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12 232张门急诊处方分析

2010-08-06何菊英夏培元陈勇川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药剂科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重庆市400038

中国药房 2010年1期
关键词:青霉素不合理处方

龙 爽,何菊英,夏培元,陈勇川(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药剂科/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重庆市 400038)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新药种类的逐年增多,临床用药日趋复杂,多药合用屡见不鲜,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损失。我院为一所三甲医院,非常重视合理用药。为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我院于2006年1月开始进行门急诊处方分析,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并将处方审核的结果在全院公布,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现就我院2007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的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7年6月门急诊处方,共12 232张。对处方的用法、用量、合并用药等情况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及药品说明书相关要求进行系统分类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物使用情况

审查的12 232张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2 637张,占21.56%;含注射液处方1 456张,占11.90%。经统计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569张,占总处方的4.65%,其中类型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给药、溶媒使用不当、药理拮抗、处方用药时间过长,具体情况见表1。另外对使用药品品种数及对应处方数进行了统计,其中1张处方中使用1种药品的处方有3 388张,占27.70%;使用2种药品的处方有3 685张,占30.13%;使用3~5种药品的处方有4 799张,占39.23%;使用5种以上药品的处方有360张,占2.94%,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不合理用药类型Tab 1 Style of irrational drug use

表2 药品品种数及对应处方数统计Tab 2 Amount of drug category and relevant prescriptions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我院2007年1月~2007年6月审核的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为2 637张,占总处方的21.56%,使用频率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含单一抗菌药物的处方为1 354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51.35%,二联及以上的处方为1 28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8.65%,具体情况见表3、图1。

3 讨论

在本次审查的处方中,分别从用药时间、给药方式、药物联用、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讨论如下。

表3 含抗菌药物处方概况Tab 3 Information of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s

图1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排序情况Fig 1 Category order of antibiotics

3.1 用药时间

在本次审查的12 232张处方中,有74张处方用药时间过长,占总审查处方数的0.60%,虽然比率较小,但也应该引起重视。有些药品需要长期在医师的观察下服用,处方中一种药品用药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患者及时到医院随访。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但服用该药有出血的风险,用药期间应监测凝血时间,降低出血危险。由于华法林钠片需要长期服用,医师在处方该药时一般常在1年以上,患者对医药知识匮乏,不了解其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又不能及时到医院复诊评价疗效,以致使用该药的危险性升高。建议医师在处方该药时注明随访时间(如3月随访1次),以便降低患者使用该药的危险性,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给药方式

静脉给药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其导致的过敏反应也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热原反应、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等。在本次审查的12 232张处方中,含注射液的处方有1 456张,占总审查处方数的11.9%。静脉给药应该在医师和护士的严密观察下进行,更适合住院患者的治疗方式,对于门诊患者来说,静脉给药不仅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也不方便,还有可能降低其依从性。在门诊就诊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和观察的是少数,多数患者更适合在院外进行长期有效的药物治疗,口服给药的使用、携带方便,更适合门诊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故提倡能口服给药的门诊患者尽量不用静脉给药的治疗方法,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3.3 药物联用

根据表2可知,本次审查的处方构成在性别上没有差别。3种及3种以上药品联用占总审查处方数量的42.17%,其中不包含一人多方的联合用药情况,联合用药品种越多,势必会增加不合理用药的机会。如:(1)重复用药:同种类,治疗效果类似的药品出现在同一张处方中(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联用,两者都为14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1]);(2)联用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地高辛和硝苯地平联用有可能会使地高辛的肾清除率降低,血药浓度增加,引起洋地黄中毒,导致心律失常。

3.4 抗菌药物使用

本次审查的处方中,还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溶媒使用不当、药理拮抗及高起点用药等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3.4.1 用法用量不合理。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β-内酰胺类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针对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此类抗菌药物无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原则是将用药间隔时间缩短,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一般3~4个半衰期用药1次,每日用药总量分3~4次给药。如青霉素G,半衰期只有30 min,1日用1次根本无法达到有效抗菌浓度,反而容易引起耐药菌生长。但在审查的处方中,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使用1日1次的频率较高。

3.4.2 重复用药。抗菌药物联用应有一定的指征。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且门急诊因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因此医师常将多种抗菌药物联用,以期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如:奥硝唑+甲硝唑。奥硝唑与甲硝唑均为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且均对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虽在一张处方中应用的剂型不一样,但因其极易引起细菌耐药性产生,不必同时应用。

3.4.3 溶媒使用不当。据报道[2],青霉素类不宜与葡萄糖注射液(pH 3.2~5.5)配伍,因该类抗菌药物在pH<4的条件下分解较快,甚至有沉淀生成,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效价降低,故选用生理盐水为溶媒稳定性较好。

3.4.4 药理拮抗。在审查的处方中存在3种情况:一是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传统观点认为,这2种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属配伍禁忌,如头孢克洛+罗红霉素,前者是繁殖期杀菌剂,后者是繁殖期抑菌剂,两药合用可降低前者的效价,因此应避免合用。二是作用部位类同。罗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均为速效抑菌剂,从药理作用看两药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但由于两药均竞争性结合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细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生化环节,因而产生拮抗作用,故两药不宜合用[3]。三是抗菌药物与活菌制剂合用[4]。如青霉素与金双歧合用。金双歧的主要成分为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等,属革兰阳性菌,无致病性,皆为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主要用于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及抗菌药物无效的腹泻、便秘。其对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很敏感,所以2药合用时青霉素可杀死金双歧中的有益菌,故二者宜分开服用,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达到治疗目的。

3.4.5 高起点应用抗菌药物。根据图1可知,头孢类和喹诺酮类使用频率较高,在审查的处方中,抗感染首选第3代头孢菌素和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较多。本部分因较难了解患者当时的病情,不能判断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但此种情况不可忽略,应该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的注意。

总之,在药物选择和使用中,医师应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及理论为基础,根据法定的药品信息资料,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避免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药师应提高对不合格处方的判断能力,依《处方管理办法》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对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严把处方审查关,并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加大对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让我院的合理用药更加完善。

[1]胡应伦.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溶媒的选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8):508.

[2]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2.

[3]李 端主编.药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3.

[4]赵 兴.我院2004年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4(10):888.

猜你喜欢

青霉素不合理处方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更 正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