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轨道交通南京西路站换乘枢纽规划方案研究

2010-06-11张建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0年9期
关键词:西路换乘枢纽

张建斌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1103,上海∥高级工程师)

上海轨道交通南京西路站地处城市中心,周边高档写字楼、大型购物场所林立,是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商业、办公、娱乐区域,交通需求很大。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民在这一区域的社会出行活动愈加频繁,导致该区域的交通流量不断攀升。为此,必须采用快速、大容量的轨道交通解决该区域的交通问题。根据规划,除了已经运营的轨道交通2号线通过该区域之外,规划中的12号线、13号线也通过该区域。南京西路站将成为上述三线在该区域的换乘枢纽。这也是网络中为数不多且地处城市中心的多线换乘枢纽。三线之间的换乘关系以及车站规划设计与周边建筑的结合,都是一次很好的积极探索和规划实践。

1 设计概况

1.1 换乘枢纽工程背景

规划设计中的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自北向南经由大田路、石门一路贯穿静安区;12号线自北向南经由茂名北路贯穿静安区。两线分别在南京西路、威海路之间设南京西路站,分别位于42号街坊东、西两侧;且沿线将建设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井等配套设施。最终,12、13号线将与运营中的2号线南京西路站构成“门”字形结构,通过一条地下换乘通道与2号线实现三线换乘。换乘通道主要设在地下二层。该枢纽站站位图见图1。

图1 南京西路站站位图

1.2 换乘枢纽工程所在区域概况

12号线与13号线南京西路站分别位于静安区茂名北路和石门一路(南京西路至威海路)路段,同属“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内。因地铁建设需要,须拆除沿线两地块建筑以建设地铁站体、出入口及风井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为实现12、13号线与运营中的2号线之间的三线换乘,拟拆除42号街坊张家花园内部分建筑以开挖建造地下三层换乘通道。12号线南京西路站地块和换乘通道地块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所确定的控制要求进行新建和仿建,而将减少的建筑面积转移至13号线南京西路站地块。13号线车站地块现状南、北两侧皆为已建高层建筑,东邻道路无风貌保护要求。移建后三地块的规划建筑面积将比现状减少约3 000 m2。

2 换乘枢纽工程功能定位及设计理念

2.1 换乘枢纽工程功能定位

从区域发展角度考虑,上述3条地铁线在此实现地下连通,形成换乘枢纽,对静安区城区建设与社会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交通条件受限已成为南京西路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三线换乘枢纽的建立,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通达性,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条件,也为打造“国际静安”提供更完善的硬件设施;同时,这也是重大市政设施以人为本、服务大众、注重民生的重要体现。

2.2 换乘枢纽工程规划设计理念及思路

借张家花园用地范围开挖地下连通道,东西向连通12和13号线,并向北连通2号线,以倒“T”形结构,实现三线连通。换乘通道上方地面修建以低层为主的商务休闲建筑,外观仿照风貌保护区的现状,以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3 换乘枢纽工程设计方案

3.1 换乘枢纽工程方案概况

为实现三线换乘,在轨道交通2号线南京西路站南侧约100 m处设一条东西向的换乘通道,连接13号线与12号线南京西路站,并在泰兴路下设一条南北向的通道,连接2号线南京西路站。三线换乘通道呈倒“T”形布局。换乘通道宽度15 m,换乘形式为付费区—付费区换乘。

3.2 换乘枢纽工程建筑方案

3.2.1 地下空间平面布置

图2为地下一层空间功能规划图。其中黑色部分主要用于商业开发利用;浅灰色部分用于12号线、13号线车站设备放置空间;灰色部分是2、12、13号线之间的换乘通道的上部结构空间,主要用于商业开发。

图2 地下一层空间功能规划图

图3为地下二层空间功能规划图。其中黑色部分为12、13号线车站站厅部分,是车站的主要功能区;白色部分用于12号线、13号线车站设备放置空间;浅灰色部分为地下停车空间,用于乘客私家车泊放,换乘轨道交通;灰色部分是为2、12、13号线之间的换乘通道上部空间,主要用于办公及12、13号线之间的换乘。

