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R&S全固态发射机的维修实践

2010-06-07肖幸伟

电视技术 2010年7期
关键词:电位器PC机晶体管

肖幸伟

(广州电视台发射传送部,广东 广州 510010)

1 引言

广州电视台2002年开始引进全固态发射机,至今已有9台,其中5台德国R&S发射机,功率等级为1~30 kW。在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针对R&S全固态发射机的特点,制定规范的操作程序和严格的维护管理制度。

2 硬件维修的前期准备

保存和装入设置可以利用选单分别调用相应的文件选单。设置时,主界面要记录相应的设置选单。不论是个别模块(CCU、激励器、输出模块),还是整机装置的设置都能被保存在相应的文件管理器中 (主窗口—文件—文件管理器),如图1所示。

保存步骤如下:首先通过浏览器选择要保存的参数文件。再通过专门选择键保存个别单元的参数子集甚至是整机的所有参数。在保存之前,参数的说明部分可以插入到每个参数的设置中,按“编辑”按钮输入文本,再按“保存”键保存参数。最后按“保存所有”键保存所有单元参数设置。

装入的步骤为:首先,由浏览器选择要装入参数设置的文件。然后选择数据源,此时可以选择发射机的某个单元或整机的所有参数进行安装。若只安装激励器或输出模块的设置,可复制激励器、输出模块的参数到目标文件。

3 硬件维护方法

3.1 更换功放模块VH602

拆卸流程为:在CCU控制板上关掉发射机;将电源分配器的绝缘按钮“Q1”打到“OFF”位置;关掉冷却液的进、出口水阀,包括发射机的水泵控制板并关掉水阀;松开发射机前面板的2个十字螺钉,小心拉出机架上功放模块插件。

安装流程为:安装功放插件的步骤按拆卸步骤倒序进行;更换完功放插件后打开冷却液的进、出口水阀。

3.2 更换功放模块VH602A2/VH601A2的晶体管

3.2.1 更换、调试功放模块晶体管

将功放断电,若有必要,从机架上拆下功放模块。松开功放盒顶盖和后盖的所有螺钉,打开盖子。将功放接上50 Ω负载,不带RF输出运行功放,将测试盒(15针SUBD)连接到功放后面标有“Testport Current”的连接器,测试功放的电流静态值为1.0 A(电压为0.5 V)。

驱动晶体管对正常工作的静态电流值是4.0 A(电压为2.0 V),若静态测试值为0 mV或1000 mV时,则晶体管可能有故障,而功放输出晶体管的静态电流是1.2 A(电压为0.6 V),测量值在0 mV或300 mV,则晶体管可能坏掉,必要时作个标记。

用欧姆表(接地)直接测量可能故障的晶体管对的两极(2个晶体管4个极),若阻抗明显小于6 kΩ,则可以断定晶体管或电位器故障。取下2个偏压电阻(100 Ω),再次对地测量阻抗,此时若有很高的阻抗(兆欧姆级)则可以断定晶体管没坏。这时应更换相应的10 kΩ电位器。

松开晶体管螺钉并焊卸,清洁焊点表面。在晶体管上涂上一层薄导热硅脂,插入晶体管管脚并用力压使导热硅脂铺开,交替上紧晶体管的螺钉,在管脚上点上焊锡,然后调整晶体管静态电流。

调整2个输出功放的电位器,顺时针连续5周,不带RF输出将功放通电,并在测试盒上选择适当的输出功放,由于功放内部静态测量值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测量时可能在120 mV左右,也可能没有电流通过晶体管,偏移量由测试盒调整至0 mV(此时可加上一个偏移量)。

预放晶体管对:将第1个电位器设置为300 mV或300 mV+(“+”表示另加偏移量)。第2个电位器设置为600 mV或600mV+。

输出级晶体管对:设置第1个电位器为1000 mV(电压为2.0 A)或1000 mV+,设置第2个电位器为2000 mV(电压为 4.0 A)或 2000 mV+。

3.2.2 更换、调试预放模块的晶体管

如果预放晶体管有故障,则功率故障指示灯亮(功放输出功率0 W),或者在DVB模式下频谱特性的间距不足(在功率谱密度-10 dB处)。

用欧姆表(接地)直接测量PTF10026或PTF10007,如果测量阻抗值是6 kΩ左右,晶体管和电位器正常。若测量阻抗小于3 kΩ,晶体管可能有故障,则焊卸PTF10007的偏压电阻R187或PTF10026的偏压电阻R188(2个电阻都是33 Ω)。拆下偏压电阻后若阻抗很高(兆欧姆级),则晶体管没坏,更换相应的10 kΩ电位器。

如果拆下偏压电阻后栅极电阻很低则应该更换晶体管。拆焊晶体管PTF10026时由于其对地有很好的散热性,所以有难度。用吸焊线弄平滑接地点,不要使用散热硅脂,最后焊上新的晶体管。

