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2010-04-14张宇松上海铁路局驻合肥车辆段验收室

上海铁道增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维修策略备件规范化

张宇松 上海铁路局驻合肥车辆段验收室

当代的设备技术进步飞快,正朝着集成化、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流程化、综合化、计算机化、超小型化、技术密集化的方向发展。先进的设备与落后的生产维修能力的矛盾将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企业,成为企业前进的障碍。同时现代化的设备具有更复杂、更强的系统特性,因此要求更先进的维修技术和更先进的管理模式。

设备管理模式是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前期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维修管理、备件管理、技术改造管理以及各种专业管理。在国内企业里,设备管理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决策者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而且,随着企业设备管理领导的管理思路和方法的不同,管理的水平高低相差甚远。此外还常常发生换一任领导就换一种思路,换一茬工人就换一套做法的情况。随着设备的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的加速,企业设备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更加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在设备前期管理方面的失误屡屡出现。设备管理的随意性也十分普遍,企业备件库存量普遍较高,流动资金积压严重。不少企业生产现场设备管理若有若无,轻保养、重维修,轻预防、重事后(维修),设备故障频繁,维修人员应接不暇,操作人员袖手旁观,工作处于被动局面。有的企业维修管理和组织跟不上设备的进步,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严重影响了生产。也有一些企业设备维修成本居高不下,成为生产成本的重要份额,反映了维修计划的欠缺或设备的保养不良。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维修失误和技术改造失误,不但破坏了设备的原有功能,甚至造成伤亡事故。广大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设备管理应该从“人”治走向“法”治,迫切要求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的设备管理体系。

1 设备现场管理规范化

由于企业不同、设备不同、职工素质不同,既要鼓励人人参与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热情,又要尊重技术、尊重科学,必须对现场设备进行认真分解、分析,确定不同工种人员的操作范围,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现场工人培训指导,使他们了解设备的原理,懂得如何处理各种突发问题,懂得工作的规范做法。在工人还不能掌握设备维修技能之前,指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清洁、点检、润滑、保养工作。工人在清洁过程中,同时就检查了设备的问题。在检查中遇到需要手工润滑的部位,立即按照润滑“五定”的做法进行润滑。如果点检检查有异常,需要紧固的应该马上紧固,需要调整的马上调整,需要其他保养的随时进行(不要等维修工来做)。只有当情况异常严重,操作人员自己不能处理时,才通过一定的反馈途径,把故障隐患及时报告到下一个环节处理。

对于这些工作应研究制定相应的规范的原则:

1.1 定人

选择生产现场的具体人员,包括操作工、点检人员、维修工或辅助工,让人人参与设备管理,让设备现场处处有人管。

1.2 定点

在设备上确定需要关注的操作点,即需要进行清洁、点检、润滑、保养的点。

1.3 定项

根据所选“点”的特点,选择清洁、点检、润滑、保养这四项中必须进行的若干项内容实施,不一定每项都实施,要结合设备的实际选择。

1.4 定时

按照一定的周期、时间操作,不一定每日、每班次均进行。

1.5 定标

对每一点的每一项操作内容,制定相应的目标状态或达到标准。

1.6 定法

每一项操作应该有确定的工具、方法及辅助材料。

1.7 定班

三班运行的生产现场,白班工人精力充沛,中班尚好,夜班工人无论精力和现场光线均差。因此,应把现场设备上的操作点按照三个班次的实际进行不均匀分配,即白班分班的操作点多,中班次之,夜班最少。

1.8 定路

根据设备(或生产线)的结构,以操作人员的位置为参照,对所有选中的操作点按照由高到低、由内到外、由近到远的策略,画出点到点的连线,优化一条较短、较易、较省力气的操作路径。做到不乱、不漏。

这些规范要组织技术骨干成立专门的小组,深入细致地制定,形成规范文件,经上级领导批准后,成为今后现场设备维护保养的依据,这就是“法”。另外,还要制定与上述规范化作业相适应的检查评估体系。可以用来自检,也可以用来互检,同样可以由上级检查,形成一套适应设备现场规范化操作的闭环管理体系。

2 设备维修管理规范化

这是在设备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对维修策略的规范。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对那些非主线简单设备或备用设备(如非生产性空调等)采用被动(事后)维修策略;对那些主线关键、重要设备(A、B类设备)采用主动(改善)维修策略;对那些故障多、维修难、费用高、需改善性能(包括安全性能),需要延长使用寿命的设备采用预防维修策略;对那些可以通过状态参数监测,准确诊断劣化趋势的设备(如大型风机、减速器等)采用预知—状态维修的策略。维修管理规范在一个阶段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也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除了维修策略的规范之外,维修技术方法、维修工艺的规范化也十分重要。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细节、程序等。即对何种设备的何种问题可以作何种灵活的处理,如何把主动维修、改善维修的思想融合到规范化维修的体系之中。

