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航海教育——航海家的“摇篮”

2010-07-16卢建禄

世界海运 2010年11期
关键词:高素质航海船员

高等航海教育
——航海家的“摇篮”

Advanced maritime education— cradle of navigators

从航海院校的角度分析高等航海教育在船员成长之路上充当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并阐述航海院校在角色中应尽的责任。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of advanced maritime education and shows its responsibility to seafarers’growing up.

高素质船员短缺已成为航运业面临的问题,船员的成长历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尤其是高素质船员的成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航海院校比做“航海家的摇篮”,许多高级船员就是第一次在这里接受航海启蒙教育,在这里茁壮成长,并从这里走向世界。同样,在新时期,航海院校在船员成长之路上充当的角色依然是“摇篮”。如何做好“摇篮”,为船员成长添砖加瓦、保驾护航,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当好航海家的“摇篮”

高等航海教育对船员成长的影响是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既然定位为“摇篮”,就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1.传道、授业、解惑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授予学生知识和技能。教学目的达到与否,关键在于学生在“摇篮”里能否学到他们所需的知识。当我们把目光追溯到5000年前,站在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与作用的视角上,思考航海院校在船员成长之路充当的角色和作用,就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崭新的思维角度。以史为鉴,也可以给今天航海教育的改革方向提供一个借鉴。

(1)“传道”。按照现在学术界的解释,“道”就是自然规律、法则,这是大家一致认同的观点。可以理解为学校和老师有职责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道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生进入学校接受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系统的课程学习,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高等航海教育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具职业化。在强调基础扎实宽厚、知识面广阔的同时,航海院校更强调课程设计按照岗位、职业所需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或者说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来展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传道”,也可以理解为学校“传”给学生一条道路、一个方向、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理论体系。

(2)“授业”。“业”可以理解为事业,即人们求生存的技术与能力,可以理解为航海技术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在航海院校,学生们必须完成相关专业课程,并通过适任考核和评估,取得相应证书、专业培训证书或书面证明。既然“授业”的主要内容是专业技能知识,航海院校在培养高素质船员的成长上就应

尽到责任,应改变以往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教育培训理念。高素质的船员,不但要有扎实的航海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大部分教育和培训机构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综合,甚至个别培训机构重效益、轻质量,以学生适任考试通过率为目标,实施只进行考试题库和题卡训练的应试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知识面较窄,综合素质不高。显然,这是违背“授业”宗旨的。

(3)“解惑”。“惑”,疑问、疑惑,即人生历程中的困惑。可以理解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任何一个优秀高级船员的成长都经历了一个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不断遇到疑问和困惑,老师就要不断地为其解疑释惑。航海专业知识应在不断的“解惑”中得到理解和掌握。另外,学校作为“航海家的摇篮”,要给学生营造在校有家的感觉,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关心他们,帮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实践证明,许多优秀的高级船员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他们的成长与母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分不开的。

2.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高素质船员的前提条件。学习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1)硬环境

硬环境就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宽敞明亮的教室、洁净舒适的宿舍和适时更新的教学设备。教室是教与学互动的场所,随着学生数的增加,多数班级是合班上课,教室很大,若没有配套的设施,学生听不清、看不清的现象经常发生,这必然会影响到教与学的质量。所以,学校应确保教室配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如灯光、扩音器、可移动黑板等。学校还应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将其应用于教学中。

专业化的实验教学设备是培养航海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先进设备不断被应用于现代化船舶,而学校里一些老旧的实验教学设备和设施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船员的需要,学校要加大投入,适时更新教学设备。

(2)软环境

这里说的软环境指的是学校的学习气氛和氛围,即学风。良好的学风可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所以,航海院校应当抓好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显而易见,软、硬环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学习环境好了,学生们才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

3.培育多种可贵精神

一个优秀的高级船员除了具有精湛的航海技术外,还应具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团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高度责任感。这些可贵的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育获得的,航海院校在学生在校期间应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培育。

(1)团队精神。一条船就是一个团队,要有集体荣誉感,团结起来,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当船舶驶向大海的时候,许多事情尤其需要团队的合作,如遇到大风浪、海盗、船舶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就需要全体船员齐心协力、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共同克服困难、战胜灾难。

(2)艰苦奋斗精神。任何一个优秀的高级船员都是从一名实习生做起的,期间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挑战,需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遇到困难和挑战,要树立信心,不气馁,相信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办法共存。新时期的独生子女、“80后”、“90后”,他们的生活条件较前辈们更加优裕,普遍吃不了苦。因此,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是他们成长为高素质船员的必修课。

(3)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船员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恪尽职守、锐意进取、爱岗敬业,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航海事业作贡献。

(4)高度责任感。高度责任感是每一位高素质船员必备的素质。船犹如家,船上的每一员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认真值班,严格执行船舶规章制度。一个人的失职,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夺走他人生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乱倒垃圾、违规排放油污等,会导致社会环境的严重破坏,将给海洋环境带来污染。

以上所述精神是一个高级船员应当具有的素质,航海院校在进行航海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当有意识地强化和培养。如通过政治课、德育课进行理论教育,通过案例教育、观看视频和针对性较强的活动(如当自愿者、下实习基地、进行各种应急演习等)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可贵精神的真正内涵。

二、充当知识“加油站”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起点站,还应是其知识的“加油站”。

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许多先进的设备不断应用于船舶上,如全球定位系统(GP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和港口海洋环境要素实报及预报系统(PORTS)等。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一旦在船舶上应用,就需要一线工作的船员及时学习和掌握。航海院校应积极了解最新航海科技动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研究最新知识,适时购进最新设备,做好船员知识更新的工作。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公约的修改,许多专业知识需要作出修改和调整,也要求船员进行知识更新,航海院校在专业知识更新方面应担当起重要角色。如STCW公约1995年修正案于1997年2月1日生效,要求各缔约国最迟于1998年8月1日实施;对于1998年8月1日前已进入海员队伍的人员及已在接受海员教育和培训的人员,2002年2月1日结束过渡。当时,一大批船员回校接受知识更新培训。同样,2010年6月21日至2010年6月25日,STCW公约修正案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缔约国外交大会上通过,将于2012年1月1日生效。2012—2017年为过渡期。本次修订在高级船员、普通船员的相关适任能力标准表中新增了多项,并在相关的适任能力项下新增了若干要求。许多新增的内容要求在过渡期内完成知识更新。

高等航海院校应在履行国际公约和船员的知识更新中发挥积极作用,真正当好知识的“加油站”。认真研究公约的发展变化,根据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及时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从事高等航海教育的专业教师,除具备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合理组织与控制教学过程的能力外,还应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方法,不断进行航海实践,了解和掌握新设备、新仪器和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紧密结合航运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航海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传授给学生,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航运人才。

卢建禄

男,福建仙游人,集美大学高级实验师,硕士,从事航海技术教育与海上安全管理研究。

版面负责:盛文文

email@shipping-world.net

world_shipping@163.com

猜你喜欢

高素质航海船员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大航海争霸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培养造就高素质咨询工程师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