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1 7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0-08-06高杰彭巍缪丽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苏州市215006

中国药房 2010年38期
关键词:喹诺酮中成药类药物

高杰,彭巍,缪丽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苏州市215006)

我院于2004年5月正式加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并且建立了由临床医护人员及药师共同组成的ADR监测组织,对全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为掌握我院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本文对我院收集到的1 785例ADR报告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5月1日~2009年12月31日的ADR报告表,根据报告表填写的要求进行筛选,共得到符合要求的报告1 785份,并经江苏省ADR监测中心评估认定,通过全国ADR监测网络在线呈报系统上报至ADR监测中心。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上述病例按患者性别与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1 785例ADR中,男性873例(48.91%),女性912例(51.09%);年龄5~96岁,平均年龄(49.7±18.1)岁,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合并用药者275例(15.41%),单一用药者1 510例(84.59%);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208例(11.65%),无过敏史者1 094例(61.29%),过敏史不详者483例(27.06%);一般的ADR 1 672例(93.67%),严重的ADR 79例(4.43%),国内未见报道的ADR 34例(1.90%)。

表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sex and age inADR cases

2.2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例数及其构成比

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分类方法,将所收集的1 785例ADR报告所涉及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表3。

表2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例数及其构成比Tab 2 Category and case number of ADR-inducing drugs and its constituent ratios

2.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

1 785例ADR中,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见表4(由于1份ADR报告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故总计例数>1 785例)。

2.4 严重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药品与转归

1 785例ADR中,严重ADR 79例,严重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药品与转归见表5。

2.5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1 785例ADR中,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6。

3 讨论

在1 785例ADR中,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951例,占总例数的53.28%。老年患者易发生ADR,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选用合理的药物、相应的剂量,做到个体化给药,并在给药过程中加强监护。

表3 引起ADR的抗微生物药种类、例数及其构成比Tab 3 Category and case number of ADR-inducing antimicrobials and its constituent ratios

由表2可以看出,由抗微生物药所引起的ADR共860例,占总例数的48.18%,居各类药物首位。在抗微生物药所致的ADR中,以喹诺酮类最多,共274例,占总例数的31.86%,其次是头孢菌素类。胃肠道刺激是喹诺酮类典型的ADR;皮肤过敏反应则和药品光毒性及自身敏感性有关,人们已从其结构上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引发光毒性的分子机制[1,2],晚上使用可降低其光毒性[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中要求,必须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加强管理。

调查中发现,由中成药引起的ADR共228例,占总例数的12.77%,居第2位,其中,中药注射剂有64例。但引起ADR的中成药品种共93种,占总种数的22.91%,居首位,可见中成药ADR的漏报率比较高。近年来,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ADR报道层出不穷,其质量标准,尤其是注射剂中的微粒控制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

由表4可以看出,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绝大部分ADR的表现是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患者主诉可知的,而需临床检验发现的ADR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ADR的漏报率,提示应加强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临床检验,以及时发现ADR。

表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Tab 4 Organ and systems involved inADR 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表5 严重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药品与转归Tab 5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severeADR cases,related drugs and outcomes ofADR cases

表6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Tab 6 Distribution of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nvolved in ADR

ADR发生程度以轻度为主,重度较少。多数治愈或好转,少数留有后遗症。在79例严重ADR中,有3例死亡。另有过敏性休克及严重皮肤损害,主要原因是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2例由氨基糖苷类引起的肾功能异常都是停药后才发生的,因此使用该类药物时甚至是停药后,定期监测肾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加替沙星甚至其它喹诺酮类药物[5](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都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特别是加替沙星应该禁用于糖尿病患者。经过血药浓度监测发现,他克莫司引起的癫痫是由于其血药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引起了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在1 785例ADR中,以静脉滴注和推注给药的有1 180例,占总例数的66.11%,而且由其引起的静脉炎有83例,可见静脉给药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更易引发ADR。诱发ADR的因素除了注射剂的内在因素外,还与药物配制、药物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注速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应该尽量采用口服给药,特别是对于预防性使用抗微生物药及门诊抗感染用药患者。

医务工作者在临床用药时,尤其是应用抗微生物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目的。此外,还应向患者讲解合理的用药方法,宣讲ADR知识,最大限度地避免ADR的发生。

[1] Belvedere A,Bosca F,Catalfo A,et al.TypeⅡguanine oxidation photoinduced by the antibacterial fluoroquinolone rufloxacin in isolated DNA and in 2’-deoxyguanosine[J].Chem Res Toxicol,2002,15(9):1 142.

[2] Ravanat JL,Douki T,Cadet J.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UV radiation on DNA and its components[J].J Photochem Photobiol B,2001,63(1~3):88.

[3] Lowe NJ,Fakouhi TD,Stern RS,et al.Photoreactions with a fluoroquinolone antimicrobial:evening versus morning dosing[J].Clin Pharmacol,1994,56(5):587.

[4] 管 玫,陈泽莲,潘晓鸥,等.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7):428.

[5] 黄玉斌.警惕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血糖异常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房,2006,17(22):1 728.

猜你喜欢

喹诺酮中成药类药物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治疗失眠常用中成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