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六安地区油菜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2010-06-08陈良松张海珊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分枝氮磷钾肥

陈良松,张海珊

(1.安徽省六安市土肥站,安徽 六安 237001;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油菜是我国长江流域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生物能源作物,其地位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而上升。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全国油菜籽总产和单产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施肥是油菜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绝大部分油菜种植户以经验施肥为主,对科学施肥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种植户难以针对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施肥,加之长江流域普遍存在土壤养分不平衡的问题,经验施肥效果不理想。

安徽为长江流域的油菜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种植户对油菜栽培中氮硼肥料的需求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施氮的增产能力有限,增施氮肥不当会使得其农学利用率下降或者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同时造成环境问题。油菜作为一种磷钾需求较高的作物,在安徽各产区土壤肥力状况差异较大的条件下栽培,氮磷钾等肥料的不均衡施用会造成其产量增长缓慢或者降低[4]。

六安是安徽省油菜主产区之一,为了进一步摸清该地区油菜施肥的效益及氮磷钾配合施肥的适宜用量,研究了施用不同配比的氮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及生物学性状变化的影响,为油菜肥料的合理配施提供技术支撑,为以后大田直播油菜等现代化栽培模式的建立和油菜生产模式的优化提供精确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进行。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为:有机质31.08 g/kg,碱解氮125.26 mg/kg,速效磷14.13 mg/kg,速效钾95.04 g/kg,pH 6.71。油菜供试品种为秦油8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不施肥(CK)、全量施肥 NPKB(OPT)、全量缺氮(OPT-N)、全量缺磷(OPT-P)、全量缺钾(OPT-K)、农民习惯施肥(FarmerPr.)等 6个处理。其中OPT处理氮肥(N)用量180 kg/hm2,磷肥(P2O5)用量 90 kg/hm2,钾肥(K2O)用量 120 kg/hm2,硼肥(B2O3)用量 15 kg/hm2;农民习惯施肥(Farmer-Pr.)处理氮肥用量195 kg/hm2,磷、钾肥用量均为45 kg/hm2。全部磷肥、硼肥以及60%的氮肥、钾肥基施;20%的氮肥、钾肥于越冬期追施,20%的氮肥、钾肥于油菜抽苔前追施。试验均采用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105 000株/hm2。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见表1)。

油菜成熟时每小区随机抽取6株植株考种。考种内容包括测定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记录每小区实收产量。

表1 试验方案处理及施肥量 (kg/hm2)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Origin 8进行数据及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看出,肥料施用对油菜的生物学性状有显著影响。施用肥料的各个处理株高都高于CK,分别是CK 的1.43倍(OPT)、1.22倍(OPT-N)、1.11倍(OPT-P)、1.13 倍(OPT-K)、1.14 倍(FarmerPr.)。其中处理OPT的株高最高,OPT和OPT-N处理下的植株均比CK都有显著的增长(P<0.05,后同)。

表2 施肥对油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随着肥料用量的变化,油菜第一分枝分别出现在株高的 33.4%(CK)、29.6%(OPT)、28.9%(OPT-N)、25.0%(OPT-P)、21.4%(OPT-K)、25.2%(FarmerP r.)处,其中OPT-K处理的一级分枝相对高度最低。

OPT处理下油菜的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与CK相比均有显著增加。其中OPT-N处理与CK比较,各生物学性状指标数量有所增加但不明显;OPT-P处理的单株角果数和千里重与CK相比有明显增加;OPT-K处理的单株角果数与CK相比有显著增加;农民惯用施肥(FarmerPr.)处理的油菜单株一级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相对CK有显著提高。这说明施肥处理可以在整体上改善油菜的生长状况。

与OPT处理相比,缺施氮处理(OPT-N)油菜的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每果角粒数明显减少;缺施磷(OPT-P)处理的单株二级分枝数、每果角粒数明显减少;缺施钾(OPT-K)处理的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和每果角粒数明显减少;而农民习惯施肥(FarmerPr.)处理的单株二级分枝数明显减少。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油菜籽产量结果表明(表3),与CK相比,施肥处理的籽粒和茎秆产量均有提高。其中籽粒产量分别是 CK 处理的 3.10(OPT)、1.23(OPT-N)、2.90(OPT-P)、3.09(OPT-K)、2.96(FarmerPr.)倍,其中OPT、OPT-P、OPT-K 和 FarmerPr.处理比 CK 有显著增长,OPT处理的产量最高;茎秆产量分别是CK处理的 1.80(OPT)、1.36(OPT-N)、1.36(OPT-P)、1.48(OPT-K)、1.44(FarmerPr.)倍,其中 OPT、OPTK和FarmerPr.处理比CK有显著增长,OPT处理的产量最高。除了不施氮肥(OPT-N)处理,各施肥处理的籽粒茎秆比均高于不施肥CK处理,OPT-P、OPT-K和FarmerPr.处理的籽粒茎秆比非常接近且均高于OPT施肥处理。

