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调度指挥系统提升电务安全控制能力的探讨

2010-04-14刘宝平上海铁路局徐州电务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工区隐患调度

刘宝平 上海铁路局徐州电务段

加强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是近年来部、局强化电务安全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徐州电务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强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有效提升了现场控制能力,做到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段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充分发挥调度指挥系统作用,是能全面提升电务安全控制能力的。现就电务段如何建设好调度指挥中心,结合我段的研发过程,进行如下探讨。

1 高标定位,建设完善调度指挥中心

随着高速、重载、高密运输的新形势对电务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务装备现代化和维护制度不断变革,调度指挥中心作为电务段安全生产的“神经中枢”,其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显示出来。原来“一部电话、一个本子”的调度作业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电务调度提出的预测预防设备故障、指导现场科学维修、强化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控制的新要求。

当今计算机、数字通信、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使我们建设一个装备先进、功能齐全、专业分工且又密切配合的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同时,这也是强化电务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实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确立了“高标定位、功能先进、控防并举、资源共享”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控制有力、监测实时、管理闭环、信息畅通”的建设目标,坚持自主创新,自行设计,建成并启用了我段以调度指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的新的调度指挥中心。

1.1 拓展功能 优化系统

根据生产需要编制的软件管理系统,必须不断拓展优化系统功能,才有生命力。因为设备变化、管理模式改变均会对系统提出新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强调自主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我们以原有的调度指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根据维护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优化系统功能,使其能发挥最大作用。

(1)原有TJWX-2000型微机监测设计不能满足全面监测的需要,在进行二次开发时,增加了CTC、列控、ZPW-2000A、数字化道岔缺口、道岔拉力(阻力)在线监测等功能;

(2)为加强天窗修点外上道作业控制,确保人身安全,设计开发了点外上道作业管理系统;

(3)为卡控LKJ数据换装和提高设备运用质量,将LKJ数据换装和运行记录文件分析纳入调度指挥地理信息系统;

(4)按照“登记-接收-整改-验收-销号”的思路,设计开发了安全隐患管理系统,实现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

(5)为方便故障时的应急指挥,将故障自动通知、应急抢修预案、110应急指挥网络、电缆径路网络图和抢险交通径路图等纳入调度指挥地理信息系统。

通过逐步改进完善,目前已形成了集“施工管理、天窗修作业(点外作业)、应急指挥 (故障处理)、LKJ数据换装和分析、CTC和TDCS、微机监测分析、安全隐患管理”七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

1.2 配强人员 健全制度

再好的生产管理系统,都要人来操纵,还要有一套与系统配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我们在研发新系统的同时,同步开展了以下工作:

(1)修订完善了《调度指挥中心管理办法》、《微机监测分析管理办法》、《LKJ运行记录文件浏览分析日志》等制度、办法和台账,赋予调度指挥中心故障处理、天窗修实施、微机监测分析等职责。

(2)建立了段、车间、工区微机监测三级网络,组建了专(兼)职分析员队伍。明确规定工区分析员每天、车间分析员每3天、段分析员每10天对各自管辖设备逐项浏览。下级分析员每日把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报上级分析员,段分析员每天参加日交班会,汇报前一天浏览分析和问题整改情况,严重问题纳入隐患库管理。

(3)建立健全了段、车间、工区三级车载设备分析网络,在车载车间成立了数据分析工区,实行趟车分析。车载车间设1名专职分析员,周期性覆盖分析客、货运用机车和职工的检测作业文件;段调度中心设专职分析员负责车载运行记录文件、检测文件的分析,指导、监督车间和工区的工作质量,对发现的设备隐患问题实行闭环管理。

2 强化运用,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证

2.1 强化监测,指导设备维护

(1)强化电气特性分析,确保设备受控。通过对道岔、轨道电路、电源屏等各类设备曲线和数据电气特性的浏览和分析,根据异变判断出设备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实现设备隐患动态控制。

(2)利用信息决策,协助故障处理。发生设备故障时,值班调度迅速通过微机监测分析故障现象和故障数据,判断出设备故障的大致原因,指导现场处理。同时利用微机监测的再现和储存功能分析、解决疑难故障。如2009年8月5日前亭站4号道岔不能定位,调度指挥中心分析员立即对微机监测异常曲线进行分析判断,怀疑电机不良,及时通知修配所将相同型号设备运至现场,新设备更换后马上消除了故障。

(3)实现超前防范,指导设备维修。充分发挥微机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超前防范"的功能,根据电气特性分析结果将设备的状态变化分为安全、预警和告警三个区。属于安全区的设备不需要维修;属于预警区设备,纳入次日天窗点进行检查维修;属于告警区设备,必须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时登记要点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计划修"和"状态修"的有效结合。目前,除道岔外锁闭及安装装置、轨道绝缘、电缆径路相关设备外,其它设备均纳入了"状态修"。

今年以来,通过三级浏览分析纳入预警区和告警区指导维修的各类信息共3929件,克服了直接对设备构成威胁的隐患104件,使信号设备处于受控状态。截止10月底,全段设备故障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9%。

