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植物性诱杀剂室内引诱圆唇散白蚁能力测定研究

2010-06-21侯柏林沈庚晨孙永明刘随存

山西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圆唇白蚁吡唑

侯柏林,沈庚晨,孙永明,刘随存

(1.山西省运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山西 运城 044000;2.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不同植物性诱杀剂室内引诱圆唇散白蚁能力测定研究

侯柏林1,沈庚晨1,孙永明2,刘随存2

(1.山西省运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山西 运城 044000;2.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圆唇散白蚁(Reticlleitermes LabralisHsia et Fan)在山西省是新记录种,利用扇形嗅觉仪在室内进行了4种植物性诱杀剂对圆唇散白蚁引诱效果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引诱效果最好的是氟虫胺诱杀管,其次为吡唑类诱杀管,而生物诱杀包和克蚁灵诱杀条对圆唇散白蚁没有引诱效果。

诱杀剂;圆唇散白蚁;室内测定

1 研究背景

白蚁是世界性害虫之一,在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以南危害严重,且多以建筑物为主。2004年林地白蚁在运城市垣曲县的刺槐林、侧柏林、灌木林暴发成灾,除1994年发现的山西土白蚁(Odontotermes sp.)外,又发现危害面积更广的散白蚁(经黄复生研究员鉴定为圆唇散白蚁)。圆唇散白蚁(Reticlleitermes Labralis Hsia et Fan)在山西省是新记录种,发生面积涉及垣曲、夏县、平陆、闻喜 4个县 16个乡镇,同时在晋城市的沁水、阳城、高平、泽州、陵川和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的林地内发现。

林地白蚁不仅危害活立木而且还危害建筑物,先后在垣曲县城、华峰、王茅等多处的建筑物、民宅及家具上发现白蚁。白蚁危害后的门窗和装饰件外整内朽,手扳即断;蛀蚀过的房屋和窑洞已有部分倒塌;分布较多的农田,产量明显降低,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居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探求林地白蚁的有效防治技术迫在眉睫。在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运城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运城市林业局自筹研究经费,与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协同研究,在垣曲、夏县、平陆、闻喜等县林业局的积极配合下,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共同开展运城市林地白蚁防治技术研究。研究组先后从国内白蚁研究机构引入 4种白蚁植物性诱杀剂,进行了4种诱杀剂的室内引诱圆唇散白蚁能力的测定研究,为林间诱杀白蚁提供技术参考。

2 研究点概况

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与陕西省、河南省隔河相望;东西长约 201.87 km,南北宽约 127.47 km,总面积为1.4×104km2;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 平 均 气 温 11.8°C~ 13.7°C;年 平 均 降 水 量490 mm~ 620 mm;无霜期 186 d~ 235 d。

研究设在运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病虫害实验室。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白蚁

圆唇散白蚁(Reticlleitermes Labralis Hsia et Fan),采自垣曲县、闻喜县、夏县、平陆县林内。

3.1.2 药剂

氟虫胺诱杀管,浙江省诸暨市白蚁防治研究所生产;

吡唑类诱杀管,武汉市安康有害生物防治科技开发公司生产;

生物诱杀包,福建省福州市白蚁研究所生产;克蚁灵诱杀条,华中农业大学昆虫资源研究所生产。

3.1.3 其他材料扇形嗅觉仪,中国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提供;QC-1大气采集仪,北京市新华劳动科贸有限公司生产;

玻璃管、橡胶管、三角瓶、胶皮塞、脱脂棉、蒸馏水、黑塑料布、标本盒、林地土、伐桩碎块、小喷壶等。

3.2 研究方法

3.2.1 圆唇散白蚁的采集

根据散白蚁的危害现象,即伐桩的腐烂程度以及出现的泥被,用镢头把整个伐桩镢出,在地上铺1张大的塑料纸,把伐桩置于塑料纸上,用木棒、石块敲打伐桩,将白蚁震落在塑料纸上,立即包好。