表3 施肥对于油菜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处理下肥料对油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见,各处理增加肥料投入与增加收入之比分别是 3.32(OPT)、0.54(OPT-N)、3.90(OPT-P)、5.98(OPT-K)、4.91(FarmerPr.)。其中 OPT-K 产投比最大,大概与K肥价格较高有关,也可能说明当地土壤钾营养并不缺乏,这可以由OPT和OPT-K两个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看出。

表4 油菜施磷的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在施用氮、硼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磷钾肥可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这证明了合理配比使用包括氮磷钾硼肥在内的平衡施肥技术的重要性。

国内外研究表明大田油菜氮肥施用量随当地土壤肥力状况普遍在150~300 kg/hm2范围内不等。另有报道每生产100 kg油菜籽大约需要吸收纯氮9.47 kg。氮肥对于提高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极大(表4),不施氮肥仅配施磷钾产投比很低。氮肥的施用具有增产效应:对比OPT与OPT-N处理,结果表明,增加氮肥施用可明显提高油菜各生物学性状指标和油菜籽粒产量,同时也可以明显地提高籽粒和茎秆的比值。

鲁剑巍等人研究表明磷钾的交互作用可能是单向的交互作用,具体表现在,钾的吸收不受磷的影响,而磷的吸收需要钾的平衡,磷钾配合施用效果更好[4]。表2和表3表明,与OPT-P处理相比,OPT可以显著提高一级分枝高度、单株二级分枝数,在利于采收的同时可以提高籽粒产量。与OPTK相比,OPT处理可显著提高油菜的一级分枝高度、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每果角粒数、产量、籽粒与茎秆的比值等,说明K肥的施用对于油菜产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合理配比氮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量,提高产量,同时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不施氮肥会使得产投比大幅下降,而不施钾肥、磷肥产投比反而上升,这与钾肥价格持续上涨有很大关系,但农户单位面积的收入降低,没有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实际生产中,农户习惯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容易造成贪青晚熟等对油分积累不宜的情况,同时使得茎叶细软、木质化程度低,易倒伏,应该酌量减少部分氮肥投入,增加磷钾用量,这对于六安地区油菜生产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1] 李银水,鲁剑巍,邹 娟,等.湖北省油菜氮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2):218-223.

[2] 任廷波,赵继献.氮肥对黄籽双低杂交油菜菌核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6):43-44.

[3] 张 炎,史军辉,李 磐,等.农田土壤氮素损失与环境污染[J].新疆农业科学,2004,41(1):57-60.

[4] 鲁剑巍,陈 防,张竹青,等.磷肥配合施用对油菜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52-55.

[5] 李志玉,郭庆元,廖 星,等.不同氮水平对双低油菜中双 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2):78-82.

[6] 袁卫红.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2,24(2):50-52.

[7] ShepherdM A,Sylvester-Bradley R.Effec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ed to winter oilseed rape(B rassica napus L.)on soil mineral nitrogen after harvest and on the response of a succeeding crop of winter wheat to nitrogen fertilizer[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Cambridge,1996,(126):63-74.

[8] 孙克刚,王亚莉,鹿智江,等.油菜氮磷钾元素的需肥规律和施肥研究[J].土壤肥料,2002,(4):35-37.

[9] 邹 娟,鲁剑巍,李银水,等.直播油菜施肥效应及适宜肥料用量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1):90-94.

[10] 胡腾文,赵继献.不同施氮量对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与植株性状相关性的影响 [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99-6401.

[11] 侯再芬,谢启强,邓其英,等.不同施氮量对优质杂交油菜菌核病的影响[J].安徽农业学,2006,34(21):5576-5577.

猜你喜欢

分枝氮磷钾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一株吊兰
短截和摘心对矮砧苹果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
钾肥迎来零关税
姗姗来迟的钾肥大合同
上临界受控分枝过程后代均值的条件最小二乘估计
濒危物种灰叶胡杨不同发育阶段枝系构型特征研究
不同氮磷水平下AM真菌对棉花的侵染率及氮磷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