衣,我帮你添油。”(林疑今[4]177)

译文3 “给我一套工作服,我来帮你加油。”(邹清声[5]155)

译文4 “给我一套制服,我帮你加油。”(汤永宽等[6]163)

在例6里,oil指机油,而不是燃油,应该译作“换(机)油”,不是加或添油。

例7 Now,Aymo's car,in backing so that we might get rid off a blind road,had gotten into the soft earth at the side,and the wheels,spinning,had dug deeper and deeper until the car rested on its differential.(Hemingway[2]146)

译文1 这时艾莫的车子,从一条绝路上打到车时,车身陷入路边的软泥,车轮越打转,就陷入泥土越深,到末了前轮入土,分速箱碰到了地上。(林疑今[3]222)

译文2 当爱谟的车子在一条绝径上打回车时,陷在路边的软土里,车轮越转,陷入泥土越深。(林疑今[4]189)

译文3 现在爱谟的车子,从一条绝路上打到车时,车身陷入路边的软土,车轮越打转,就陷入泥土越深,到末了前轮入土,还能动弹的只剩下差动器了。(邹清声[5]166)

译文4 现在,阿伊莫的车子为了从一条走不通的小路出来,在倒车时陷进了路边的软土里,车轮打转,把软土越挖越深,最后车子搁在了分速器上了。(汤永宽等[6]174)

译文1和译文3与原作差距较大:原文未提到“到末了前轮入土”。差速器位于后桥中部,也就是在两个驱动轮之间(如果是前轮驱动,差速器在前桥中部),但是一般汽车是后轮驱动,车轮打转指后轮。译文3的“还能动弹的只剩下差动器了”完全背离原作。译文2省略了后半句。译文4 differential一词翻译不够准确。这句应该译作“后轮陷在泥里,差速器着地了。”

例8 Then the car was resting on the d if ferential again,and the wheels spun freely in the holes they had dug.(Hemingway[2]147)

译文1 车轮只是越陷越深,车轮又在挖开的窟窿里直打转,分速器又碰到地面了。(林疑今[3]223)

译文2 车轮只是越陷越深,又是象刚才那样子。(林疑今[4]191)

译文3 只是车轮越陷越深。车子又是只靠差动器了,又在挖开的窟窿里车轮直打转。(邹清声[5]168)

译文4 车轮只是在土里挖得更深,这样车身又撂在分速器上了。(汤永宽等[6]177)

译文1和译文4中,differential的翻译不够准确;译文2省略differential一词,译文含糊;译文3完全没有理解原作。应该译成“差速器着地了,车轮在挖开的窟窿里空转。”

2 讨 论

这几年,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物90%以上存在翻译问题[7]。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一书中描述了与汽车相关的情景有近十次之多,但是4个译本基本上都没有翻译正确。有的工程技术人员甚至说一般不看学外语的人译的科技文章,因为表达往往是词不达意,对一些术语的翻译更是让人迷惑[8]。

技术词汇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时也很难在“技术词汇”与“普通词汇”之间画出明显的分界线。Hutchinson和 Waters[9]把英语词汇分成了四大类:结构词汇、通用词汇、次技术词汇和技术词汇。实际上,在翻译涉及技术英语词汇的内容时,难确定词义的词大都是普通词汇和次技术词汇,因为这类词汇词义变化最大。例如 plate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是“盘子”“板子”的意思,然而,该词还有“(电容器)极片”“(电子管)板极”的意思,此外还可以用来表示“电镀”。面对这么多的词义选择,选出原作想表达的词义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以上例举的误译中,问题都是出现在表达技术意义的普通词汇与次技术词汇,例如:ring,oil,radiator和wheel等。

人类在记忆中存有大量认知得来的信息,包括文化、科学等信息(背景知识)。问题的关键是译者如何从自己的认知环境里选出原作想表达的假设,使交际成功。当选中错误的假设时,就可能导致误解[10]。在上述误译例子中,译者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无法与原作共享语境假设,导致词义确定错误。Nida指出:理想的翻译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译前背景知识准备,二是翻译过程。这就意味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参考资料,阅读、研究准备翻译的文本,记录问题。如果有其他译本可以拿来参考,看看问题是如何处理的。译者应该广泛阅读同一作者发表的其他文稿或者其他作者同一主题的文稿[11]。译者要充分做好翻译前的准备工作,了解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才能够给译者建立与要翻译的文本相关的认知模型,这样就可以在相应的语境下确定词义时调用,达到与原作的语境匹配。但是,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翻译文学作品中,如果遇到不理解的技术性词汇或描述,应该及时向相关专家请教,决不可按照自己的理解硬译。也可以把这部分译文转给相关专家指导和指正。这样才能把技术性内容的翻译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3 结 语

翻译技术性语言时,只有懂得原文所描述的原理或现象,才能翻译正确。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熟悉各种各样的技术术语、背景知识。那么,译者在翻译前和翻译过程中,发现自己不能确定词义时,应该翻阅相关版本的译文及相关资料,或向相关人员咨询,使自己尽可能跟上原作思路,保证译文的正确性。

[1] GENTZLER 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HEMINWAY E.A farewell to Arm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2.

[3] HEMINWAY E.永别了,武器[M].林疑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 HEMINWAY E.战地春梦[M].林疑今,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5] HEMINWAY E.永别了,武器[M].邹清声,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

[6] HEMINWAY E.永别了,武器[M].汤永宽,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7] 范武邱.科技翻译研究:困境和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07,20(1):49-52.

[8] 范武邱.科技翻译研究面临转辙的阵痛[J].上海科技翻译,2002(3):8-10.

[9] HUTCHINSON T,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10] GUTT E 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1] NIDA A E.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猜你喜欢

机油车子车轮
车子睡觉的一天
好玩的车轮
车轮圆不圆
机油及空滤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车轮的位置
请注意,奇形怪状的车出没
车轮开启赴爱之旅
修车
衡山客车“烧机油”
详解机油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