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司乘人员身心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0-06-15薛慧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司乘人员均分健康状况

薛慧英

铁路大提速,应该说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生活的需要,但随之也带来司乘人员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报道称[1-2]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低,司乘人员作为特殊的职业人群,其身心健康对铁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的安全及提高铁路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铁路司乘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沈阳铁路局机务段驾龄 2年以上的司乘人员 757人,皆为男性,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心理健康测评。收集有效问卷 748份,平均年龄 35±2.12岁;文化程度:本科以上 382人(50.46%),高中以上 296人(29.12%),初中以下 70人(9.24%)。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 90个项目进行测试,按照 1~ 5等级评分;采用自制健康体检表进行身体各脏器健康情况检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心电图、肝功能及表面抗原、血尿常规、肝脏、肾脏、膀胱及胆囊,脊柱及关节等。

1.3数据处理 所得结果采用 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与全国常模比较 748名被试 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说明司乘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成人常模低,见表 1。SCL-90 9个因子中除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外,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因子分高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表 1 被试 SCL-90因子分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s)

表 1 被试 SCL-90因子分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s)

因 子 司乘人员(n=748) 全国常模(n=1388) P总 分 145.37±26.98 129.96±38.76 <0.01总均分 1.62±0.30 1.44±0.43 <0.01阳性项目数 28.68±19.52 24.92±18.41 <0.01阳性均分 2.93±0.82 2.60±0.59 <0.01躯体化 1.65±0.72 1.37±0.48 <0.01强 迫 1.88±0.67 1.62±0.58 <0.01人际敏感 1.76±0.90 1.65±0.61 >0.01抑 郁 1.47±0.55 1.50±0.59 > 0.05焦 虑 1.61±0.58 1.39±0.43 <0.01敌 对 1.56±0.65 1.46±0.55 > 0.01恐 怖 1.52±0.58 1.23±0.41 <0.05偏 执 1.47±0.77 1.43±0.57 > 0.05精神病性 1.31±0.60 1.29±0.42 >0.05

2.2 铁路司乘人员(757人)与沈阳机务段非司乘人员(1695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比较 在双肾与膀胱、肝功等方面的问题高于非司乘人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司乘人员高血压、高脂血症、尿液分析等方面较同系统非司乘人员人员低,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铁路司乘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较好,见表2。

表 2 被试躯体检查情况分布 [n(%)]

3 讨 论

被试 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说明司乘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成人常模低,这与凌喜凤[3]等研究的结果一致,说明司乘人员需要定期心理调试;被试焦虑、强迫、恐惧、躯体化症状各因子分高于常模,可能与机车肇事风险、噪音、振动有关,与职业风险如行驶中注意力高度集中[4]、时刻注意望等要求有关,还与企业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有关,如车速的快与慢、是否晚点、急刹车、旅客投诉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列车司机的奖金、工资、工作岗位。司机需要经常检查列车的各个操作部分,同时司乘人员工作时活动空间较小,工作非常单调,都可能导致焦虑、强迫、恐惧等因子分增加。此外,由于长期倒班制,司乘人员的人际沟通系统会受到限制,与家人的情感联系也会减少,对家庭的“奉献”少,招到的责难多,心理压力大,这些都会导致司乘人员的焦虑等因子分数高。1项追踪调查[5]显示,工作中的精神紧张、低职业自豪感、薄弱的社会支持等均可导致心理亚健康。司乘人员的人际、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等几个因子与常人没有差异,可能与接受更多的职业培训、安全教育等有关,也说明他们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心理调适。

司乘人员高血压、高脂血症、尿液分析等方面较同系统非司乘人员低,考虑与年龄因素有关,比如非司乘人员中临近退休人员、长期办公室人员较多,而司乘人员年龄则较轻,也说明企业在关键岗位人员的应用上考虑到了年轻化;肾与膀胱的检查主要是结石较多,高于非司乘人员,可能与司乘人员长期坐位,饮水较少 ,入厕不便,出汗较多等有关。肝功异常的检查也高于非司乘人员可能与进食不规律,经常外购食品、外面进餐等因素有关。所以对司乘人员应该在管理、生活照顾、改善环境等方面加强。

铁路司乘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与职业性紧张有关,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国 NIOSH的一些学者[6]提出,职业性紧张受社会支持、家庭及个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是复杂、连锁反馈的相互作用。因此,对司乘人员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干预工作要从多方面入手,同时也建议在如此重要岗位的人员选拔上应该进行心理评估。同时改善驾驶员的工作环境、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在司乘人员公寓、休息室等增加一些放松减压设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保健知识的培训等对于改善司乘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对职工生活的管理、安排科学健康的饮食等措施都有助于改善职工的身体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单位、家庭等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让职工有充分的安全感,无后顾之忧,能更大程度地减轻心理压力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机车司乘人员的心身健康水平。

[1]张玲,谭麓湘,方章初,等.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1,28(4):19-20

[2]李晨,马阿力,傅雷,等.铁路运输业职工心理紧张特点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4):49-52

[3]凌喜凤,黄渠,龙云芳,等.机车司机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2,29(6):271

[4]王子元,林丽,卢卓扬.职业因素对长途列车乘务员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12(1):23-25

[5]Bildt C,Michelsan H.Ga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from working con-ditions on,mental health:A 4-yearfollow-up[J].Int Arch Occup&Environ Health,2008,75(4):252-258

[6]Hurrel J J,McLaney M A.Exposure to job stress-a new psychometric in-strument[J].Scand JWork Environ Health,2006,14(1):27

猜你喜欢

司乘人员均分健康状况
地铁司乘人员排班计划问题分析
蝴蝶标本(外一首)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公关策略分析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巧用“四心”驾驶保安全
扭曲事实的典型塑造终将失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