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学图书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初探

2010-08-15苏艳颜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新课改

苏艳颜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广州 510450)

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资源中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新形势,面对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尤其是新知识、新技术带来的信息存储及利用技术等方面的革新,为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要转变理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在这个海量的信息世界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创新与挑战。

科学技术发展主要表现为数字化,给图书馆服务对象带来行为的变迁,而数字信息成为信息存储与利用的趋势与常态。如读者的阅读习惯、检索与利用手段、应用范围等都冲击着传统的图书馆,图书馆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阅读背景下多元化阅读带来的阅读习惯的变化。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开展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文字媒体中,互联网阅读率已达36.5%,而图书阅读率仅为34.7%(比2005年降低了14%)。网络阅读首次超过了图书阅读!“阅读趋势正呈现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三大特点,传统图书阅读率下降已不可避免,网络阅读的兴起不可逆转。北京大学博导王余光认为:“网络改变了一代人的阅读习惯,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实,无论阅读哪种媒体,都要面临内容选择的问题。利弊关键在人,而不在工具。面对信息的海量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更多更快地获得信息,人们的深度阅读减少,浏览式的浅阅读增加。这些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我们如何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读者行为研究,如何适应阅读习惯网络化的变化,具体到中学图书馆,我们应当如何吸引学生到图书馆来,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网络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就如何共生。

(二)信息存储技术发展对传统信息载体的冲击。我们都知道,在古登堡设计真正的印刷术之前,文字的传播是手工抄写者完成的。因此,书籍是个极罕见极珍贵的。15世纪的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就因保有910册藏书而闻名欧洲。到了现在,不少读书人的个人藏书就足以睥睨法国国王。而到了信息日益数字化的今天,随着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宽带与越来越大容量的移动设备的技术不断创新,另一方面通过传统馆藏资源大量数字化与大量原生数字资源的产生而形成的数字资源,相信不久的将来,也许只需一片小小的芯片或者无片不在的网络,即可囊括古往今来所有不同的人类种族文化信息。这必然给传统的图书馆事业带来极巨大的冲击,例如我们的信息载体与信息检索利用手段的变化,甚至图书馆的办馆形式都必然要发生变化,短期具体到中学图书馆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收藏的信息资源不光是传统的纸质图书,还要收藏有特色(最好是本校特色)的数字资源,还有各种存储形式的信息资源。

(三)泛在计算和云计算对图书馆功能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泛在计算和云计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种不可见的但又无处不在的计算技术不用依赖于任何形式的人工设备,具有超大规模、允许数据多副本容错的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通用性高并且可以按需提供服务,同时又极其廉价。那么就给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了功能上的巨大冲击,我们在信息资源的存储与利用方面如何给读者提供合乎他们需要的服务,具体到中学图书馆,我们就要思考学校图书馆应如何定位,中学图书馆的功能进行怎样的规划等问题。

(四)如火如荼如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图书馆办馆理念、业务内容、服务方式、馆员素质等各方面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应该说,新课改给中学图书馆带来了利好的条件,中学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都有了较大提高,中学图书馆要努力把握机遇,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和教育职能,假如不主动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动态置若罔闻,就很容易在这股改革的洪流中日益边缘化,与发展的大好机会失之交臂。

二、面对挑战,我们的对策是与时俱进,提升自我价值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在图书馆办馆理念、功能设置、业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等不断开拓创新,打造新期的图书馆形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书香校园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转变理念,提高核心竞争力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我们的办馆理念要与时俱进。在学校工作中要积极关注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动向,对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手段新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等都要有所了解,中小学图书馆老师普遍存在工作比较琐碎的情况,大量日常杂务就占去了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如果不关注不断改革的课标、教材尤其是教学理念的新动态,就很容易让自己的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边缘化,变得可有可无,一定要时刻留意教学一线的最新发展,才能为师生提供更切实的服务。

(二)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重新规划中学图书馆的功能。

1、除了根据新课改的需要改良馆藏结构外,还要有意识地收藏有学校特色的数字信息资源,积极主动搜集有利于教学的信息资料,例如各科组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资料,可以是购买的光盘,也可以是教师们自己创造的课件、教学录像等资料,尤其是学校领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一些“灰色”资源,把图书馆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中心,师生们才乐于经常使用。

2、关注教育教学的新动向,使用公告栏或校园网等网站的留言板等媒介,为师生们推荐有利于学习的资源数据库,其中包括期刊网、教学资源网、远程教育学习等资源平台,我们的任务是根据师生的需要进行遴选和使用管理,并在师生们使用过程中主动关注他们的反馈信息,不断更新,使图书馆成为师生们喜闻乐见的可依赖的有用信息来源。

3、在图书馆的建设上注意人性化设计,发挥图书馆深厚的人文底蕴,把图书馆打造成课堂教学以外的一个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同时又不同于以前所讲的“第二课堂”,它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中学图书馆是老师们进行阅读课,学生进行延伸阅读的最好场所。利用图书馆资源及人文方面的优势,开办“读书会”、阅读推广等活动,真正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

4、中学图书馆要善于把握“新课改”的机遇,这是改变图书馆命运的一个新机遇和新挑战,主动配合,找准图书馆与“新课改”的最佳契合点,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改革中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人本位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源中心,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图书馆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文献保障。在这轮新课改中,学校图书馆不再是单一地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读的场所,它更是学校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图书馆作为专门从事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存储、开发、传播和利用的文献信息中心,应该成为中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首先我们要构建适合新课程的高质量的馆藏文献。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参与有关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当前教改的热点和动态、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从而在采购时充分考虑文献的时效性、针对性。另我们可以在扩充原有的书刊阅览室的情况下,建设利用好电子阅览室,使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空间能最大可能地得到扩充。同时还可以适当组建网络信息咨询室,增添扫描仪、视频输入输出、语音录入、卫星电视接收等设备,使师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快速便捷地获得各种多媒体信息,为他们的学习、研究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和帮助。

5、在学习氛围的营造上图书馆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因为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和谐思想一向是图书馆所秉承的思想之一,另外,它在鼓励人们自由阅读、独立思考的重要人文思想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图书馆理应成为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我们要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感受获取知识的喜悦,获得独立思考的力量。图书馆独特的学习氛围,在校园中卓尔不凡的独立姿态,一定能把越来越多的学子吸引到她的怀抱中来。

[1]张乃懿;中学图书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年01期.

[2]赵治宇;中学图书馆应对新课程改革策略初探;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年12期.

[3]王盾,王琛,梅瑞峰;构建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以中小型专业图书馆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4]邓尧伟;读者需求的WEB搜集技术探讨;2003年03期.

猜你喜欢

新课程中学新课改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