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2010-06-09张玉才路青各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保种南阳公牛

张玉才,陈 冠,路青各

(河南省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河南南阳474172)

南阳牛是我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数量多,分布广,在畜牧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做好南阳牛的保种、育种,对我国未来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进行的南阳牛保种及利用现状作了分析和阐述。

1 南阳牛基本情况

1.1 原产地及分布

南阳牛产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以南阳市的卧龙区、宛城区、唐河、邓州、新野、方城、社旗、镇平县(市)为主要产区,以白、唐两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的牛为久负盛名,南阳市所辖其他各县及邻近的驻马店、周口等市亦有分布。

1.2 体形外貌

该牛毛色以黄色为最多(占85%以上),另有红色和草白色,该牛面部、眼圈、四肢下部一般色泽较淡,鼻镜多肉红色或伴有黑斑,蹄壳多琥珀色带血筋,角以黄腊色为多,公牛大多为萝卜角、扁担角,中等大小,母牛角较细,有疙瘩角、扒角、顺风角、迎风角、龙门角等多种。该牛体格高大,肌肉发达,结构紧凑,皮薄毛细,体质结实。公牛头部雄壮方正,颈短厚,肩峰隆起8~9 cm,比较发达。南阳牛一般蓍胛较高,肩部宽厚,胸骨突出,肋间紧密,背腰平直,荐尾略高,四肢端正,蹄质坚实。成年公牛平均体高为144.9 cm,体长 159.8 cm,胸围 199.5 cm,管围20.4 cm,体重 647.9 kg,母牛相应为 126.3 cm、139.4 cm 、169.2 cm、16.7 cm和 411.9 kg。

1.3 生产性能

南阳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品种,在良种黄牛品种中,数量多、质量好。产肉性能好,在粗饲料为主进行一般肥育条件下,公牛1.5岁屠宰,其平均活重411.7 kg,日增重813 g,屠宰率 55.6%,净肉率46.6%;3~5岁阉牛强度肥育,屠宰率达64.5%,净肉率达56.8%,眼肌面积 95.3 cm2。该牛肉质细,味美,大理石纹明显。南阳牛泌乳期7~8个月,泌乳量600~1000 kg,平均含脂率4.5%~6.5%。该牛初情期8~12月龄,1.5~2岁初配,发情周期22 d,发情持续期1.5~2 d,产后第一次发情35~45 d,妊娠期280 d,犊牛初生重为21~32 kg。南阳牛利用年限为6~9年。

1.4 与其他品种杂交改良效果

多年来已向全国22个省、市输出种牛。南阳牛在东北严寒地区和南方湿热地带均可正常生长繁殖,适应性能良好。在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中,南阳牛是分布在最南的品种,肩峰隆起,含有瘤牛型基因成分,因此抗热性能好。据黑龙江、辽宁、云南、湖南和湖北等省的调查,当地黄牛经南阳牛改良之后,杂种牛体格较大,结构紧凑,生长发育快,采食力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蓍胛较高,四肢较长,毛色以黄色为多,具有父本的明显特征。据对31头杂种牛测定,成年体高、体重比当地牛显著提高,其中体高增加3.0~7.4 cm,体斜长增加8.6~11.9 cm,胸围增加16.6~19.1 cm,体重增加 68.9~172.6 kg。杂种犊牛初生重比当地犊牛提高3.0~3.4 kg。

2 南阳牛保种及本品种选育现状

2.1 加强南阳牛品种保护,建立南阳牛保种体系

2.1.1 建立南阳牛保种核心群 在南阳市黄牛研究所扩大建立规模500头,6个家系以上南阳牛保种核心群。完善系谱和技术管理档案;制定科学选配计划,严格选种选配,控制近交系数;后代按标准严格选留,确保逐代遗传稳定,肉用性能不断提升。

2.1.2 建立南阳牛保种群 在我场七个分场,采用总场所有、职工分散饲养方式,建立300头规模的南阳牛保种群,总场免费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登记,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

2.1.3 建立社会保种区 在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临近的邓州、镇平、内乡、淅川、西峡五个县市,建立社会保种区。其中,邓州、内乡、镇平三县市各选10个乡,内乡、西峡、淅川各选5个乡,共计45个乡作为重点保种乡。选择后躯较发达、乳房发育良好、早熟增重快的优秀母牛,进行良种登记,免费供应特、一级南阳纯种牛冻精,开展本品种选育。保种区内,实施强制性行政干预,严禁使用其它肉牛冻精进行冷配和外血导入。目前保种区内共有纯种南阳黄牛20万头,平均每年良种登记3000头,已累计登记30000头,最终目标要达到50000头。

