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剂量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0-04-23张长青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氟伐他汀类药物斑块

张长青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炎症细胞介导的斑块破裂是发生UA的重要机制,UA 90%以上为不稳定斑块所致,研究表明,大量炎细胞浸润是斑块破裂的直接诱因[1]。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C反应蛋白 (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炎症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活动,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2]。最近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在稳定斑块、降低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中起了重要作用[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了他汀类药物在UA早期应用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UA患者早期应用大剂量氟伐他汀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及缺血事件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6月—2010年0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UA患者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9~81岁。入选病例症状、心电图及IHOLTER变化、心肌酶学变化和CTNT均符合UA诊断标准[4]。有以下情况者排除:(1)急慢性感染、创伤或手术2周以内;(2)合并脑血管意外或外周血管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血液病、慢性结缔组织病及免疫性疾病。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及危险因素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所有患者均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ACEI、硝酸酯类及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40 mg/d睡前服用,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氟伐他汀80 mg/d睡前服用。

1.2.2 观测指标 于治疗前后及治疗中监测以下指标:(1)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2)缺血性事件发生次数。缺血性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恶化;(3)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 (CK),CTNT;(4)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肌痛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入院时CRP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12周后两组有不同程度下降,B组 (80mg组)治疗前后比较下降更明显,治疗后组间CR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缺血性事件发生率 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氟伐他汀40mg/d组与氟伐他汀80mg/d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观察中两组均无因ALT、AST、CK明显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而需停药者。无诸如肌炎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与用药不相关的肌痛病例两组分别有4例和3例,同期查CK均未超出标准上限,继续用药后症状自行消失;消化道反应 (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两组各有6例;ALT轻度升高 40mg组 5例 (11.1%),80mg组 5例(11.1%);CK轻度升高40mg组4例 (8.9%),80mg组5例(11.1%)。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比较 (±s,mg/L)Table1 Comparison of CRP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比较 (±s,mg/L)Table1 Comparison of CRP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组45 9.82±4.11 6.54±1.56 B组45 10.22±4.18 3.59±1.64

表2 两组发生缺血性事件情况比较〔n(%)〕Table2 Groups compared to the situation of ischemic event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是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引起出血、血栓形成,导致管腔急性闭塞。UA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前状态,进展成为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非常大。炎症反应的激活是导致粥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炎症标志物中,CRP是一种炎症急性期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CRP是冠心病炎症反应的“金标志物”,对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预后具有重要的独立预测价值[4]。临床上UA患者往往有高表达的血浆C反应蛋白。血浆中CRP水平下降可使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事件显著减少[5]。他汀类药物即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高效降低LDL-C和中效升高HDL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他汀类治疗UA早期即使血脂尚未出现下降之前,心血管事件已显著减少,复发缺血事件危险性迅速下降,早期死亡率降低。由此,他汀类对于心血管调脂以外的作用越来越收到重视。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UA患者血清CRP水平,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作用,UA患者入院后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UA患者的临床结局[6]。ACS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除获显著调脂作用外,尚可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改善内皮功能,有利于斑块稳定,减少心脏事件发生[7]。本研究通过对90例UA患者早期应用氟伐他汀观察到,经过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使用较大剂量 (80mg/d)组患者CRP水平下降更显著,组间比较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也更低,同时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横纹肌溶解,肝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等。对于UA患者应早期给予较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以干预炎症反应,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UA患者预后,且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1 张平,李颖丽.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7,7(3):171.

2 赵小燕,李泉生.血浆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度分级关系的探讨 [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5):227-278.

3 Cfisby M,Nordin-Fredriksson G,Shah PK,et al.Pravastatin treat-ment increases collagen conten,t decreases lip id conten,t inflammation,metallop roteinases,and cell death in human carotid Plaques:imp lications forPlaque stalilization [J].Circulation,2001,103(7):226-233.

4 Auer J,Berent R,Lassnig E,et al.C-reaction protein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Jpn Heart,2002,43(6):607-619.

5 Li JJ.C-reactive protein isnotonly an inflammatorymarkerbutal-so a directcaUAe ofcardiovasculardisease.Med Hyphoth 2004,62:499-506.

6 Li JJ,Fang CH.Effectofa singlehigh-doesofsimvastain on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with unstable angina [J].Heart Drug,2005,5:140-145.

7 李帮清,胡大一,陈红.大剂量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J].中华内科杂志,2003,5(4):719.

猜你喜欢

氟伐他汀类药物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氟伐他汀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丹红注射液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21例临床观察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