图4为地下三层空间功能规划图。其中黑色部分为12、13号线车站站台部分,是车站的另一重要功能区,用于乘客上下列车;白色部分用于12号线、13号线车站设备放置空间;浅灰色部分为地下停车空间,用于乘客私家车泊放,换乘轨道交通;深灰色部分是为2号线与12、13号线之间的换乘通道。

图3 地下二层空间功能规划图

图4 地下三层空间功能规划图

图5为三线之间换乘空间的剖面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地下一层可用于商业开发,12、13号线之间可以通过地下二层进行换乘,2、12、13号线则主要通过地下三层进行换乘。

3.2.2 换乘客流组织

2号线、12号线、13号线的站厅付费区分别与换乘通道联系,方便付费区内的乘客换乘;在倒“T”形换乘通道的中央结合部设地面厅,方便乘客出入地铁付费区。

在茂名路东侧与石门一路西侧之间,沿吴江路下方东西向设置有地铁2号线南京西路站;13号线车站设置在2号线东侧的石门一路下方,沿南北向布置;12号线车站设置在2号线西侧茂名路以西的地块内,沿南北向布置。这三个车站呈“门”字型布局。换乘通道采用“T”形换乘布局,分别于2号线、12号线、13号线各站中部连接,换乘形式为付费区—付费区换乘。因本换乘通道与 2号线、12号线、13号线各车站结构相互独立,2号线与13号线以及2号线与12号线间的换乘受周遍环境因素无法设置单独换乘模式,因此各站之间采用大通道换乘模式,换乘距离较远。本换乘通道与其余2车站采用地下二层通道式换乘,换乘通道地下二层为主要换乘通道(地下一层受地面管线、房屋情况限制,且局部设置了管理用房)。换乘距离约为400 m。

图5 三线换乘空间剖面示意图

3.3 换乘枢纽工程资源共享方案

3.3.1 土建、机电资源共享方案

本换乘通道单独立项,其土建及机电资源与2号线、12号线、13号线各车站之间相互独立。

3.3.2 根据换乘车站建成年限不同,同步建成及远期预留方案

2号线南京西路站已运营多年。本换乘通道与12号线南京西路站、13号线南京西路站同步建设,计划于2013年同时竣工。

3.4 换乘枢纽工程结构、机电施工方案

本换乘通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要求设置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等机电设备。考虑到该通道开挖面距离周围保护建筑较近,拟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通道施工期间的围护结构。

3.5 换乘枢纽工程配套设计方案

换乘通道与12号线南京西路站基本位于地块内,建设期间对交通及管线影响不大。13号线南京西路站的车站主体主要位于石门一路路中下方,施工期间对交通影响较大。石门一路东侧的大中里地块与本站同步建设,因此,本站施工期间考虑将石门一路的管线及交通放置在大中里地块内;待车站施工完成后,恢复石门一路的交通及管线,还地给大中里地块,使其建设实施。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4.1 周边建筑保护

南京西路站枢纽区域是成熟的商住区,换乘通道周围距离保护建筑较近,且很多保护建筑为老式里弄街区,基础脆弱,因此在方案设计中必须同步考虑周边建筑的保护方案。在进场施工后,应特别注意对周边建筑物的保护,同时注重施工工艺的改善,尽量减少粉尘、噪声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

4.2 与已运营车站的连接

轨道交通2号线南京西路站已投入运营多年,客流较大。换乘通道接入该站后,将改变该站的收费区布置结构,因此应提早对2号线南京西路站进行收费区改造,并预先设立好导向标示、乘客说明等,以及对车站员工的培训,力争做到换乘通道启用时的无缝连接。

4.3 长通道换乘

因该枢纽各线车站结构相互独立,各站之间采用大通道换乘模式,换乘距离较远,换乘客流流向复杂,因此在各站的站厅要有清晰明了的指示标志;尤其是在大通道的中心位置,更要指向明确,方便乘客寻找换乘方向。同时,随着换乘客流的增加,运营管理部门应在有限的换乘空间内引导乘客有序换乘,避免客流对冲而引起安全问题。

[1]朱沪生,毕湘利.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2):5.

[2]茹详辉,郭春安.奥运与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J].城市交通,2008(5):23.

[3]朱忠隆,蒋宏,贺胜中.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应急交通疏散预案仿真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8(12):41.

[4]张锐.合理开发地下空间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3):60.

猜你喜欢

西路换乘枢纽
罕乌拉西路
西路站里油味浓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