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倬云谈话录》等

2010-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楼价经理人富人

《许倬云谈话录》

作者:李怀宇

口述:许倬云

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29元

本书从无锡世家许家谈起,回忆抗战军兴迁徙不断,杂读群书,以及此后的求学治学之路,其间与文化大家切磋学问,构建其思想体系。

《东张西望——廖晓义与中外哲人聊环保药方》

廖晓义

三辰影库出版社

定价:58元

受访者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东方智慧如何应对当今的生态危机和构建生态文明发表见解,而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中国式的环保就在每个人的身边。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英国]约翰·霍布森

山东画报出版社

定价:25元

对于西方20年的崛起,亚洲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将历史的碎片和富有挑战性的构想拼在了一起,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视角。

《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

秦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39元

“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社会。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有序地推进这一进程,关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伦敦画记》

蒋彝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28元

本书是蒋彝旅居伦敦五年期间的观察笔记。他近距离观察伦敦人的习性与他们的喜好,种种伦敦的平凡琐事,都激起他的好奇。

房地产业江湖的背后

朱鸿

我原以为可以读到种种精彩的故事,包括阴谋与爱情,或性与女人,因为谢强是作家,又浪迹地产江湖十余年。可惜我想错了。这是一本知识性和专业性颇强的书,涉及房地产业的产生、变迁、土地出让与购买,楼盘的设计、营销、材料链、资金流,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

这些年房地产业的商人一直背着骂名,媒介无不痛批其牟取暴利,抬高楼价,为富人盖房,甚至制造了房奴。谢强以一个比喻形容被骂的状态,谓之痰盂,无非是感觉他们承受了出于世人之口的秽物。

房地产业的商人最易并最多遭世人责难的是招商楼价,以获暴利。获利是商人的天职,暴利之得也是有可能的,然而楼价高涨并非他们一手可为。实际上中国的房地产业是由商人和政府联袂进行的,他们一厢卖地,一厢卖房,在终端表现为政府获得地利和税利,商人获得房款。一件事情的完成,不过是由商人和政府分头行动而已。商人与政府各居一端,各有一手。如此一种经济活动的结果,也许政府得到的比商人还多,不过政府隐匿在经营活动的背后,商人的一手露在外边,遂背了骂名。

一切都是制度的产物。这是富于中国特色的经济活动,楼价高涨的奥秘也在这里:商人一端是市场化的,但政府一端却是计划性的,垄断性的,因为土地属于国家。请想一想,如果土地是属于私人的,那么它也会市场化。如果卖地也按市场规律进行,卖房也按市场规律进行,那么楼价之线就可能自然一些,多为曲线,有起有伏,伏不会一落千丈,起也不会直上云霄。楼价现在这种一跳接一跳的直线,原因主要是房地产业的两端失衡而致。

房地产业有符合自己发展的组织结构,其以职业经理人管理为优长。职业经理人是为老板打工的,不过他们异于公有制企业的那些领导。职业经理人必须为自己的老板盈利,否则就要下岗,然而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即使大赔其钱也能作威作福。职业经理人如任志强不但懂房地产业,而且懂经济,属于思想家型的职业经理人。潘石屹和冯仑皆具知识分子的精英品质。谢强是以文化情怀投入盖房活动的,如何形成企业文化,如何使楼盘产生地理文化,他有系统的理论。

中国这几十年产生了一批富人,其速度之快算历史罕见,房地产业的商人变成富人也是其中一景。富人并非天生便受世人尊重,富而不仁,就会招致怨恨,何况人类素有仇富之秉性。建议房地产业领域的富人,多投入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多支助文化艺术的创新。广济普渡,乐在其中。上海的证大企业就曾经这样做过,李嘉诚更是这样做的。

谢强的书足以启示人,并催人思索。我的一些所想,便是此书激发的,或是此书意义的延伸。

猜你喜欢

楼价经理人富人
渐富人群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想象与救助
富人与穷人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
睡觉的“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