3.2.2 诱杀剂室内引诱能力测定

在扇形嗅觉仪的中心点放置一定数量的圆唇散白蚁(工蚁),用盖子封好,上覆黑塑料布。在5个三角瓶底部放入吸附蒸馏水的棉球,其中 4个三角瓶内分别投入4种毒饵,1个三角瓶设为空白对照。把各部分连接起来,打开气泵,2 h后关闭,记录各处理引诱到白蚁的数量。对各处理进行随机换位,如此重复15次。

3.3 数据分析

利用spss11统计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4 结果与分析

诱杀剂室内引诱能力测定结果如表 1。

表1 诱杀剂室内引诱圆唇散白蚁数量 个

利用spss11统计软件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知 p=0.163,说明上述各诱杀剂处理间满足方差齐性的要求。进一步做方差分析,得表 2。

表2 方差分析

由表 2可知,p=0.019,说明上述各诱杀剂处理间引诱圆唇散白蚁的能力差异显著,进一步用 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得第 21页表 3。

由表 3知,氟虫胺诱杀管和吡唑类诱杀管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在室内氟虫胺诱杀管和吡唑类诱杀管对圆唇散白蚁具有显著的引诱效果。同时,氟虫胺诱杀管与生物诱杀包、克蚁灵诱杀条及对照之间都达到了 95%以上程度的差异,吡唑类诱杀管与生物诱杀包及对照之间也达到了95%以上程度的差异,进一步说明在室内对圆唇散白蚁引诱效果最好的是氟虫胺诱杀管,其次为吡唑类诱杀管。

4 小结与讨论

1)在室内进行了4种植物性诱杀剂对圆唇散白蚁引诱效果测定,分析表明:引诱效果最好的是氟虫胺诱杀管,其次为吡唑类诱杀管,生物诱杀包和克蚁灵诱杀条对圆唇散白蚁没有引诱效果。

表 3 多重比较

2)室内测定数据仅作为林间防治白蚁的依据,自然状态下林间环境比室内复杂很多,诱杀剂用于林间防治白蚁,还需要进行林间防治试验。

3)室内测定选用圆唇散白蚁,主要因其在运城市白蚁危害点分布广,易于取得。

[1]毛伟光,郦志平,吕成君,等 .一种新型土栖白蚁毒饵管应用技术的研究 [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9(2):26-28.

[2]潘演征.黑胸散白蚁分飞期的观察及预测 [J].四川林业科技,1983(2):49-53.

[3]邵 起,王小纪,高存劳,等 .圆唇散白蚁防治试验[J].陕西林业科技 ,2003(2):40-41.

[4]邵 起,杨大宏,鱼炳旭.圆唇散白蚁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02(4):37-40.

[5]宋晓钢 .浙江等翅目昆虫(白蚁)考察 [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3):288-291.

[6]谭速进,张大羽,何俊华.白蚁防治中引诱技术的应用[J].昆虫知识,1999,36(4):229-232.

[7]田有才.圆唇散白蚁分飞期的观察[J].白蚁科技,1998,5(3):13-15.

Study on Determination of Attrac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Kinds of Plant Attractive Toxicant on Reticlleitermes labralis Hsia et Fan in the Room Experiments

Hou Bailin1,Shen Gengchen1,Sun Yongming2,Liu Suicun2
(1.Forest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Yuncheng,044000 Yuncheng,China;2.Shanx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030012 Taiyuan,China)

Reticlleitermes LabralisHsia et Fan is a new species in Shanxi Province.Determination of attraction effect of 4 plant attractive toxicants onReticlleitermes labralisHsia et Fan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fan-shaped olfactometer in the room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lfluramid trapping tube was the best and the next was pyrazole trapping tube,whereas biological traps package and traps articl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attraction.

traps agent;Reticlleitermes labralisHsia et Fan;room experiment

S763.33

A

1007-726X(2010)01-0019-03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80311011-1)

2009-12-11

侯柏林(1971- ),男,山西运城人,2008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程师。

猜你喜欢

圆唇白蚁吡唑
山东日照市马庄遗址周代墓葬发掘简报
澄迈福安窑出土瓷器鉴赏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城圐圙城址考古调查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论圆唇在声乐教学中的效果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残忍的白蚁
白蚁监控技术(IPM)在水库大坝白蚁防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