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季茭白龙茭2号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2010-05-30陆玉英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茭白株距分蘖

陆玉英

(浙江省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0)

龙茭2号是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等4家单位,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茭白新品种,2008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1]。该品种系双季茭白,与原有浙茭系列品种及本地农家品种梭子茭存在较大差异,具有长势强、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性好等特点。为探索该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及相关配套技术,对龙茭2号进行了栽培密度试验,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计

试验于2009年7-12月在桐乡市龙翔街道元丰村进行。试验田土壤为黄斑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前茬茭白,肥力中上。供试品种为龙茭2号,均来自合作社金牛良种繁育基地。

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T1)行株距110 cm×60 cm,即15 150墩·hm-2;处理2(T2)行株距100 cm×60 cm,即16 665墩·hm-2;处理 3(T3)行株距100 cm×50 cm,即19 995墩·hm-2。重复3次,小区面积45 m2,小区随机排列,单株定植。

各处理间的肥水管理相同,6月28日清理前作,并进行翻耕耙田,2009年7月10日定植,栽培苗系分蘖株,进行割叶留40 cm定植。8月2日施尿素 75 kg·hm-2,8月 15日施鸭厩肥 30 t·hm-2,碳酸氢铵 550 kg·hm-2,过磷酸钙 750 kg·hm-2,氯化钾 112.5 kg·hm-2。8月 27日施碳酸氢铵750 kg·hm-2。9月18日施碳酸氢铵750 kg·hm-2。10月 25日施进口三元复合肥 180 kg·hm-2。11月 10日再施进口三元复合肥187.5 kg·hm-2。

10月28日当第1批茭白采收后,11月10-18日进入采茭旺季,12月2日采收结束。

1.2 测定项目

生育期记载:记录不同处理的移栽期、分蘖始期、孕茭始期、孕茭叶龄、采收期及生育天数。

考种:于采收期取样考种,调查株高、分蘖范围、有效分蘖、壳茭重、净茭重、茭肉长及肉质茎粗,并对采收样品进行实地测产。

产值:产值主要根据市场销售价格计算。试验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表1所示,不同密度定植对龙茭2号生育期的影响不大,分蘖始期和孕茭始期均分别在8月4日和10月5日,总生育期天数差异不大。

2.2 经济性状

表2可以看出,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每墩有效分蘖数、壳茭重、净茭重、茭肉长、茭肉质茎粗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均表现为 T2>T1>T3,其中T2处理的净茭重和茭肉粗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株高以T3处理最高,但处理间差异不大,而T1处理的分蘖范围则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分蘖范围为35.2 cm×32.4 cm。

表1 不同栽培密度对龙茭2号生育期的影响

表2 不同定植密度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2.3 产量和效益

图1所示,T2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T1和T3处理。T2、T1比 T3分别高出了 19.43%和9.49%,差异显著。而在产值方面,同样以T2处理最高,依次比 T1和 T3处理高了9.48%和24.11%(图 2)。

图1 不同处理对产量 (667 m2)的影响

3 小结和讨论

图2 不同处理对产值 (667 m2)的影响

试验主要对龙茭2号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密度定植研究。结果表明,T2处理无论是在产量或者产量性状上均明显优于T1和T3处理。主要表现在茭肉粗和净茭重上,均明显高于其它2个处理,由此可知不同种植密度下茭肉粗和净茭重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笔者认为,适度稀植后每墩有效分蘖数增加,同时能增强田间光照,有利于提高田间温度,加快茭白成熟,提高总产量;由于龙茭2号是特晚熟品种,孕茭期及膨大期气温较低,如种植过密,将影响光照和田间温度,从而影响茭白膨大速度,茭白个体变小,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因此通过试验得出龙茭2号秋栽适宜的行株距为100~110 cm×60 cm,此密度下经济效益较好。

[1] 沈学根,徐杰,周建松,等.双季茭白龙茭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浙江农业科学,2010(1):29-30.

猜你喜欢

茭白株距分蘖
太湖茭白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巧解“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