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津市九龙公园九龙阁设计心得

2010-07-17田艳平刘国佐

山西建筑 2010年13期
关键词:斗拱古建九龙

田艳平 刘国佐

1 项目概述

河津市九龙公园兴建于2005年,占地900亩,位于河津市龙门大道尽端的山岗上,是一座以生态景观绿色园林为主题的市民休闲公园。九龙阁位于九龙公园东南隅的半山腰上,建设用地面积3 593.4 m2,地势开阔,周围林木葱郁,环境清幽。九龙阁建筑面积1 644.34 m2,塔身9层,通高48 m,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富于韵律,富于层次,气势雄浑,远眺古韵悠然,意喻悠长。不仅是九龙公园轮廓线的制高点,也是九龙公园的标志性景点。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九龙阁对于展示河津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见图1)。

2 设计宗旨

项目设计宗旨:承载地方文化——别具一格的清式九面塔。

九龙阁名字的由来缘于河津市新城西北紫金山麓九峰之中有名的九龙庙(玄武庙),九龙庙是明初所建,而九峰山状若龙,俗称九龙头,又因岗头遍岭青松翠柏,紫韵清幽,远在清乾隆前就有“卧龙岗”之称。九龙公园以生态景观绿色为主题,园内到处郁郁葱葱,环境优美。九龙阁建设场地处于半山腰上,是九龙公园的视觉焦点,也是九龙公园轮廓线的制高点。

九龙阁形制设计为一座清式阁楼式塔,在传承我国传统古塔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体现我国传统清式建筑玲珑精美的魅力与奇巧。同时结合主题寻求新的变化,阁如其名,既实现古建神韵,又立足地方文化,采用平面九面,立面9层,1层回廊的9颗柱子环绕9条大龙,其独特的建筑形象,不仅承载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印记,保持鲜明的地方个性色彩,有别于其他风景名胜区新建、复建的塔式仿古建筑,又保留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图腾,寓意“龙之脉”,体现与大地息息相生、与中国古哲学“天人合一”的意境,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独特的内在气质和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人与环境共生”“人与天地共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

建筑立面浓墨重彩,古色古香,华丽壮美。成为中国传统阁楼式塔中别树一帜的九面塔。

3 工程设计难点介绍

难点一:建筑尺度把握与建筑工艺设计。

在做九龙阁这个项目之前,我们开始深入研究传统木构阁楼式塔的结构比例,包括屋架举折,角部屋檐的冲出,翼角反翘。斗拱出挑的跳数以及斗拱大小与建筑体量的关系,以求实现纯粹的清式古建风格。九龙阁建筑用地3 593.4 m2,建筑面积1 644.34 m2,通过对九龙阁场地的考察,对九龙阁建筑高度和体量进行视线分析后,确定九龙阁高度48 m,平面 9层,各层均为正九边形,初层每边长9.45 m。立面分3部分,由建筑底部须弥座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37.35 m,塔刹高7.5 m,须弥座台基结合室内外高差设置高度为3.15 m。

确定建筑平面与立面大关系后,开始严格推敲各部分具体尺寸:台基须弥座,立面收分,屋顶举折,翼角反翘,檐,椽,角柱,斗拱,飞昂,平座栏杆,额枋,门窗等从大到小所有细部构造尺寸,以实现纯粹的清式古建的风格,这是本工程的设计难点。

九龙阁结合传统塔的形制设计为一座清式阁楼式塔,平面为正九边形,层层递进缩小收回,主体内部采用框架剪力墙双核心筒体结构,塔内核中心的部位是楼梯前室,内外核夹楼梯和水电管井及通风竖井,外核以外是游览通道。外部为保持清式古建细部的神韵,体现很强的工艺设计感,采用古建构造木装饰的手法。斗拱,檐椽,额枋,门窗抱框均采用木质装修,其精致细腻的构造,古色古香的彩绘,实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准确传达出清式古建的精美和玲珑。

九龙阁作为九龙公园内观瞻性建筑,地下室层高5.85 m,作为陈列展厅。建筑室内外高差3.15 m,建筑底部须弥座结合室内外高差设置。展厅高窗布置在须弥座束腰部分,设计成须弥座花饰图案。地上1层层高6.3 m,塔檐宽大,采用回廊式,金色的9条大龙环绕回廊9颗朱红色柱子,2层,3层层高4.2 m,设计为出挑的平座,4层以上逐层微收。屋顶利用斜坡屋面做消防水箱间。塔刹高7.5 m,为镏金塔刹,比例高大,挺拔秀丽,为阁楼式塔刹的形制。各层翼角反翘,塔的整体轮廓线条轻灵优美,通过对木构古建尺度的细致把握,用钢筋混凝土很好的实现了木构古建的屋架举折,角部屋檐的冲出,翼角反翘等。

难点二:九面塔角科斗拱不同于传统六面或八面塔,必须着重剖析斗拱构造,对九面塔斗拱进行设计。

九龙阁平面9个面,角科斗拱的构造不同于中国传统古塔六面或八面角科斗拱的构造,没有实例可供参考。必须深入研究传统古塔角科斗拱的构造,在熟悉传统斗拱构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绘制九面塔的角科斗拱的构造,这是本工程设计难点。

我们知道,在古代木构建筑中,斗口的材分决定建筑的体量。而九龙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斗拱只是立面装饰,没有结构功能,因此,斗口的材分是根据立面需要确定的。斗拱的斗口依据建筑各使用部位所需,量材施用,采用两种材分,屋檐斗拱一斗口等于10 cm,平座斗拱一斗口等于10 cm,采用5铺作,华拱出两跳,从而达到与建筑浑然一体的整体效果(见图2)。

难点三:斗拱、檐椽等构件尺度大,与主体结构连接难度大。

整个斗拱高0.95 m,出挑0.85 m,由于斗拱木构件尺度大,重量大,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是本工程设计难点,屋檐板仅10 cm厚,不能将整个斗拱吊装在屋檐板下,只能是与柱子或框架梁连接,与屋面板垂下的吊筋只起到固定作用,以保证斗拱、檐椽等大型构件与结构主体连接可靠安全。

4 建筑消防

古建的保护一直备受关注,本次设计虽然定位于公园内的观瞻性的构筑物,但建筑设防仍满足建筑消防的要求,屋顶设消防水箱,地下室设报警阀室,塔内设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火灾探测器报警系统,以实现古建千年传承的安全要求。

猜你喜欢

斗拱古建九龙
九龙口:超然江淮间,敢为天下“XIAN”
说不完的斗拱
遇见九龙口 遇见最美的自己
寻找“九龙子”
古建军
民居趣读
浅析中国古建筑的斗拱——以沈阳故宫为例
古建抗震有绝招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