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诱捕器诱蛾效果的比较试验

2010-06-04叶生海廖勤周郑传高胡细荒邵晓霞王成玉

湖北植保 2010年1期
关键词:诱蛾诱剂粘胶

叶生海 廖勤周 郑传高 胡细荒 邵晓霞 王成玉

(湖北省鄂州市植物保护站,鄂州 436000)

试验目的:开发诱捕效果优异、性能稳定的稻纵卷叶螟专用性诱剂及诱捕工具,提高稻纵卷叶螟监测质量和预测预报水平。

1 试验材料

选择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性引诱剂诱芯及粘胶诱捕器作为性诱工具,粘胶诱捕器两种类型分别为翅膀形及菱形,诱芯为毛细血管状,长度 80mm,外径 1.6mm,内径 0.8mm,每个粘胶诱捕器内固定一枚性诱剂诱芯,翅膀形诱捕器内诱芯按“S”形嵌入诱芯杆的凹槽中,菱形诱捕器内诱芯直接缠于内部自置铁丝上,诱芯距离粘板约 1cm。

2 试验方法

2.1 诱捕器田间设置

试验选择在鄂州市鄂城区杜山镇旭东村 4组,一片相对独立的小冲大约 6.67hm2的中稻田中进行,水稻品种为两优 6326,两种类型的诱捕器间隔距离100m,各设置5台,每两台之间相距50m放置,每个诱捕器与田边距离不少于 5m;放置高度依据水稻生育期长势进行调整,始终保持高出水稻 0.8m左右,每间隔 30d换 1次诱芯。

2.2 监测时间

从 7月 1日起进行监测,逐日记录两种类型共10台诱捕器的诱蛾数量,每日查虫时间为 9:30~10:00,并用长摄子拿掉当天的诱蛾数,第 2d重新记数,结果见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记载表。

3 结果分析

3.1 诱芯的专一性及持效期测定

从每日调查的第 2代至第 4代稻纵卷叶螟诱蛾情况看,稻纵卷叶螟性诱剂田间持效期在 30d以上,可以满足一个世代的诱杀需要。两种类型诱捕器除个别粘胶板上有极少量的二化螟成虫外,其它粘胶板上未见其它蛾类成虫,说明稻纵卷叶螟毛细管状诱芯对该成虫专一性较强。

3.2 两种诱捕器每日诱蛾量变化曲线

诱蛾量的变化曲线不仅可以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期和发生量进行预测,而且对外地虫源何时进入本地与何时进行化学防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世代重叠比较严重的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根据每日诱蛾量的变化,绘制以下诱蛾量变化曲线:

从上面图中可以看出:

3.2.1 两种诱捕器诱蛾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说明两种诱捕器都能反映当地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变化情况。

3.2.2 从 7月中旬至 8月底,第 3代、第 4代稻纵卷叶螟田间成虫不断,成虫峰次多,世代重叠现象明显,这与当地常年7~8月稻纵卷叶螟田间发生与变化情况基本一致。

3.2.3 翅膀形诱捕器诱蛾效果明显好于菱形诱捕器。从 7月 1日至 9月 3日,翅膀形诱捕器(5台)合计诱蛾 410头,平均每台诱蛾 82头,菱形诱捕器(5台)合计诱蛾 180头,平均每台诱蛾量为 36头,翅膀形诱捕器平均每台诱蛾量是菱形诱捕器诱蛾量的 2.28倍,前者诱蛾量远高于后者。

3.3 两种诱捕器结构的优缺点比较

通过 2个多月的田间试验,稻纵卷叶螟两种诱捕器结构各自优缺点比较如下:

类型/项目优点缺点菱形诱捕器成本更低,操作方便①纸质薄,份量太轻,遇风诱捕器摇摆幅度大,诱芯源不稳定,诱蛾效果差;②因诱捕器纸质太薄,悬挂铁丝孔眼遇风摇摆易拉裂,导致诱捕器易掉入田间。翅膀形诱捕器①稳定性强;②诱蛾效果好。粘虫板四角被固定后造成粘虫板中间凹陷,遇雨易造成积水,影响粘虫板使用时限及粘虫效果。

4 结论及建议

4.1 将性引诱剂作为稻纵卷叶螟测报工具,具有方法简易,成本低,无毒害、无污染,监测成虫田间发生动态准确的优势,可将性诱剂作为稻纵卷叶螟监测优先选择工具之一。

4.2 建议:每 30d换一次诱芯。再是,使用菱形诱捕器的,建议在纸质诱捕器上缘穿眼处钉入铁或铝质扣子眼,后穿悬挂铁丝,以免遇风摇摆导致穿眼处被风力拉裂,使诱捕器垮塌。最后,实际操作中,使用翅膀形诱捕器比菱形诱捕器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诱蛾诱剂粘胶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诱捕器颜色和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影响
施秉县烤烟4种夜蛾科害虫的田间消长规律
性诱剂在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上的运用
我国粘胶短纤大发展时期的供需格局分析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性诱剂组合诱芯对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
有意外用处的便条纸
4种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特殊的粘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