松开晶体管PTF10007的螺钉并焊卸拆下,清洁冷却的表面。把新晶体管的焊脚向上弯曲,再次检查晶体管表面和散热片的污迹是否均匀,在晶体管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导热硅脂,插入晶体管用力压使导热硅脂平面铺开,使受热表面大一些,交替上紧晶体管的装配螺钉并焊牢,然后调试晶体管的静态电流。

焊开DC连线(到输出级的耦合线),接上电流表。顺时针调节两电位器(约5周),不带RF输出启动功放电源,一般功放的输出负载是50 Ω,通电电流是700 mA。使用稳压器调大晶体管10026的静态电流至300 mA,调至晶体管10007的静态电流至1.5 A,总电流约2.5 A。

3.3 改变发射频道

分为以下步骤:

1)改变激励器

设置激励器的新频道频率 (EXECITER—RF—合成器),调试I/Q解调器。当IV波段调到V波段时要更换位于调制器和合成器之间作为辅助电缆线的低通滤波器(安装在插件前控制板),相反时则电缆线要更换成IV波段的低通滤波器。

2)调试或更换发射机的图像/伴音双工器。

3)调试发射机的均衡器到新的输出频率(正常失配衰减≥30 dB)。

4)必要时更换谐波滤波器(21CH~42CH为FD410,43CH~69CH 为 FD411)。

5)调整定向耦合器系统的耦合损耗量。这个调整是因为定向耦合器的测定电压与频率相关,如果先前的耦合损耗已知,发射机新频道正确值是可以计算的。以下是近似值计算公式

其中,Δαk=20lgb,

如果新的频率高,则Δαk是减小的;如果频率低,那么Δαk是增加的,要增加耦合器衰减量Δαk1。

6)调整定向耦合器抽头的电平。

4 更新软件

4.1 更新CCU软件

这个更新程序是用在CCU上安装新的操作软件,一般已装有这个程序,所以更新程序开始启动后,整个程序就会自动安装。更新程序存放在软盘内,而这张软盘包含一个自解压文件:update-ccu-atv-xxxx.exe,“xxxx”是当前CCU软件版本号,当用户调用这个软件时自解压文件自动开始,相关文件自动解压到硬盘上。

松开两枚螺钉打开激励器的CCU前面板。将PC机上一个空的COM端口用一条RS-232电缆连接线接到CCU前面板的接口上,在PC机上选择已解压缩文件的目录。在CCU上设置一个硬复位,松开两枚螺钉打开前门,按下复位键S1(打开时用一根小棒或螺丝刀插入);另一方面,在单发射机情况下启动激励器A的自动中断进行复位,在有备用激励器或在“主动待命”模式的发射机中启动CCU的自动中断。

当CCU导入屏幕显示欢迎界面后按“ENTER”键进入选单。按“F2”键启动刷新程序,屏幕显示“falshup…”,这条信息在整个程序更新的过程中都会显示。

然后启动PC机的批处理程序flash1.bat(COM1端口)或flash2.bat(COM2端口),若无故障,更新程序会自动安装。更新完成,几分钟后PC机上显示“OK”并且发射机再次导入。更新完毕按“OK”。

另外,在更新时有必要运行冷启动,这就意味着会将CCU的故障复位,所有的设置初始化到默认值。由于这个原因,冷启动前装入所有相关的数据结构才可以复位,参考电压的设置也非常重要。

4.2 更新ATV编码器软件

更新程序存放在一张软盘上,这张软盘包含一个自解压文件:update-exc-atv-xxxx.exe,“xxxx”是当前编码器软件的版本号,用户调用该文件时,文件开始自解压,并且会把相关文件写到先前指定的刷新程序。

松开两枚螺钉,打开激励器CCU的前面板。用标准RS-232电缆连接一个空COM口和解调器前面板的接口。从PC机上选择自解压文件,然后在PC机上启动批程序load_com1.bat(为 COM1)或 load_com2.bat(为 COM2)。设置电源分配器的自动电源倒换键为 “OFF”(EXC A 或EXC B)。拆卸解调器插件,改变跳线X16的位置(在前盖后面),使其处于刷新状态。小心插回解调器,再置电源分配器的自动倒换开关为“ON”(EXC A或EXC B)。按PC机的任意键启动刷新模式。

之后,如果没有出故障则更新程序自动运行,用户不需要任何动作,在更新过程中会有一些提示信息,更新完毕后出现提示信息 “APP loading successful”。重新插回X16,跳线到正常位置,此时要置电源分配器的自动倒换开关为“OFF”,置自动倒换开关为“ON”后,系统导入到正常模式并可以使用。

猜你喜欢

电位器PC机晶体管
2.6万亿个晶体管
功率晶体管击穿特性及测试分析
Hepatitis C virus antigens enzyme immunoassay for one-step diagnosis of hepatitis C virus coinfection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ed individuals
基于三菱FXPLC的感应淬火机床与PC机的串行通信实现
VC.NET下实现dsPIC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Mixly开源项目设计10:用自制多量程欧姆表测量电位器的电阻
排除OLT设备登录故障
一种新型的耐高温碳化硅超结晶体管
VIVID3彩色超声仪结构原理及维修
意法半导体(ST)新款100V晶体管提高汽车应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