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层浅埋区域铁路隧道瓦斯探测分析

2010-08-06闫常赫

铁道勘察 2010年4期
关键词:砂岩瓦斯钻孔

闫常赫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国家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地处华北地区南部,西起晋中南地区,东至山东日照港口,形成了“西煤东运”的能源运输动脉,先后穿越吕梁山、太岳山、太行山及沂蒙山,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其中太岳山区域,走向近南北,山势陡峭,高程2 000~2 500 m,地质条件主要为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含煤线,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煤地层,具良好的生气条件。且该区域断层及褶皱较发育,部分位置岩体破碎,易于瓦斯储存。开展瓦斯探测的工作对铁路线路方案制定、隧道施工安全和今后的运营安全影响较大。

1 太岳山隧道区域主要地质条件分析

太岳山走向近南北,西翼以霍山大断裂与盆地相接,山势陡峻;东翼为单面山,山势低缓。太岳山顶高程2 000~2 500 m,相对高差1 000~1 500 m。岩性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刘家沟组紫红色、淡紫红色中—厚层状细—中粒钙质、钙铁质胶结长石石英砂岩;上古生界二叠系石千峰组底层为一套干旱气候的广阔湖相沉积,厚100 m左右,多数地区除底部砂岩呈黄绿色活部分黄绿色外其余为紫红色;上统石盒子组杂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及黄绿色、紫红色砂质页岩交互组成;下统上石盒子组长石杂砂岩、长石石英杂砂岩、砂质页岩等各种岩性交互组成;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具紫红色斑团黄绿色页岩,下部为灰白色、黄绿色厚层状砂岩灰色页岩,山西组黄绿色和灰色页岩;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炭质页岩,局部泥质灰岩。

其中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含煤线,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均为含煤地层,具良好的生气条件。太岳山隧道进口段和洞身段穿越含煤线地层,在路肩下36~110 m下伏含煤地层。据古县、安泽煤矿瓦斯鉴定资料,瓦斯绝对涌出量0.31~4.68 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2.19~8.36 m3/t。CK387~CK398,CK387~CK398为太岳山坳缘翘起带,岩层陡倾,断层发育,岩体破碎,瓦斯易于富集,CK387~CK420为宽缓的郭道-安泽近南北向复式背斜,瓦斯易于储存。

2 施工工艺流程

太岳山隧道TYYSZ-2深孔,地处太岳山(安泽县境内),位于初测线路左侧20.7 m,地面高程1 074.2 m,设计钻孔深度300 m。该处为断层f岳12的断层影响带,推测断层带物质主要为压碎岩,为瓦斯富集区域。考虑经济因素,充分发挥一孔多用的功效,本孔钻探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岩性特征、断层位置、基岩含水量,并进行工程综合测井(包括电阻率、自然伽玛、岩石密度、井径、井温、声波及地震测),同时进行瓦斯探测等分析,根据钻探目的制定了成孔流程图,成孔及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成孔及实验过程流程

3 气测录设备及其原理

3.1 红外气测录设备工作原理

红外气体分析是利用被测气体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而实现气体分析。它基于待分析组分的浓度不同,吸收的辐射能不同。剩下的辐射能使得检测器里的温度升高不同,动片薄膜两边所受的压力不同,从而产生一个电容检测器的电信号。当对应某一气体特征吸收波长的光波通过被测气体时,其强度将明显减弱,强度衰减程度与该气体体积分数有关。根据对透射光强度的测试,可确定被测气体的体积分数,其基本原理及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红外感应气测原理图示

3.2 气测录设备工作流程

SLXL-3小型录井仪整机由五部分组成,即气体分析单元、计算机系统、防爆接口箱、传感器和信号传输线。其中气体分析单元为该仪器的核心部分,完成烃类气体的净化处理、干燥吸入和百分浓度含量的检测及数据处理和显示,同时为防爆接口箱提供 +5 V和 +24 V工作电源。计算机系统完成烃类气体浓度信号和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存储和远程传输。防爆接口箱是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数据传输中间单元。仪器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工作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脱气机尽可能靠近钻孔,如图4所示,以在钻孔流上来的泥浆中提取气体样本,经处理后气体通过气泵导入气体分析单元,经信号转变之后传入计算机系统,如图5所示。

图4 气体采集器

图5 气体分析设备

4 勘察结果分析

4.1 岩芯状况分析

该钻孔位于断层f岳12的断层影响带上,岩性主要为Q3al+pl黄土和上石盒子组三段(P2S3)和二段(P2S2)的砂岩夹泥岩或泥质页岩,其中泥岩占总岩芯长度的30%。受断裂带影响,多数砂岩岩芯较破碎(如图6所示),泥岩及泥质页岩取芯时相对完整,但风化很快(如图7所示)。其中砂岩主要为青灰色、灰白色、浅黄色,中粗粒结构,少部分为细粒结构,以长石、石英为主,多数较破碎,垂直及斜交裂隙发育,未充填。砂岩中破碎占总数的30%,较破碎的占50%,较完整的占20%。泥岩和泥质页岩主要为深灰色、紫红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部分略带砂感,斜交裂隙发育,部分表面光滑。

