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展的意义何在?

2010-05-30苏庆先江迅

新民周刊 2010年32期
关键词:书展电子书竞争

苏庆先 江迅

香港并非文化沙漠,阅读正成为香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将阅读作为自己的基本生活方式,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的信条。他说,阅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接受方式,正如日本知名学者池田大作所言,书籍不是把外在的东西轻易交给读者,而是促使读者内在的东西喷涌而出。他说自己跟大部分香港人一样,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阅读的时间并不多。他目前正在读两本书,一本是《追逐日光——一位跨国企业总裁的最后礼物》,一本是《把信送給加西亚》。

从读书谈到书展,他说:“我对香港书展非常有感情。我1984年加入香港贸发局,1991年香港书展第二届的时候,就开始负责书展的筹备工作。”

回想起香港书展走过的21年,周启良说,书展的成功是一个意外。

记者:香港书展是如何逐步走向成功的?

周启良:1990年,香港会展中心刚刚盖好,那时的活动不像今天这么多,经贸类的展会都在旺季。淡季,特别是七八月份,暑假空档比较大,所以我们筹划了一系列跟消费者有关联的活动。其中之一,就是香港书展。放暑假,年轻人和家长空闲时间多,可以让出版商集中一起卖点书给年轻人。书展越办越火爆,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香港并非文化沙漠,阅读正成为香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香港书展与中国大陆的上海、北京等地的书展相比,有什么特色?

周启良:香港书展规模大很多。从社会参与度和入场人数而言,香港书展的规模是最大的。7天的书展井然有序,香港是一个文明而有秩序的城市。

记者:近年上海、台北的书展正效仿香港书展的一些做法,办得越来越有声色,香港书展在这种竞争状态下,近年的书展在你看来有什么特色?

周启良:不能说没有竞争,但我觉得文化、文学的合作比竞争更值得重视。其实我们与台北书展和出版商的合作很多。竞争中,包容性更显重要,包容就能不断进步。今年我们通过顾问团的讨论,拟出书展的主题:从香港阅读世界,关心社会,关爱地球。另外,香港既然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我们鼓励市民不仅看中文书,也能接触其他不同的文化。去年开始,我们新创了一个“英语世界”,邀请英国一些著名作家来交流。还有一个突破,是今年我们让读者有机会了解了更多的电子书出版的前景。未来电子书出版前景广阔,希望可以借本届书展,让更多香港人对电子书认识更多。

记者:今年香港书展的人数又有了新的突破。

周启良:我追求的不是人数,而是人的素质、书展素质方面的提升,希望更多的人不是来凑热闹。香港是高度经济化的城市,工作忙碌,生活紧张,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被忽略了。书展的意义之一,正是让那些平时没时间去书局的市民,来书展买几本书,一年里能翻翻这几本书,这绝对是好事。

猜你喜欢

书展电子书竞争
“空场”书展
沈鹏《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感谢竞争
《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第6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圆满落幕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电子书 等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