2.2 强化监控,增强控制能力

(1)强化天窗修盯控。每日核对、下发管内V型、垂直天窗修计划,利用路电抽查车间干部盯岗组织垂直天窗修情况,通过微机监测浏览道岔的扳动时间和动作曲线状况,实时掌握现场工区天窗修的动态。对于专运检查、克服严重隐患等7项天窗点外上道作业的特殊情况由调度严格把关审批,以确保人身安全。

(2)严格施工监控。协助安全科、信号科做好管内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每日核对、上报、下达施工计划,在日交班会上通报昨日施工完成情况、今日施工安排和明日施工计划,严格卡控无安全协议、无计划的施工。利用微机监测、通信工具对施工中的关键项目、盯岗干部实施安全监控和跟踪复查,确保了施工行车、人身安全和正点开通。

(3)强化 LKJ卡控。对于每次 LKJ换装施工,及时掌握换装进度,复核数据版本,重点卡控未换装机车和机务IC卡限速功能的正确。每日按计划浏览分析LKJ运行记录分析文件,抽查检测人员标准化作业,分析机车设备运用质量,发现异常及时跟踪处理。今年以来,通过三级数据分析网及时发现并解决速度通道异常、带CPU插件模块瞬间故障等设备隐患33件,防止了多起影响行车安全的故障发生。

(4)严把关键环节。在分路不良整治或大型施工后,利用CTC/TDCS或微机监测跟踪观察列车运行,核对信号显示和轨道区段占用情况,对于发现的信号显示异常和分路不良区段等问题及时通知施工人员或工区处理。同时加强了现场使用手摇把、整流匣的审核把关,严格按照程序使用,有力地保证了行车安全。

2.3 强化指挥,提高应急水平

在接到设备故障自动通知或人工报告后,调度人员首先确认工区是否登记停用故障设备,要求工区严格执行故障处理程序,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往现场处理。同时利用微机监测对故障进行初步分析判断,从系统里调出对应的故障处理程序框图,及时正确指挥现场故障处理,尽力缩短故障延时。调度人员还通过CTC、TDCS功能了解列车影响情况,及时与调度所联系,尽量减少对运输的干扰。

3 强化考核,提升管理水平

3.1 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1)建立分析制度,梳理安全信息。建立了安全信息日交班、周分析、月讲评制度,由调度指挥中心负责汇总落实。进一步规范了日交班的部门、程序、内容,增加了点外上道作业、LKJ数据换装与分析、安全隐患等交班内容,通报当日安全信息和前日隐患整改情况。每周五上午召开周安全专题分析会,对上周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和本周安全生产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形成安全简报上网通报。每月末对全段管内安全隐患归类梳理、汇总分析,在月度安委会上讲评,通报全段。

(2)实施闭环管理,整改安全隐患。调度指挥中心将上级检查、段和车间自查、班组上报或外单位输送的设备隐患和问题均在安全隐患库上登记,分别归类梳理,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进行复查验收、销号,每日通报落实整改情况,以不同颜色区分,确保问题彻底整改。

(3)盯住问题不放,总结安全规律。对发现的多起同类设备隐患,总结积累并掌握设备变化的一般规律,为段指导现场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并积极协助车间、工区解决无能力克服的设备隐患。如今年上半年通过微机监测浏览发现西陇海、京沪南线区间接收电压波动频繁,后经段技术科调查研究,发现为电容接头、塞钉头松动,及时采取措施将两端电容改为四端电容,增加辅助线,使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3.2 强化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以ZPW-2000A、微机联锁、LKJ等新技术、新设备和《行规》、《维规》等规章制度为重点,制定部门培训计划,采取自学和专家集中授课等形式强化调度指挥中心人员的学习培训,并让他们定期深入现场、参加施工开通,熟悉设备情况、作业流程,不断提高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后,还让他们担任老师,举办微机监测、LKJ分析培训班,提高车间、工区分析人员的业务能力。

3.3 从严考核,促进责任落实

(1)严格内部考核。调度指挥中心的每名工作人员按照"迅速准确,严密精细"的要求,明确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对于管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好人主义的问题按照调度指挥中心管理办法进行考核。

(2)严格现场考核。采取周期性定期检查和整改性追踪检查的方式,加强对现场作业、质量控制的检查考核力度。段微机监测分析员定期深入现场车间、工区检查微机监测管理运用情况;每日交班会上通报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未执行天窗修计划、盯岗干部未到岗、浏览分析不认真等问题,严重问题上网通报并纳入月度考核。

(3)注重典型引导。对于工作中能够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及时发现隐患并制止的人员给予重奖和宣传报道,营造尽职尽责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先后对发现严重设备隐患的前亭车间微机监测分析员和茅村工区值班人员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

4 结束语

建设调度指挥中心,是我段强化安全生产、专业技术和综合管理的一次实践和创新。作为电务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调度指挥中心对于提升我段安全管理水平、强化现场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段安全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调度指挥中心的系统功能作用,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工区隐患调度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铁路隧道定额工区长度和通风管线路工程量计算规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