维修管理规范化除了包含维修策略的选择之外,还涉及从故障诊断系统到维修决策的管理,维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控制,企业内部维修组织机构的设计,企业内部维修力量与外部维修力量的平衡与协作,外部维修市场的运作和管理等等。

2.1 设备前期管理规范化

设备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选型、招标、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入固资、使用初期管理,以及设备定货至验收全过程的合同管理等内容。大量的事实说明,设备前期管理中的失误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惊人的浪费。由于受投资体制和企业最高决策人决策随意性严重影响,前期管理的失误可能发生在任何阶段。因此,设计和制定一个规范的设备前期管理程序,减少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防止在前期管理中利用权力寻求私利、损坏企业利益,避免因为知识结构不合理、经验不足造成的管理失控等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设备前期管理规范化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一个适合企业实际的立项、规划与可行性分析。包括一次审批、选型合理性分析、二次审批、定货合同会审、三次审批,以及设备引进的合同管理、安装调试管理、验收程序、入固资及初期管理。有了规范,就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制约设备前期管理的非科学性行为,保护企业利益,减少失误,使前期管理真正纳入“法”治的轨道。

2.2 设备备件管理规范化

企业设备备件管理是一个普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应用计算机软件做备件管理工作,但并不等于这些企业的备件管理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因为就管理本质来讲,这些软件只不过是用计算机代替了人工在备件出入库及定购工作中的手工操作,并没有对科学、合理的库存结构、备件定购规律、不同种类备件的库存策略做更多的工作。

企业备件库存的庞大、库存的不合理,已经成为企业维修成本过高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些企业备件库存流动资金数额高达固定资产总额的10%以上。如何降低企业备件库存,同时保证维修备件的及时供应,巳成为注重运行成本的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做好下面的基础工作:

⑴按照设备的ABC分类思路,进一步对部件、零件进行合理分类。

⑵按照备件分类,赋予不同种类设备的不同优先级。

⑶按照备件损耗规律,确定不同的库存类型。

⑷对不同备件库存类型的不同优先级备件,构造不同的库存模型。

⑸对不清楚规律的备件,暂时按照上、下限黑箱模型操作。

⑹通过条码或其他输入方式纳入计算机模型化管理。

上述做法既是管理过程又是规范过程,随着备件规律的逐步清晰化,黑箱中的备件逐年减少(也许永远达不到零),纳入科学库存模型的备件逐年增加,零库存备件的种类逐年增加,流动资金的占有量逐年减少,备件管理就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良性循环状态。

2.3 设备技术改造规范化

企业设备在维修改造过程中,容易出事故甚至有人员伤亡情况,因此要求设备维修要规范,设备技术改造要规范,尤其是重要、关键设备,在技术改造之前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在审批程序上要加以适当控制。具体的规范化程序应该随着企业性质的不同、设备不同、组织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之,规范是必要的,规范的内容是可商榷的。

2.4 设备专业管理规范化

设备专业管理包括能源、气、汽、水设备,润滑、液压、气动系统,压力容器,化学反应、腐蚀设备,高温设备,安全、环保设备、设施等,内容十分广泛,且随企业的不同而异。设备专业管理规范化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如已有比较完善的专业管理程序,要对这些程序做一些补充、细化工作。设备管理要细中又细。只要程序上有遗漏,设备管理就会有缺陷。规范化工作要落实到每一类专业设备、每一台专机。做到台台专机有“法”可依。

3 设备管理规范化的意义

设备管理规范化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决不仅仅是设备部门的事,企业的最高领导层首先应该认识和支持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化。企业领导应亲自领导设备管理规范化的推进。要得到各个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车间主任等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另外,还要吸取企业外的专家参与,有利于引进新思想和方法,可以使企业开阔眼界,改变一些传统落后的做法,也会使所完成的规范更严谨、更有说服力。设备管理规范化有其非同寻常的意义:

⑴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设备管理各阶段的工作失误和管理漏洞。

⑵改善设备的基础状态,减少故障和各种停机损失,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⑶减少设备前期管理损失风险,降低维修成本,减少备件资金占有,使生产成本降低。

⑷以良好的设备状态保证了产品质量和交货期。

⑸可以创造良好的设备现场环境,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无形资产。

⑹可以改善职工的精神面貌,改善企业文化状况。

猜你喜欢

维修策略备件规范化
中材机电备件有限公司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装备维修策略选择和优化研究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策略制定及优化分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基于元动作故障树重要度计算的备件预测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基于状态维修的防空反导装备预防性维修策略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