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改变游戏规则后的得与失

2010-08-15曹淑忠

体育师友 2010年4期
关键词:游戏规则老鹰小鸡

□ 曹淑忠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占据了课堂的重要角色,体育教师经常用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强化运动技能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游戏具有灵活性,简单来说主要在于规则的动态性,不同的游戏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在不改变它特殊的功能基础上来改变游戏规则,可带给学生不同的运动体验。

在杂志上或者网络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老游戏新做法或者是对某某游戏改进的文章,笔者对这些游戏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在体育课上不断的尝试实践,实践之后感触颇深。不同规则下的游戏确实有不同的感受。那么,改变了游戏的规则其是否还具有价值呢?它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下面就以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两个游戏为例进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从两个常用游戏说起

迎面接力与老鹰捉小鸡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两个游戏,尤其是水平一的学生更是乐此不疲,相信每个老师都经常应用,因为它们的规则简单,组织也简单,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教学效果又好,深受老师与学生的喜爱。

游戏一:迎面接力

迎面接力最原始的游戏规则就不再赘述了。在水平一的教学时发现,由于受学生的年龄特点所限制,运用原始的规则做该游戏时,学生往往因管不住自己或者对规则意识不强而抢跑造成违反规则,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对规则做了两种修改。第一种修改方案:在每组的起跑线前放一个小呼啦圈,迎面跑来的甲生跳进预先放好的小呼啦圈内,与准备出发的乙生进行交接,交接的方法是先各自双手击掌一次,然后再双手与对方对击,然后乙方可出发。第二种修改方案:采用“绕尾法”解决抢跑问题。迎面跑来的甲生手持接力棒,在到达待出发的乙生面前时不能进行交接棒,而是继续向前跑进,绕过本组所有同伴,再从队尾折回跑到队伍最前面与待出发的乙生交接棒。

游戏二:老鹰捉小鸡

从“老鹰捉小鸡”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游戏更突出“老鹰捉”,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在组织学生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总有一种“一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大家的痛苦之上”的感觉。于是,笔者根据首因效应原理从游戏名字上入手,对这个游戏进行了改进,通过改变游戏名称来决定游戏的意义。游戏名字一:小鸡智斗老鹰,这就突出了小鸡的主体地位,从感觉上让小鸡神气起来,通过名字中的“智斗”,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游戏中,小鸡拼命抵抗,甚至有小鸡不惜运用滚爬动作积极斗老鹰。游戏名字二:鸡妈妈护小鸡,这里突出了鸡妈妈的主体地位,鸡妈妈的责任感得到了提升,游戏中,鸡妈妈不断用自己的翅膀抵挡老鹰,并时时提醒鸡宝宝“跟我跑”。

二、改变游戏规则后的得与失

从以上两个游戏案例来看,游戏一“迎面接力”对规则做了很明显的改变,而游戏二“老鹰捉小鸡”只是对游戏的名字作了修改,虽然从游戏的过程来看规则没有变化,但是通过名字的改变,已经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改变,他们的主体地位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被动变为主动,游戏的意义则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游戏规则改变后的得与失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作以下的分析。

1.得

(1)有效扼制学生的违规现象。在游戏一中,笔者对游戏规则作了两个修改。第一种修改方案,规则的修改其实是在故意延长交接时间,在乙生跑之前做几个击掌作为附带动作,有了这几个附带动作,学生就不会因急于跑出而违反规则。而第二个修改方案,让甲生从后面折回交棒,乙生为了能接到甲的接力棒而不能再和往常一样急于抢跑,因为抢跑并不能给他带来利益。

(2)增加游戏的激烈程度。游戏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在于它存在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下,调动了学生求胜心里,所以游戏规则变换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让游戏做起来更有“味”。例如,在游戏二老鹰捉小鸡中名称改为“小鸡智斗老鹰”,这样,小鸡在游戏中占多数,把小鸡放到主体上来,就相当于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小鸡因共同对付一只老鹰而跃跃欲试。不光这一游戏如此,很多游戏都可以通过改变规则来增强游戏的激烈程度,如击鼓传花,通常情况下是一只花,而为了使游戏更激烈,在后面再加一只花来追前面的花,场面之激烈可想而知。

(3)从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戏,把游戏做得更细。笔者在教学时也经常把游戏的规则进行处理,如在上述迎面接力中,让学生自己击掌后再与同伴击掌其实就是一个规则由简到复杂的过程,目的是把游戏做细,让学生形成一个对游戏规则的意识,之后可以把规则还原,即由复杂变简单。这样通过规则的变换,让学生在以后的游戏中不再犯规。

(4)激发学生对游戏的思考。取得制胜的关键还要看哪一队在游戏中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而在迎面接力游戏第二个修改方案中,当甲生经过队伍折回时,才会意识到,要想跑的最短,就要让所有同学缩短前后距离,甚至拥抱在一起,于是同学们相互提醒来尽量缩短距离,这就是一个思考与反思的过程。这样游戏秩序也好了,学生都在为本队的同伴加油,气氛也好了。

(5)让学生感觉到不同规则下的游戏带给他们不同的乐趣。通常,那些复杂的游戏,由于组织难,用的器材也多,容易占用学生的时间而耽误学习运动技能,这样的游戏教师很少用。而最实用的、易于操作的游戏却受到老师们的推崇。而简单实用型的游戏用多了又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游戏规则进行加工,让游戏常换常新,这样,学生有一种新鲜的感觉,乐于去体会在不同规则下不同的体验。

2.失

有得必有失,这是一个辩证的规律,游戏规则的变换,给学生带来益处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1)对学生的不信任现象。如在迎面接力中为了防止学生的抢跑而采用了绕尾法,这一做法实际上是老师想当然地让游戏更公平,给学生加了一道多余的枷锁,目的是限制学生的自由,这种公平是建立在“让学生做更多的无用功”的基础之上,这是一种对学生不信任的表现,强制学生去做改变后的做法,这样老师省事了,学生却“费事”了。

(2)改变了游戏的本意。每个游戏都有最主要的用途,比如迎面接力,主要是提高学生奔跑能力,游戏的最主要部分就是学生跑这一段过程。但是,改变规则用绕尾法以后,不光让学生跑,还要让学生绕到队尾,这样游戏的“重心”发生了变化,把一部分时间消耗在“绕尾”上,让游戏的主次不分了。

(3)淡化了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也是一种诚信教育。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让孩子们从小做起。在游戏时,对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非常重要,这一问题不容回避,游戏规则即使很难让学生去自觉遵守,也努力去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而不是用另一种手段有意避开对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迎面接力中的绕尾法就是对通过绕尾这一方式去刻意剥夺了对学生规则意识的教育。

总之,游戏规则的改变带给学生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老师在进行游戏规则的加工时一定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使游戏更体现它的价值,让学生更受益,不可以牺牲学生的学习为代价而盲目地改变游戏规则。

猜你喜欢

游戏规则老鹰小鸡
老鹰的“对手”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
游戏规则
游泳
小鸡不见啦
趣味数独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