图6 破碎的砂岩

图7 风化的泥岩

4.2 瓦斯含量和岩性特征的关系

不同特征的岩层中瓦斯含量不同,测试的岩层含气量对应关系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较完整的岩层里面瓦斯浓度较低,较破碎的岩层中易于瓦斯储存。泥岩中瓦斯浓度较低,砂岩中瓦斯浓度偏高,岩层破碎、裂隙发育的砂岩中有利于瓦斯气体的贮存。破碎的岩体厚度越大越有利于瓦斯气体的存储,破碎岩体偏薄时,不利于瓦斯浓度的提高。在改探测孔中,总体瓦斯成分以重烃为主,较厚的破碎砂岩中较利于轻烃的存储,此时轻烃成为瓦斯气体的主要成分。较厚的破碎泥岩中较利于重烃浓度的提高,重烃容易贮存在破碎的泥岩之中。

图8 岩性特征含气量对应

4.3 烃含量随深度变化规律

在气测录过程中,气测设备会随着钻孔深度的不断加深,每米分析一次气体中的瓦斯含量,轻烃、重烃和全烃的浓度随钻孔深度的变化如图9所示。从图9中可以看出,重烃含量随钻孔深度的变化不大,只是在局部变化明显,主要集中在厚度较大的破碎带中。轻烃在多数位置含量较低,只是在局部含量较大,成为瓦斯的主要成分,主要集中在厚度较大且破碎的中粗粒结构的砂岩中,其最小含量为0,最大含量约为0.15%。总瓦斯浓度随轻烃含量的变化明显,随重烃含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4.4 含气段异常状况分析

从气测录井来看,该井气测显示共5层,如表1所示。该气测录孔深度共300 m,从基岩处开始对瓦斯浓度进行监测,总共气测录采集深度276 m。含气层总厚度为9 m,均位于粗粒结构、中粒结构且比较破碎的砂岩中,占总监测深度的3.3%,最大瓦斯浓度为0.164%,位于钻孔的225~227 m深度处,该处主要为破碎的中粒结构砂岩。

图9 轻烃、重烃、全烃含量随深度变化

5 误差分析

考虑到勘察的经济因素,该孔结合了岩芯钻孔、综合测井、气测录井和抽水试验于一体,对该线路经过的f岳12断层影响带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勘察分析,取得了理想的勘察成果。但是由于该孔不是专门的气测录孔,对气测录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为准确探明该区域的岩层特征,为保证有较高的岩芯采取率,对单次进尺有一定的要求,而频繁的提钻使得内外气体不断交换,导致所检测到的瓦斯气体浓度偏低。

(2)该气测录孔是在泥浆中抽取一定量的气体进行瓦斯含量分析,泥浆在从钻孔底部上升到顶部需要一定的时间,尽管进行了时间迟到修正,但难免修正不太准确,导致岩芯状态和气测录结果的对应上有一定的偏差。

(3)该气测录措施采用的是间接测试,并非直接检测岩层裂隙中的气体,泥浆对气体的吸收量和泥浆对瓦斯气体的吸收率直接影响了测试结果,使得所检测的瓦斯气体浓度偏低。

表1 异常瓦斯含气段分析

6 结论

以山西中南部铁路太岳山隧道勘察项目为依托,在分析了该区域地质条件的前提下,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对其瓦斯含量进行探测分析,分析了岩层特性及瓦斯含量及主要成份的对应关系,解释了含气量随钻孔深度不断变化的规律,并针对整个勘察过程,分析了可能存在的误差影响因素。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较破碎的砂质岩层易于瓦斯气体的贮存,且随着破碎带厚度的增加,越利于瓦斯气体的聚集,完整的砂岩和泥岩区域不易于瓦斯气体的储存。

(2)经探测分析,该气测录孔有3个含气层和2个可疑含气层,总含气层厚度9 m,占总监测深度的3.3%,最大瓦斯浓度为0.16%,对隧道方案制定、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该孔为一孔多用,对瓦斯气体检测较为理想,但由于瓦斯有流动运移特性,随各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在地层中的分布不均一,因此单一钻孔勘测不足以说明问题,需要在详细查明的地质构造基础上进行详细勘测。为保证勘测方案合理和施工及运营的安全,需要深度探测瓦斯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1]张 卫,王 印,周发举,等.SLXL-3型红外气体检测录井仪[J].录井工程,2006(12)

[2]佘明军,贾世亮,韩学岩,等.红外光气测录井技术应用研究[J].录井工程,2007(6)

[3]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地路院.太岳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北京: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2009

[4]张 雷,尹王保,董 磊,等.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的红外瓦斯传感器的实验[J].煤炭学报,2006(8)

[5]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山西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6]张 帆,张立萍.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砂岩瓦斯钻孔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砂岩:黏结在一起的沙子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贺兰口砂岩吸水率的研究
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技术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