2.1.4 建立南阳牛冻精冻胚保种基因库 在南阳牛育种中心核心群中,选择健康无病、生产力正常、3~6岁符合南阳牛国颁标准等级的种公牛5头,种母牛10头。种公牛按照《牛冷冻精液制作程序》,采制冻精颗粒3000份,冻精颗粒(细管)质量技术标准符合《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种母牛依照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冲胚采集、检胚分级、冷冻保存等程序,采制优质胚胎240枚,全部达到Ⅰ级可用胚,在我场建立地方南阳牛基因库。

3 开展本品种选育,做好种牛性能测定

3.1 本品种选育方案

3.1.1 选种 组建南阳牛良种繁育核心群。严格按照南阳牛肉用选育标准进行选择和组群。种公牛外貌评分不低于一级。总体要求是无论公与母,外貌上必须尽量符合肉用牛特征:出生重大(25 kg以上),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优良,母牛泌乳性好,优质肉部位和产肉量较多部位发育状况良好(表1)。

表1 肉牛各部位的肉品质和产肉量评价表

南阳牛等级的评定按新修订的"南阳牛国家标准"进行体尺测量和外貌评定。

3.1.2 选配 组织后裔测定和选择系祖。按1头公牛配16头母牛进行同质选配,所生公犊通过培育和后裔测定选五留一,建立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品系,

选出各自系祖。

3.1.3 品系配合 培育南阳肉牛新品种。通过品系间的异质选配(品系间杂交),使每个品系间的优点集合在一起,然后横交固定,形成品种初级群体(约500头)。

3.1.4 扩群 形成大规模的南阳肉牛新品种群。通过三年的时间采用“公司+农户”肉牛产业化开发模式,采用冷配、胚移、顶交等方法,大范围扩展品系规模。

3.1.5 目标现状 南阳肉牛新品种的目标性状(见表2)。

表2 南阳肉牛新品种的目标性状(一级 ,成年)

4 种牛性能测定方案

4.1 测定程序(技术路线)

公牛:良种登记——综合评定 ——试采精 ——随机配种——后裔测定——确定等级;母牛:良种登记——综合评定——确定等级。

4.2 测定规模

每年测定公牛120头,按照5%比例确定良种公牛,纳入种公牛站,制精推广;母牛 100头,按照20%比例确定良种母牛,纳入母牛核心群。

4.3 测定方法

种牛性能测定包括自身性能测定和后裔性能测定。自身性能测定主要是体质外貌、不同年龄段的体尺和体重。按照等级换算折分,进行综合评定(计算综合评定指数),确定综合等级。后裔测定仅限公牛,按照同期同龄比较法,综合评定指数定为特、一级的后备公牛(18月龄左右),在3个月内,随机配孕母牛200头,后代出生至6月以相对育种值确定等级。后裔测定周期从公牛出生到后代确定等级一般需三年左右。

5 南阳牛品种资源保护对社会肉牛开发和黄牛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阳牛作为宝贵的地方优良品种,其独特的皮毛质量和优良肉质等是众多杂交改良牛难以相比的。全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引入南阳牛改良当地黄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全国地方黄牛整体水平的提高。今后,南阳牛仍是开发肉牛生产,提高畜牧业经济水平的主要良种。

近年来,河南省利用夏洛来、皮埃蒙特、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其杂交后代在增长速度、屠宰率、净肉率,优质肉比率、肉质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对中高档牛肉生产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实践证明是中高档牛肉、肉牛生产不可替代的优秀母本。但随着社会上肉牛杂交改良力度的加大,南阳牛血统愈来愈混杂,纯种南阳牛数量急剧下降,使得南阳牛保种及开发利用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纯种母牛数量,势必造成我市乃至社会的肉牛开发生产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将逐步失去这一珍贵的品种资源。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及膳食结构不断变化,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在国内都有符合本国人民口味的当家肉牛品种,质量好,价格高。日本市场上,和牛牛肉的价格要比国外进口的牛肉价格高2~3倍,意大利皮埃蒙特牛肉则比其它牛肉高出30%。目前,国内优质牛肉所占的比重不超过20%,河南省市场上优质牛肉所占的比重不超过25%,优质牛肉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急需增加纯质南阳牛肉供量。

因此,加强南阳牛种质资源保护,完善南阳牛良种繁育体系,开展优质肉牛规模化生产和示范带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强南阳牛品种保护和利用,加快南阳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品种保护,选育提高、示范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不断增强肉牛业高新技术的辐射,促进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保种南阳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公牛赞
夷陵黄牛的保种及杂交改良利用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