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冰雪文化礼赞(五十七)——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朝鲜族

2010-08-15龚强

黑龙江史志 2010年22期
关键词:朝鲜族农历黑龙江

龚强

黑龙江冰雪文化礼赞(五十七)
——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朝鲜族

龚强

八、朝鲜族的节庆娱乐

节庆 朝鲜族的民间节日有“岁首”(元日)、“上元”(元宵节)、“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寒食”(清明)、“燃灯节”(农历四月初八)、“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洗头日”(农历六月十五日)、“秋夕”(中秋)、“重九”(农历九月初九)和“八关”、“冬至”等。其中,元日、上元、寒食、端午、秋夕为朝鲜族人民的五大节日。此外还有3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的周岁生日,“回甲节”(60 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后两个喜庆日,都要摆上丰盛的宴席,盛装的老人高兴地接受儿女子孙和邻里的道贺,大家载歌载舞以示庆祝。

元日:是朝鲜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除了丰富的年时食品,男的要喝特制的屠苏酒,以求“除邪长生”,并举行拔河、射箭、打石战、跳板、放风筝及猜谜等游艺活动,往往通宵达旦。

上元节:上元节是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人们要先到祖坟送灯,然后在堂内烯“属”灯,院内挂天灯、院门两旁挂壁灯,还要到河里放灯船。这一天还要吃药饭、五谷饭,喝聪耳酒。药饭以江米、蜂蜜为基本原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五种做的“五合饭”代替。以盼望当年身体健康、五谷丰登。上元节有许多游戏,过去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火炬战,即赛火,看谁的火炬最亮,燃的时间最长。车战,是比谁的车结实。所有娱乐活动,全村人都来参加。围观者敲鼓助威,热闹异常。取胜者唱歌、跳舞,欢庆胜利。晚上,大家举着火炬上东山高处迎圆月,谁当年有福,谁就能望见初升圆月。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踏桥意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返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共次数必须与自己的岁数相等,以求祈福禳灾。

寒食:这一天要上坟添土,修整有倒塌的坟墓。

端午:家家要做艾糕、蒸饼、小豆包等食品,还要喝菖蒲水、饮益母汁、吃端午饼。女子要用菖蒲水洗脸、洗头。还进行摔跤、荡秋千等体育比赛,演出各种民族歌舞。

秋夕:即中秋,亦称“嘉俳节”、“嘉优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上坟扫墓除草、祭祀祖先,并举行射箭比赛等各种民间游艺活动。

朝鲜族春节: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欢乐的歌声,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婴儿生日节:即婴儿周岁生日节。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祝福的话。这个过程人们叫做婴儿受生日席桌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像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洗头节: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饮酒唱歌,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回婚节: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0周年纪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如果亲生子女或孙子孙女中有死亡者,则不能举行回婚节。因此,谁家能举办回婚节,是一种很大的荣耀,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一对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相互搀扶着入席,大家频频举杯祝福,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热闹隆重。

六一节:“六一”节是国际儿童节,但在延边已演化成新的全民节日。在延边,人们把“六一”儿童节当成一项重大的爱幼活动。“六一”这一天,往往万人空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进行游园活动。

娱乐 朝鲜族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传统体育项目有男子摔跤、妇女荡秋千、跳板以及足球、拔河、象棋等。足球是朝鲜族最喜爱和擅长的体育活动。井字棋和田字棋是朝鲜族民间传统棋类游艺。农乐戏是与农事活动相关的民间游戏,由农乐舞、农乐戏、农乐歌三部分组成,多在节庆日进行,十分欢快、热闹。野火戏也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广为朝鲜族青少年喜爱,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晚进行。这一天还进行踏铜桥游戏,盛装的几十名妇女按年龄排序列队,边歌边行,并挑选出一名美丽少女走过其他人搭成的“人桥”,围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场面热烈动人。

跳板:朝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黑龙江等东北朝鲜族聚居区。这种活动一般在元宵、端午和中秋节举行。参加者多为女子,比赛进行时以2~4人为一组,分别站在一块长约5米的跷跷板两端,它有“抽线”和“表演”两种。“抽线”是在跷跷板两端各放置一团线,抽出线头系于比赛者的脚踝上,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比赛者弹跳时所抽出的线的长度、高度来判定胜负。“表演”则有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两种,主要根据比赛者的跳动动作难度和姿势进行评分。

荡秋千:也叫“打秋千”,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尤其受到妇女们的喜爱,并经常进行该项目的比赛。比赛时评定优胜者有几种方法:一种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树上的树叶或花朵为目标,用脚碰到或咬掉树叶(花朵)者为胜;一种是在踏板底下挂一根长绳,测量秋千荡起的高度,高者为胜;还有一种是在秋千架前方竖两根树杆,杆上横拉一根系有铃铛的绳子,荡秋千者以碰铃次数多少决定胜负。

摔跤:朝鲜族具有悠久的摔跤历史。延边自治州素有“摔跤之乡”之称。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方摔跤手云集在一起,一决高下,争夺锦标,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给优胜者。比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服装,右腿上扎一束白色的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裁判一声令下,双方同时立起,斗智斗勇,一比高低,经过多局较量,决出胜者。获胜者带着胜利的喜悦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铁连极:朝鲜族武术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武术套路以器械为主,其中“铁连极”为著名器械。铁连极类似我国传统武术的大梢子。在一根齐肩高的棍端,有一圆环,环上套连着三根并列成放射状的短节,长度尺余,舞动起来双手握棍,风格勇猛,控制范围大,有砸、抡、扫、缠、盖、架、格等技法,配合多种身形,异常精彩。

顶瓮竞走:朝鲜族传统体育活动。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孩子从小就练就了这一功夫,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顶瓮竞走一般是在劳动之余举行,参加者均为女子。比赛开始前,参加者先头顶一盛有10斤水的瓦瓮,站在出发线上,裁判员发令后,即快步疾走,每次赛程为100米或200米。走时,以瓦瓮不倒,水不溅出为原则,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智慧勤劳的朝鲜族人民用他们的双手,在东北大地开拓荒野,修筑河坝,引水灌溉,种植水稻。每年农历的三四月间,男女老幼,起早贪黑,打着赤脚,光着脊梁,在早春冰冷的水田里,挥锹舞镐,修筑水渠,打池埂子,翻地耙平,深翻细耕,育种插秧。他们还采摘人参(以后才是人工栽培人参),在村边地头种植黄烟等经济作物。劳动之余,他们或钻研,或学习,或娱乐,或休息……,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民风,创造了朝鲜族文化,丰富了黑龙江冰雪文化,为黑龙江的地域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黑龙江这块辽阔而肥沃的黑土地上,生活着十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繁衍于斯,活动于斯,创造于斯,传承于斯,谱写着一部漫长而悠远的文化史诗,著述着一部少数民族的鸿篇巨著,描绘着一部丰实而厚重的黑龙江流域文明画卷。

世居于此的十个少数民族,在黑龙江大地上不仅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更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文明。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广袤大地,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以其厚重的积淀升华成黑龙江冰雪文化,承载了黑龙江的地域文明。她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在黑龙江流域的典型剪影和浓缩的精华。(完)

猜你喜欢

朝鲜族农历黑龙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闰的故事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传统的重建:现行朝鲜族婚礼的人类学解读
KORE A TOWN
羡慕等
过 年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