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

2010-06-29张俊英张丽琴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胆固醇组间定义

张俊英,张丽琴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因能与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结合而得名。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结合为盘形多聚体,分子量为11.5万~14万,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时明显升高。近年来,已明确炎性机制在冠心病(CHD)的发病和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1]。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物,CRP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示和治疗后的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中年自然人群检测炎性标记物血清超敏CRP(hs-CRP)水平,并作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示指标,研究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在表观健康的中年人群预示急性冠脉事件的危险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资料来源于汾阳医院体检的1953年—1963年出生中年人群,在获得知情同意后,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检,统计资料完整者388例,平均年龄48岁,男200例,女188例。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包括流行病问卷调查,体检如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重指数(BM I)=体重/身高2(kg/m2),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12 h隔夜禁食,测空腹血浆葡萄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三酰甘油(TG)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仪器为OLYMPUS AU 2700全自动生化仪。

1.2.2 心血管危险因素定义 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WHO/ISH 1999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140 mm Hg(1 mmH 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mmH g;正在服抗高血压药。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所制定的标准定义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被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按照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ATPⅢ)将高胆固醇定义为TC≥5.20 mmol/L;高LDL-C定义为LDL-C≥3.38mmol/L;高TG定义为TG≥1.7 0 mmol/L;低HDL-C定义为HDL-C≤1.04 mmol/L。按照WHO最新指南,BM I≥25 kg/m2定义为超重。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的现象称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个体聚集性,该聚集性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2]。本研究将危险因素异常≥2项定义为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空腹血糖、血脂、血清hs-CRP白呈偏态分布,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以四分位间距表示,血压、人体测量及生化检测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 果

2.1 血清hs-CRP的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见表1) 血清hs-CRP水平四分位数分别为:<0.40mg/L,0.41 mg/L~0.80 mg/L,0.81 mg/L~2.00 mg/L,>2.00 mg/L。按照四分位间距将hs-CRP分为四组,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各心血管危险因素在不同组间的分布,BM I、SBP、DBP、空腹血糖、TG随hs-CRP水平增高而上升。详见表1。

表1 血清hs-CRP四分位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水平(±s)

表1 血清hs-CRP四分位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水平(±s)

?

2.2 hs-CRP四分位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及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见表2) 随着hs-CRP水平的增加高TC,低HDL-C的检出率各组间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血清hs-CRP四分位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

3 讨 论

CRP在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当机体有急性炎症、创伤、梗死时,CRP会明显升高,原因是炎性细胞激活后产生的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刺激肝脏合成增加所致[3]。CRP作为一种人体内对炎性反应较为敏感的炎症反应蛋白,在心肌动脉血管炎症早期,CRP即可轻度升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可以用新的敏感方法检测出低浓度的CRP称为hs-CRP,对远期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血清hs-CRP与冠状动脉的急性损伤和冠状动脉病恶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4]。本研究将血清hs-CRP水平按照四分位间距分为四组进行研究发现,无论是BM I、血压、空腹血糖、TG、LDL-C水平,还是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TG、高LDL-C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检出率均随hs-CRP水平的增高而增加,而HDL-C则随hs-CR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这与Jeony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即hs-CRP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危险因素(BM I、血压、血糖、血脂)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是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危险信号,也是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高总胆固醇血症和低LDL-C升高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2001年发表的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指南(ATPⅢ)明确肯定LDL-C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目前认为同一水平的LDL-C所表现的冠心病危险取决于血清中的TG水平。Paul等[6]对27 939例表观健康的美国妇女平均8年心血管事件发生进行随访,结果表明CRP和LDL-C各自基线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高度线性相关,血脂类指标结合炎性指标预示危险度明显好于单独的血脂类(P<0.001)。CRP水平是一个比LDL-C水平更好预示心血管事件指标。对早期无症状患者,前瞻性的研究显示,灵敏度高的hs-CRP含量测定试验,才能对心血管病的危险作出可靠的预测[7]。

hs-CRP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呈正相关关系,检测血清hs-CRP对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判断预后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1] Ross R.A 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l J M ed,1999,340:115-126.

[2] W ilson PW.Established risk factor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The Framingham study[J].Am JHypertens,1994,7(7pt2):7-12.

[3] 刘红樱,蒋跃绒,史大卓.中医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1314-1315.

[4] Hoffm eister HM,Ehlers R,Bu ttcher,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m inox myocardial damage and inflamm atory acu te-phase reaction in acu te coronary syndromes[J].Th romb Thromboly sis,2003,15(1):33-39.

[5] Jeony WK,Jeong MH,Kim KH,etal.Anelerated w alue of C-reactive p rotien is the only p redictive factor of restenosis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Korean J Intern Med,2003,18(3):154-160.

[6] Pau lM,Ridker MD,Nader R,et al.Comparis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in the prediction of first cardiovascular even ts[J].N Engl JMed,2002,347:1557-1565.

[7] H orne BD,Muh lestein JB,Carlquist JF,eta l.Statin therapy,lipid levels,C-reactive protein and su rvivalof patien 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Am CollCardiol,2000,36(6):1774-1780.

猜你喜欢

胆固醇组间定义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成功的定义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