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2010-08-15贾书梅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建设

贾书梅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几年来,社区发展在社会生活和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居民的社区观念普遍增强,社区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多数地区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公共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居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在居民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设和睦的邻里文化,提高居民群众对所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城市社区建设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文化的一般理论问题

(一)社区文化概述

“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由以费孝通为首的燕京大学的学生从community翻译过来的。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来的,他认为,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所以,社区作为一种地域性社会,是连接公民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是微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所指的城市社区组织是指城市中以社区居委会为单元的基层社区组织。我国对于社区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文化即是指“社会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方式,又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社区文化的功能

1.整合功能。提高社区文化整合功能是社区团结稳定的基础。一是对社区居民价值观念的整合作用。在社区文化体系中,不同类型文化形态的存在,使得居民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容易产生矛盾与冲突。这就需要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整合功能,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了解和互动,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形成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致形成某种“社区精神”,促使居民的思想和行动趋于一致。二是对社区居民行为的整合作用。对居民行为的整合主要有硬性整合和软性整合:硬性整合是通过社区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守则等来约束社区居民行为;软性整合,是通过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认识,塑造和引导其行为,真正使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成为一种自律行为。

2.提升功能。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社区凝聚力的加强,而且有助于社区领导结构的建设和广大居民对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不是简单被动地影响居民,而是在居民积极主动参与下的创造性活动。社区的节日庆典,各种文体活动,无疑会给居民创造参与社区建设的机会,强化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社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和活力。人们对商品不仅要求其具有使用价值,还要求商品具有文化内涵,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社区内文化资源一方面要满足本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一方面可以部分通过产业化“以文养文”实现其经济价值。

3.教育功能。社会个体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外,还有社会性自我教育,而后者主要是通过不断向社区传播知识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来实现。社区文化教育不是以说教为主,而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所产生的潜在教育功能,使人们从亲身参与中受到启迪,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社区文化针对社区内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采取形象生动的文化艺术和群众自娱自乐的方式,将健康向上的思想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传授给居民,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培养和提高自我素质。只有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不短推动社区建设向前发展。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较发达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把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文化设施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文化经费保障、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社区文化资源提供、社区人员培训等方面已走在了全国社区文化建设事业的前列。如:北京市西城区实施街道文化设施1121工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上海市积极推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专业化;青岛市实施“文化家园工程”,建好、管好、用好社区文化中心;江苏省连云港市探索多元投入机制,严格规划要求,推进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浙江省台州市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加强社区文化中心设施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资源共建共享等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赢得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

黑龙江省大庆市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中,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着力点。其做法:①坚持自建和共建相结合,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阵地建设。仅大庆市90.85%的社区成立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社区文体活动室、社区办公室、室外活动广场、社区综合服务站面积分别达到736.42平方米、95.69平方米、6 387.67平方米、472.75平方米。②坚持专业与业余相结合,培养社区文化队伍。社区业余文化协会、健身协会、娱乐协会、秧歌队、舞剑队、合唱团、仿古乐队、夕阳红艺术团、木兰扇队、太极拳队等相继建立,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还建立书画之家、盆景之家、收藏之家、音乐之家,开展“书香大庆”、“礼仪大庆”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和艺术家进社区,年均文艺演出1 000余场,参与人数达100余万人次。③广泛开展“我与大庆同赴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全市18个社区(小区)进入全省文明社区(小区)行列,108个社区的比例达到68%。建设大型文化设施43项,共投入资金74亿元。大庆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

可以看出,全国不同地区依据本地经济发展思路开展社区建设,已形成了各自的社区建设及发展模式,促进了当地社区文化的发展。其特点:

1.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传统社区中,文体活动设施普遍缺乏,不能满足社区广大居民日益提高的各种需求。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社区建设的日益重视,不少社区加强了对文体设施的建设。部分社区已经建起了独立的社区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茶馆等各种文化设施,为了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资源,一些社区正积极整合社区内的校园文化、驻区企业文化以及其他类型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2.社区文体队伍已基本形成。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无不需要社区文艺人员的组织和参与。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社区基本形成了以政府的文化和体育部门为领导,其他文艺活动者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队伍。此外,还有一大批热心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志愿者,他们发挥特长、挖掘潜力,建立各种协会(如书法协会、老年人健身协会)等文化活动组织,为社区文化建设献策出力。

3.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人们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既有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同时又在社区内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的组织机构,共同抓社区文化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工作,指导协调社区宣传、教育、科普、体育、文化、娱乐等文化工作,不断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因此,我国从发达经济地区到较落后经济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已从最初的以大秧歌为主的普及活动发展到健身操、腰鼓舞、街舞、时装表演、歌舞合唱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活动;从单纯的唱唱跳跳的娱乐型向融教育、学习、爱好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型的转变,不仅丰富活跃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挥了凝聚人气、激励上进、振奋精神的作用。各类主题的大型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不仅体现了干群同乐的氛围,而且为社会各界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发挥作用的平台。特别是政府与企业、社区与企业联手开办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各项文化活动,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有效地宣传了企业,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政府高度重视和组织引导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条件?

发达国家早期的社区发展带有较强的自发性质,随着社区地位在应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挑战中作用的日益提升,政府应高度重视社区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的发展,有关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推动社区建设,但是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职责定位还不够清晰,有的地方政府包揽过多,有的则支持指导不到位。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首先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建设和谐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的高度,增强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在规划发展、制度建设、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和完善监督等方面真正承担起政府引导和扶持的责任。

(二)搞好社区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制定其发展的战略原则: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出发,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为助手,注重文化体制的不断创新,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真正将文化产业作为社区建设的新的增长点。此外,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募集社会资金,依靠社会力量办社区事务。很多企业有打造品牌、拓展客户的需求,社区居民往往就是这些企业潜在的客户,社区可以凭借自己拥有的潜在客户资源,和企业联合举办一些社区文化活动。既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提高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品位,又实现了社区与企业的共赢。

(二)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随着公共文化事业日益扩展,现有文化人才队伍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做好社区文化工作,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可以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办法对从事社区文化服务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挑选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承担起社区文化活动的任务,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

(三)建立社区文化建设专项经费

政府在对文化事业专项经费中,要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专门用于社区文化建设,并且每年要有一定比例的递增。同时,该项经费要重点保证群艺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的活动经费,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兴办的基层文体机构能够实现工作重心的下移到基层、到社区。目前政府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完全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文化建设的需求,因此要建立多种形式、多渠道的投资体系来逐渐增加资金来源,搞好社区文化建设。①政府适当投资,建设一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除了已有的文化体育设施外,还可建设各类培训学校,培训班和文化活动场所。②采取市场运作方式,搞好社区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达到“以文养文”的目的。③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家投资经营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必要时政府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对其经营的有偿服务项目的税收给予适当的减免。④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捐赠,将这笔资金连同社区文化产业的部分盈利,以及部分有偿服务的资金集中起来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保证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

总之,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要以社区的居民为主体,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路径,选择适宜本社区特点的活动项目,挖掘社区内的文化资源形成本社区的文化特色,真正实现文化事业的进步与繁荣。

[1]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叶辛2006-2007:上海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吴军.浅析我国的社会文化建设[J].三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4]殷小青.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

[5]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大繁荣[N].中国文化报,2009-06-02.

[6]精神文明建设[K].黑龙江省年鉴,2009.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建设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