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了超稠油开发管理的新模式

2010-07-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在旭

中国石油企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辽河油田稠油采收率

□ 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在旭

辽河油田紧紧围绕提高采收率目标,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运作、管理保障于一体,实施了超稠油开发全方位、全过程运筹管理。

辽河油田这项“以提高油田采收率为目标的超稠油开发管理”成果,认真研究了适应新形势的整体目标和战略部署,挖掘各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了超稠油开发管理的新模式,树立了辽河油田超稠油开发品牌。

管理创新,实现超稠油开发的科学管理

辽河油田紧紧围绕提高采收率这一目标,在超稠油开发过程中,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运作、管理保障于一体,实施超稠油开发全方位、全过程运筹管理。选用先进的蒸汽驱辅助重力泄油(SFAGD)开发技术作为超稠油吞吐后的接替技术,制定短期、中期和长远开发规划,实现了一系列管理创新。

超稠油开发是一个复杂大系统。成果从提高超稠油最终采收率的总目标出发,按照系统目标优化原理,将总目标分解,协调、平衡各分目标,力保总目标的有效实现;按照系统动态优化原理,优化各阶段所作决策,强化系统要素之间紧密配合,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确保阶段目标的最优,最终实现整体最优。将大系统的管理理念、管理运作和管理保障贯穿于超稠油开发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构筑了超稠油开发管理时间、逻辑和专业三维一体的系统结构。整合油田相关资源,组建了强矩阵项目管理部,建立了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了超稠油开发项目优质高效顺利开展。

科学组织,实现超稠油开发精心运营

SFAGD技术是提高超稠油采收率的新技术,涉及面广,关联度强。成果对超稠油开发管理过程科学组织,精心运营,组织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形成了系统配套的技术,满足了超稠油开发的需要。

辽河油田按照“统筹考虑、优化设计、国内一流、国际水平”的工作目标,着眼于整体最优,形成了多学科工作组,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环保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多学科工作组摈弃了传统的“接力队”工作模式,而采取“篮球队”工作模式,多学科工作组集中讨论,相互协作,像一支配合默契的篮球队进行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在成员之间及时反馈,确保了最佳效果的取得,创新了一套科学组织、实现超稠油开发精心运营的科学做法。主要体现在:始终围绕提高超稠油采收率目标,明确攻关重点和创新攻关模式;充分利用油田内部资源,组织攻关核心技术;有效借助外部资源,系统完善配套技术;科学组织多方论证,优化整体开发方案;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建立项目计划与控制流程再造体系,强化关键节点控制;规范市场运作机制,提高物资保障;实施里程碑经济评价,提高资金利用率;建立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信息快递与过程管理;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加大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SFAGD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现场管理和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坚持多专业交叉培训,创建学习型团队;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

这一系列做法,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适应性,保证了超稠油开发项目提高采收率目标的实现。

模式务实,实现超稠油开发高效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存在巨大勘探潜力和广阔前景的超稠油将成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随着后石油时代的到来,超稠油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望成为重要战略接替能源。

以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的超稠油开发管理,符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提出的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方向。成果实施以来,提高了超稠油开发采收率,实现了超稠油的经济高效开发,形成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辽河油田实现1200万吨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内外超稠油开发管理和重大工程项目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其他油田或重大工程项目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猜你喜欢

辽河油田稠油采收率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Theshiningblackpearl
海上M稠油油田吞吐后续转驱开发方案研究
辽河油田破解稠油高温调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