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风沙滚滚到秀美山川——榆林市六十年水保生态治理工作综述

2010-04-14姬晓东赵鹏飞

陕西水利 2010年4期
关键词:水保榆林市榆林

◎姬晓东 赵鹏飞

走进如今的榆林,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绿树蔽日,山清水秀,禾苗茁壮,空气清新。半个多世纪前的风沙滚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截至目前,榆林全市林木保存面积已达到2007.5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年输入黄河泥沙减少到2.12亿吨。已实现了区域性荒漠化逆转,生态环境进入到稳定相持的崭新阶段。

从明清后的“满目赤野,不产五谷”,再到如今的荒漠化逆转,其根本原因就是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全市齐治水”的战略,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建设并举”的方针,坚持不懈地进行水保生态综合治理的结果。

治山治沟植树造林初显效果

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一边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创造着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一边因违背大自然规律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两者的交替,在榆林水保生态建设史上都得到了充分印证。

榆林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是黄河与万里长城之间唯一的交汇地,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黄沙片片,生态环境脆弱;南部丘陵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到建国时,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高达5.13亿吨,占三门峡以上输沙量的1/3,天然林仅有60万亩,林木覆盖率仅0.9%,连榆林古城也成为“沙梁高过城墙,风沙紧围古城”的危城。

新中国成立后,榆林人在忧患意识中奋起,坚持治山与治沟结合,植治与水治结合,按照不同类型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开展征山治水的运动。

在南部丘陵区,采取山修梯田沟打坝,坡洼林草水保化的治理方针,米脂县高西沟就是这个时期黄土高原治理的典范。只有4平方公里的高西沟村有大小21条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进行综合治理,先后打坝121座,建成水库1座,堰窝地360亩,在40座山头上造了980亩经济林,1660亩生态林,人工种草面积1000亩左右,林草覆盖率达64%,综合治理面积78%,做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该村创造的“三三制”即把村里全部可利用的土地按农业、林业和牧业的比例经营,确保了该村的退耕还林,到1978年“三三制”全部得到实现。

大小沟道新建淤地坝作为水保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南部丘陵区如火如荼地建设起来,到七十年代全市已建成各类淤地坝近2万座,不仅拦蓄了大量的泥沙,为黄河的岁岁安澜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作为丘陵山区“聚宝盆”的40多万亩坝地,正常年份总产可达1.5亿斤左右,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北部风沙草滩区,通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植树造林防风沙,引水拉沙造农田,蓄引提挖兴水利,一改三化八配套”的综合治理荒沙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水治与植治结合,使毛乌素沙漠得到了有效地治理。

到1978年,榆林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1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2.1万座,拦蓄泥沙17亿吨,坝地面积超过40万亩,林木保存面积达到806万亩,从黄土高原到茫茫沙漠,到处呈现出片片喜人的绿色。

退耕还林建坝淤地满目绿色

1978年,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启动,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成为该工程的重点项目,到二十世纪末,该项目在榆林投资近亿元,净增造林保存面积550万亩,保存率为28.4%。

1983年,无定河流域作为国家八大片水保重点治理区之首(现为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到目前国家已投入近3亿元,通过长达近三十年的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好评,经过20多年的治理,无定河平均含沙量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每立方米159.3公斤减少到43.5公斤,年输入黄河泥沙减少了66.7%;林草植被度由重点治理前的11%提高到31%;基本农田人均增加1.2亩。

在“国字号”项目实施的同时,各级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政策长期不变并允许继承”,允许承包国营和集体的荒沙、荒地,积极展开户包小流域和“五荒地”治理等,促使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生产力得到充分挖掘。一时间,涌现出不少千亩、万亩承包造林治沙大户和“百亩林带一群羊”的家庭林牧场和石光银、牛玉琴这样的全国先进典型。

1997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到榆林视察工作后,撰写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8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该报告上做出了重要批示,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199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亲临延安视察,提出了十六字方针: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

1999至2007年,国家投入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达39.66亿元,完成退耕还林保存面积276.63万亩,合格保存率为99%;荒山荒地造林保存面积469.8万亩,合格保存率为93.6%;封山育林保存面积11.2万亩。退耕还林项目的圆满实施,使榆林在发展林业的思想理念、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兴支柱产业正在形成和人民群众坚定再造秀美山川的信心等“五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解决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市上全面树立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全省率先颁布了《关于封山(沙)绿化、舍饲养畜的决定》的市长令,该令从2002年4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施行后,不仅巩固了治理成果,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还促使全市羊子数量由禁牧前的300万只增加到800多万只,既促进了农民群众的增收,也实现了林牧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榆林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1510.7平方公里,营造水保林1160.24万公顷,发展经果林181.49万公顷,封禁治理54.73万公顷,兴建淤地坝23474座,860万亩荒沙有600万亩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治理程度达到58%左右,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水保生态综合治理任重道远

榆林市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经过六十年坚持不懈努力,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社会公众水保生态意识不强,在能源开发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人为水土流失的现象;二是对生态自我修复的认识不够,影响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的发挥;三是治理水平粗放、标准质量有待提高;四是过分依赖政府,缺乏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科学高效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五是水保行业本身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转化机制不健全等。

榆林的水保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新时期,应根据实际进一步加强水保生态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水保生态建设要因地制宜,稳步实施。水土保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搞好短、中、长相结合的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并按照规划稳步实施。二是走适宜的农业产业化路子。发展农村产业必须因地制宜,坚持走适宜的农业产业化路子。三是植树造林必须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发展林木要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坚持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根据划分区域和立地类型配置相应的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原则。四是依靠自然修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措施。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不宜大面积种植乔木,即使灌木也应适度发展。过多的发展林草不符合自然规律,即使现在看着繁茂的树木,由于缺乏水资源供给,不多久也会停止生长,且还会通过叶面蒸发、透支地下水。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现有林草的基础上,依靠自然修复的作用增加天然植被,依靠大自然调节用地比例关系,真正做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榆林市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规划》近日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按照水利部“力争用15到20年时间,使全国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或修复”的目标制订,实施期为2010年到2030年,投资将达到83亿元,分为六个不同类型的建设区,加大了自然修复的力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认为,该规划将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与未来生态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具有创新性,对榆林的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水保榆林市榆林
榆林感怀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走榆林
叶锐仙作品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榆林力量
——为榆林抗洪救灾而作