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保温干预对胃肠道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观察

2010-06-06姜丽丽

东南国防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寒战感染率保温

曾 成,姜丽丽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保持机体核心温度37℃左右,然而外科手术患者因室温低、腹腔脏器和肢体的暴露散热,麻醉状态下骨骼肌松弛,导致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中心温度低于36℃)。由于围手术期低体温可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抑制、术后渗血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维持患者手术中体温恒定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保温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7年 1月至 2008年 10月普外科择期胃肠道手术 80例患者,年龄 20~70岁,平均 43岁。男 45例,女 35例。心功能Ⅰ ~Ⅱ级。体重 50~80 kg,术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两组患者年龄、术前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使用暖气空调控制室温22~24℃,在接送患者过程中为患者盖好棉被,手术准备期为患者盖两层棉质大单,所输液体及冲洗液均为常温(20~22℃),其余不采取任何保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保温方法:①加强术中体温监测,动态监测术中体温,为及时调整和更改保温措施提供依据。②调节室温,提前 1小时将手术间的温度调至 26~28℃,手术开始后将室温恒定在 22~24℃至手术结束。③铺电热毯保温,根据需要调节温度。④液体输入加温,输液管道接上电子加温器,温度调至 37~40℃,浸泡盐水垫用温盐水,冲洗液加温到 37℃左右。⑤术中应用人工鼻,以保证呼吸道内恒定的温度。⑥减少体腔热的散失:对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的患者,术中使用温热盐水纱布覆盖。⑦手术结束时通知病房将病室的温度调至和术中温度一致,用热水袋预热被窝温度。

1.3 设备与方法 监护仪使用德国生产 Lnfinit Vista Xl监护仪、肛温探头监测直肠温度,以进行体温监测。

1.4 观察指标

1.4.1 体温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两组取时间点术前 30 min、手术开始后 30min、手术结束前 30 min、回病房后 30 min,分别观察记录患者体温(T)、呼吸(R)、心率(HR)、收缩压(SBP)等生命体征指标,计算平均值。

1.4.2 寒战发生情况 在麻醉苏醒期评估患者寒战发生的级别。寒战等级根据 Guffin等提出的划分标准,分 5级。0级:没有寒战;1级:立毛肌收缩或外周血管收缩;2级:1组肌肉轻微活动;3级:超过 1组肌肉的中等强度活动;4级:持续性的全身肌肉强烈活动。当寒战级别为 1级及 1级以上时,视为患者出现寒战[2]。

1.4.3 保温干预的效果评价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寒战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拆线)时间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比较 见表 1。

2.2 两组呼吸、收缩压比较 见表 2、表 3。

2.3 两组效果评价指标—寒战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 4。

表1 两组在不同时间的肛温比较(±s,℃)

表1 两组在不同时间的肛温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术前 30min 手术开始后 30min 手术结束前 30m in 回病房后 30min观察组 40 36.8±0.15 36.4±0.34* 36.4±0.39* 36.7±0.32*对照组 40 36.8±0.16 36.0±0.25 35.4±0.31 35.5±0.20

表2 两组呼吸比较(±s,次 /m in)

表2 两组呼吸比较(±s,次 /m in)

注:与对照组比,*P<0.01

组别 例数 术前 30min 手术开始后 30min 手术结束前 30min 回病房后 30min观察组 40 18.4±2.4* 23.0±3.1* 19.4±3.9* 19.0±2.4*对照组 40 18.6±3.1 24.1±2.5 21.8±4.2 20.1±3.0

表3 两组收缩压比较(±s,mmHg)

表3 两组收缩压比较(±s,mmH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术前 30min 手术开始后 30min 手术结束前 30min 回病房后 30min观察组 40 107.5±11.2* 110.7±15.0* 116.6±20.0* 101.7±22.0*对照组 40 100.4±12.5 103.2±19.6 101.6±17.2 97.8±16.6

表4 两组寒战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

3 讨 论

3.1 围手术期保温的重要性 手术期间,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手术室内环境低温、皮肤消毒、开放体腔,以及使用冷的灌注液和冲洗液等,使手术患者散热增加,体温下降,从而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术后恢复[3]。采用有效的保温措施是保证麻醉顺利、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条件。本文研究显示:对照组单纯使用暖气空调保温措施情况下,随着手术的进行患者体温逐渐下降,患者的体温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综合保温干预的患者体温保持恒定,不同时间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手术开始后的相同时间段及术毕体温分别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保温干预措施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的恒定。

3.2 综合保温干预的效果 手术期体温下降对患者最常见的危害是寒战,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 5%~65%。而寒战引起的肌肉活动,使耗氧量增加至正常体温时的 8倍[4],易使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其次,术中低温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并抑制其功能,降低凝血物质活性,激活血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严重低温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另外,术中低温可能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率增加和心血管功能异常,低体温时由于直接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减少皮肤血流量,从而减少组织的氧供,同时低温往往伴有蛋白质的消耗和胶原合成的抑制,这些均可使患者对手术伤口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敖兵等[5]报道在择期大肠手术期间发生低温的患者伤口感染率增加 3倍,住院时间延长 20%左右。吴翠华[6]发现体温较低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了 300%,这是由于引发了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 100%~700%和整个系统性血管收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 T、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 HR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说明综合保温干预措施能有效防止患者术中低体温,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寒战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对于促进手术切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1]杨 兵,曾盈盈,杨秀霞,等.老年人腹部手术术中保温对术后苏醒的影响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3(18):7-9.

[2]李 理,黄文莉.围术期低体温病人保温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11):952-954.

[3]张彩莲.围术期保温护理在 Whipple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08,17(8):700-701.

[4]李雪连.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9):90-91.

[5]敖 兵,何晓珍,关惠军.保温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0):781-783.

[6]吴翠华.保温护理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寒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14(7):78-79.

猜你喜欢

寒战感染率保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能“保温”的雪
保温
实施严谨的保暖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效果分析
全麻术后寒战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