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形态及不同粗纤维水平日粮对1~50日龄鸵鸟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0-08-09王金利石芳萍任战军刘恭峰

饲料工业 2010年20期
关键词:全价雏鸟颗粒饲料

王金利 石芳萍 任战军 阮 鹏 刘恭峰

鸵鸟为单胃草食禽类,其喙可以咬断牧草和其它植物(崔保维,1999),其消化道总长约为体长的20倍,盲肠发达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强(贾康盛,2003),鸵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结肠。Cooper等(2004a)的研究表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发酵可提供生长鸟代谢能需要的76%。我国草地资源丰富,可以很好地发展鸵鸟养殖。1992年,我国首次引入鸵鸟并作为经济动物饲养,在近20年的发展中已初具规模,但由于鸵鸟日粮一直是以精料+青绿饲料为主,而青绿饲料的运输、储存和饲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日粮形态使鸵鸟的饲养很难达到集约化程度。全价颗粒饲料作为一种饲粮加工和动物营养原理集成的手段早已成功应用于肉鸡、蛋鸡及肉鸭等家禽的规模化生产中,所以能否以全价颗粒饲料替代精料+青绿饲料饲喂鸵鸟值得研究。

鸵鸟作为草食禽类,粗纤维水平成为其营养研究的重点,并且有研究表明,粗纤维不足或过高都会引起鸵鸟的健康问题。目前鸵鸟雏鸟全价饲粮的粗纤维水平并没有统一标准。Jensen等(1992)认为,雏鸟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应该不超过10%。谭本杰(2001)认为,3月龄以下的鸵鸟日粮的粗纤维含量不宜超过8%。由此可见,鸵鸟雏鸟日粮的粗纤维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本试验旨在比较精料+青绿料日粮与全价颗粒日粮对1~50日龄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同时确定鸵鸟颗粒饲料适宜的粗纤维水平。为鸵鸟雏鸟全价颗粒饲料的配制和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09年7月~2009年9月,试验地点在陕西英考鸵鸟股份有限公司饲养场。

1.2 试验动物

由陕西英考鸵鸟股份公司提供160只1~50日龄健康雏鸟为试验动物,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设4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每重复10只鸵鸟。

1.3 试验日粮

在鸵鸟玉米-杂粕型日粮中,分别配合不同比例苜蓿制备成颗粒料,共构成4种试验日粮,见表1。对照组饲喂精料(粗纤维5%)+苜蓿青草;处理1、2、3组饲喂含苜蓿草粉的全价颗粒饲料,其粗纤维分别为4%、5%和6%。

1.4 试验管理

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的鸵鸟都实行自由采食的喂养方式,并给以充足的清洁饮水,试验期共50 d。每天按重复记录采食量和饮水量,每隔5 d对鸵鸟称重;每天记录试验各处理鸵鸟的健康状况及死亡数量等。

表1 饲粮组成

1.5 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水平用0.05表示。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日粮对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结果表明,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的对照组雏鸟各日龄段体重显著高于饲喂全价颗粒料形态日粮的各处理(P<0.05),以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饲喂雏鸟每千克增重需要的饲料成本为2.72元,3个不同纤维水平全价颗粒饲料饲喂雏鸟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在3.50~3.71元之间;不同粗纤维水平颗粒饲料的处理鸵鸟的采食量、体增重及饲料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不同处理对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日粮对鸵鸟健康状况的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处理组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

从表3可以看出,以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饲喂的对照组在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雏鸟死亡,全价颗粒料的3个处理组鸵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其中处理2组的死亡率最高。雏鸟死亡的时间主要在30日龄以前。

3 讨论

3.1 不同形态日粮的饲喂结果

3.1.1 不同形态的日粮对雏鸟生产性能的影响

鸵鸟是草食动物,在0~8周日粮中保证必须提供高质量牧草,否则会影响鸵鸟的健康(Jong等,1994)。从生长性能看,本试验中以精料+青料形态日粮饲喂的雏鸟优于饲喂全价颗粒料的雏鸟。分析可能原因为:①本试验中对照处理虽然精料采食量低于各单独饲喂颗粒料处理,但对照处理采食大量的青饲,使其营养物质绝对摄入量高于各试验处理,所以对照组的雏鸟生长速度高于其它处理的雏鸟;②苜蓿青草在制成苜蓿草粉的过程中会有部分营养元素流失,可能会使3个试验组雏鸟的某些营养素缺乏,并且青绿苜蓿柔软多汁更易被雏鸟消化吸收(Jong等,1994);③根据Cooper等(1994)的研究表明,鸵鸟的野外生活习性使得其采食时有对绿色的偏好性。Bubier等(1996)也有类似的研究报道。所以苜蓿青草也促使了对照组雏鸟的采食量相对较高,从而促进了生长。

