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感于隆美尔的“ ”

2010-08-15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国防 2010年2期
关键词:指挥员指挥官战场

■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黄 俊

素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总结出一套独到的作战经验,受到包括巴顿等众多名将的推崇。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指挥员在战场上要“靠前指挥”。隆美尔认为,指挥员应当具备“骑士风度”,在战场上要亲临前线指挥,以大无畏的精神鼓舞军队士气。所以,每次战斗他总是笔直地站在坦克上大声鼓励士兵前进。隆美尔以这种不可思议的指挥方式和勇敢精神,构建了自己胜利的资本,并在多次危险中挽回败局。

在以勇气和体魄取胜的冷兵器时代,统帅确实需要有冲锋陷阵的胆略,但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指挥官更需要具备的才能是在后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然而,隆美尔反其道而行之,几乎是以创造性的方式,摆脱坐镇指挥的固定模式,带领少数参谋人员亲临一线,与前方将士同袍同泽,却多次取得战绩。

从指挥的角度分析可知,不仅仅是勇气造就了隆美尔,这种“靠前指挥”的方式的确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战争的规模越大,指挥的层级越多,指挥的流程也就会越长,命令从指挥官下达到战斗人员自然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而战机却会转瞬即逝,因而行动迟缓的军队必然遭到失败,按照现代指挥理论的解释就是以“快”吃“慢”。此外,指挥官还需要及时了解战场局势,以便在战斗过程中控制军队。而通过下级逐级反映上来的信息,又往往会因为描述不准确影响指挥官的判断。在当时的条件下,隆美尔的“靠前指挥”解决了指挥的时效性和决心的准确性这两大难题,成为赢得胜利的重要砝码。后来,这种指挥方式被西方军队当作经典继承下来,并成为现代分体式指挥的前身。

“缘知此事要躬行”。“靠前指挥”的方式不仅在作战指挥上有积极意义,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说,领导安排布置工作,如果能在把握全局的同时,多抽取点时间到基层和一线走一走、看一看,必将会让工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领导亲临一线,能将指令直接下达给负责工作的人员,可避免层层召集人员、组织开会、传达指令的繁文缛节,能将浪费的时间投入工作中,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其次,领导直接与负责工作的人员交流,能在思想上澄清很多模糊认识,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工作意图,西方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面对面的交流比通过介质的交流要增加50%左右的理解程度;再次,领导亲临一线还能了解自己的意图与现实是否符合,便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偏,可避免“不明情况瞎指挥,不知真相乱批评”的现象。由此可见,“靠前指挥”对我们的工作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指挥员指挥官战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高原砺兵,你当指挥官
C-130:战场多面手
空中指挥官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舰炮射击指挥员指挥决策过程混沌建模与分析*
车来车往
大指挥官 2.0T四驱臻享版
广汽菲克Jeep 指挥官
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