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魅力中国”?

2010-05-30刘迪

新民周刊 2010年21期
关键词:日本大学学者大学

刘迪

假如在未来全球秩序变革中,一个国家缺乏具有影响力的核心价值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势必处于劣势。

某教授对我说,去年,他服务的大学曾经历一次小小的动荡。原来,那所位于日本东北的大学新来一位董事长,他决定砍掉一些“不必要”课程,集中有限资金、人力搞英美研究。当然,这关乎我那位朋友的饭碗。幸好,那件事以喜剧告终。原来,一听到董事长的决定,当地财界人士坐不住了。因为,在那座小城市里,当地产品市场狭小,维持当地产业发展,唯有向国内或海外出口。当地财界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巨大市场。而地方大学必须为本地开拓中国市场培养人才。他们还说,假如这所大学削减甚至撤销有关中国方面的研究,将降低当地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因此,财界人士联手与大学交涉。结果,这所学校非但没削减中国研究的教学师资,反倒从外地引进更多中国研究人才。

应该说,日本有一个非常深厚的中国研究传统。20多年前,据北京大学一位学者估算,当时,日本有1万多名中国研究学者。从日本学界看,“文革”前中国研究的学者中,分“左派”与亲台湾派两类。80年代后,“左派”学者式微。经过一段消沉,进入21世纪尤其最近数年,中国研究者队伍才逐渐扩大。

大约10年前,当时的早稻田大学总长奥岛孝康对我说,早稻田大学要建成全球最好的中国研究中心。日本学术研究机构将目光重新转向中国,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日益崛起;另一方面,也是日本政府战略目标转移的结果。日本一些学术机构承担的政府课题,也反映了日本政府“脱欧入亚”的战略思考。比如说,此前早稻田大学承担的“亚洲学的创造”大型项目,耗费数亿日元,持续多年。

很多日本大学以前没有中国问题研究的教职,最近也开始开设这类讲座,并聘请中国问题专家。非但中国现实问题研究者人数增加,而且一些此前从事其他领域的学者,也都转向或兼搞中国研究。

不过,尽管出现中国研究热,但对日本大学来讲,假如无法招到相关的学生,那么再好的教授也难免尴尬。现在,有的大学借中国热新设有关中国研究的课程,却面临招生困难问题,最近听说,有的大学甚至开始收缩中国研究的相关课程。还有的大学,其中文学习者的数量,常受到媒体影响,登记学习中国学习的人数,简直就成了中日关系的晴雨表。

总体上说,在日本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是一回事儿,中文教育则是另一回事儿。尽管社会对中国问题研究需求有所提高,但中文教育普及却仍有待努力。如何唤起学生、社会对中文学习的热情,还不仅是一个校内的问题。应该说,要长期维持年轻学子对中国以及中文的兴趣,中国还得加强“魅力因素”。

20年前,一个日本教授对我说,對于新加坡这样的小国,经济搞好了,世界就会称赞不已。但是对中国,仅仅作为经济大国远远不够。他说,“中国要赢得世人尊敬,必须恢复历史上的文化大国地位。”今天,中国不但要做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强国,而且还要做一个有魅力的大国。为此,中国不但要创造出类似迪斯尼乐园、日本动漫的通俗文化,还要推广一种核心价值的普世文化。中国大学不能满足于作为欧美大学的预备校,而应培养有魅力、有个性的独创型人才。

目前,中国文化尚缺乏对世界乃至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辐射力。这是中国在地缘政治文化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假如在未来全球秩序变革中,一个国家缺乏具有影响力的核心价值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势必处于劣势。因为,全球经济、政治、法律、教育、文化的秩序,都是以这种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

近代以来,西方确立其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优越的地位,花费了数百年时间。东方新兴工业国家崛起,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以崛起中的中国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今后,这种发展势头如要扩大到其他领域,尚需要几代人的奋斗、积累。

猜你喜欢

日本大学学者大学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colorectal tumour vasculature using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orrelation with angiogenesis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合格”
日本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