3.1.2 不同形态的日粮对雏鸟健康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仅饲喂颗粒料的处理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卵黄吸收不全、粪干便秘、肠道阻塞、胃积沙等消化疾病。出壳后,雏鸟对水的需要比对饲料的需要更迫切,因为雏鸟可依靠残留软黄囊的营养物质利用7~10 d(Shanawany 等,1996),青绿饲粮的食入可促进肠道的发育和蠕动,从而提高了肠道机能及卵黄通过卵黄蒂进入肠道的排空速度(Cooper等,2004b),更有利于雏鸟获得营养物质。消化疾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没有青绿饲粮的刺激,肠道蠕动能力因此受到限制造成的。雏鸟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完全采食有一定硬度的颗粒料加重了消化负担,从而造成肠道阻塞引起死亡。

从本试验的结果表明,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的效果优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这说明苜蓿青草对雏鸟的生长和健康都有积极的作用,但并不能单纯的说明鸵鸟雏鸟不适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这与鸵鸟营养需要的研究不成熟有很大的关系。与此同时,鸵鸟雏鸟的颗粒料的大小、色泽、硬度、口感的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3.2 不同粗纤维水平全价颗粒料的饲喂结果

3.2.1 不同粗纤维水平全价颗粒饲料对雏鸟生产性能的影响

鸵鸟在50日龄前十二指肠发育不完善(Cooper等,2004c),生产中保证日粮中适当粗纤维水平可促进肠道发育。目前关于鸵鸟雏鸟日粮中粗纤维水平还没有明确。本试验的全价颗粒饲料采用3个不同粗纤维水平,分别是4%、5%和6%。结果表明,以3种全价颗粒饲料饲喂的各处理的生产性能都没有显著的差异,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为:①本试验采用的3个粗纤维水平接近对雏鸟的生产性能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②3个处理的代谢能水平一致,并且3个处理的采食量也没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各处理间摄入的能量大致相同,从而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认为在粗纤维水平差异较小的情况下,鸵鸟雏鸟的生产性能在加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摄入量。

3.2.2 不同粗纤维水平的全价颗粒饲料对雏鸟健康的影响

3个处理组饲喂3种粗纤维水平的全价颗粒饲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雏鸟健康问题,并且导致了死亡。处理 1、2、3组的死亡率分别为 2.5%、15.0%、5.0%。粗纤维水平4%和5%的处理都出现了粪干便秘导致的雏鸟死亡,粗纤维水平6%的处理没有出现便秘引起的死亡,因此,可以推断粗纤维水平过低会引起雏鸟的便秘死亡,雏鸟日粮粗纤维水平不宜低于6%。

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雏鸟摄入能量接近使得饲喂颗粒料处理鸵鸟的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与此同时,能量摄入相同时,粗纤维水平与鸵鸟的健康密切相关,粗纤维水平过低会引起消化性疾病。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鸵鸟雏鸟的饲喂中应该给以一定的青绿饲料作为补充,这有利于雏鸟的生长和健康;鸵鸟雏鸟颗粒饲料中的粗纤维过低会造成雏鸟的便秘,试验结果表明,雏鸟颗粒料粗纤维水平不宜低于6%。

11篇,刊略,需者可函索)

猜你喜欢

全价雏鸟颗粒饲料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48亩白鲢增产10000多斤!这款全价生物渔肥成为渔民创收的秘密武器
超10亿!从大水面到精养池,市场容量巨大,全价生物渔肥为何能成为“核武器”?
铁路儿童票划分将告别“单一标准”
Task 1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被“捧杀”的雏鸟
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好处多
全价饲料喂猪六注意
快速检测方法在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